事實真是如此嗎? 據騰訊科技瞭解,從2007年年底到現在,國內婚戀網站幾無融資案例,眾多公司正陷入資金匱乏的危機之中。 此外,他們還需面對SNS、微博等潛在搶食者的新威脅。
近3年來幾無融資:反差強烈
有知情人士透露,百合網近期正打算進行新一輪融資,世紀佳緣也已經籌畫于納斯達克上市融資。
實際上,國內婚戀網站已經「斷糧」三年之久,融資也許是迫不得已。 田范江承認,在2008年經濟危機期間,中國的婚戀網站普遍經歷著入不敷出的艱難時刻。
為此,包括百合網在內的眾多婚戀網站一方面降低推廣成本節衣縮食,一方面推出普通會員收費模式。
早在2005年,Match等國外婚戀網站的火爆催生了國內婚戀網站市場,VC們一路高歌猛進,砸下重金。 從2005到2007年中,婚戀網站領域僅對外披露的投資就超過6000萬美元。
2005-2007至今國內婚戀主要融資概況
然而從2007年6月至今的三年內,該領域的投資卻陷入一片沉寂,幾乎無一融資案例。 婚戀網站似乎已經被投資人淡忘。
世紀佳緣CEO龔海燕(微博)對騰訊科技承認,當前VC對國內婚戀網站確實十分謹慎,投資案例不多。
一位投資人士表示:「投資方之所以不再青睞國內婚戀網站,主要是因為這一行業屬於細分領域,很難出現百億規模的公司,新涉足者也很難通過資本來迅速崛起。 」
此外,多年來婚戀網站的歐美「收費」模式雖然在國內有所突破,但推廣成本巨大,大規模的盈利還遙遙無期。 以排名前列的世紀佳緣和百合網為例,雖然使用者數量巨大,但高額廣告支出卻在不斷增加。 更糟糕的是,使用者付費轉化率並未出現明顯提升。
據田范江透露,國內婚戀網站的使用者付費轉化率僅僅有5%~6%。 這使得婚戀網站的盈利能力還處在較低的水準。 騰訊科技獲悉,排名第一的世紀佳緣目前也僅是實現收支平衡,略有盈餘。
騰訊科技隨機對十多位婚戀網站使用者進行調查,發現多數會員認為付費不值得,因為婚戀網站無法保證真正交友成功。 此外,一些使用者即使有付費意願,但也傾向于百元以內的小筆支付。
而不斷曝光的網路婚戀安全隱患也成為眾多女性使用者最大的擔憂。 上述種種可能成為VC保持觀望的重要因素。
SNS和微博或成婚戀網站潛在殺手
現在,田范江和龔海燕等創業者們,又將面臨來自SNS和微博的新威脅。 至少從使用者群來說,SNS和微博可能對傳統婚戀網站有著一定的分流作用,部分SNS網站甚至也在向婚戀市場悄悄擴軍。
愛情公寓網站就是其中一個搶食者。 這個以女性交友服務起家的SNS網站,就不斷推出同城婚戀交友、虛擬寵物、免費相簿、網友聯誼、網路同居等服務。 按愛情公寓官方披露資料,目前該網站內地會員達2000余萬人,每月網頁流覽次數達3億。
更大的威脅可能來自開心網和千橡旗下人人網。 有消息稱,人人網已醞釀針對「單身」使用者推出搜索功能,所有單身使用者資訊都能通過搜索顯示出來,這很可能演變為婚戀服務。 而且,這些服務全部免費。
某婚戀網站的運營總監對此認為,SNS網站一旦切入傳統婚戀網站,衝擊不可小覷。 因為SNS網站的使用者粘性和可信度更高,而且使用者真實身份也可有效杜絕婚戀網站上的欺詐現象。
此外,各大門戶的微博也可能對婚戀網站帶來一定的影響。 隨著使用者數量激增,未來微博細分服務將會日漸豐富。 比如說,微博鼓勵使用者完善婚姻個人資訊,就很容易推出相關婚戀服務——如果婚戀市場可獲得足夠的利潤,苦於商業模式探索的SNS和微博為什麼不會搶食呢?
實際上,國外的Facebook上已經嵌入了多種協力廠商開發的婚戀交友外掛程式,並通過此種方式獲得收入達千萬美元。 相比之下,國內SNS網站顯然更喜歡自己去完成這一切。
另一婚戀網站珍愛網CEO李松就此認為,現在美國婚戀網站Match成長緩慢,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受到了Facebook的衝擊。
當然,為了應對潛在的威脅,婚戀網站也在探尋應對之策。 早在2009年,珍愛網李松就已經創辦了微博網站嘀咕網,未來不排除相互打通的可能性。 據騰訊科技獲悉,百合網已經考慮在自身婚戀網站中加入SNS互動交流方式,世紀佳緣等網站也試圖以多種方式增強使用者粘性。
不過,田范江對未來依然表示樂觀。 他說,國內單身線民高速增長,婚戀市場整體利好。 國內婚戀網站的會員主要居住于大中型城市,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推進,未來婚戀網站將被更多的人所認可。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