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資料時代的五個轉變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互聯網的重心逐步向著移動互聯轉移,各種新型智慧行動裝置的迅速普及帶來海量資料的爆發。 於是大家都在談論大資料,大家都想用好大資料。 但你真的瞭解大資料嗎? 當前的行業狀況又是怎樣?

事實上,大資料只是一種提法,其形態本身是資料雲。 正如DCCI創始人胡延平所說,以即時感知、分析、對話、服務能力為基礎,讓資料流程成為商業、行銷活動的核心才是關鍵。 怎樣才能讓這些大資料更好地為產品或行銷服務,搞清楚大資料時代的業界生態必不可少。

DCCI互聯網資料中心在今天的Adworld2012互動行銷大會上總結了這樣幾個轉變,我們可以結合其發佈的資料包告一起來看看。

● 以人為中心,互聯網生態結構發生轉變

截止2012年6月,中國有線民5.38億,其中手機線民達到3.88億。 同時關於三大移動智慧作業系統,我們還得到這樣一組資料:

大量智慧行動裝置接入網路,移動應用爆發性增長對資料進行深入挖掘的需求突顯。 而移動互聯網與傳統互聯網融合,成為所有媒體的核心節點卻是大資料實現的前提。

● 資料流量劇增,Web Analytics產業曙光出現

我們再來看看另一組資料:

如此龐大的資料,哪些具有商業價值? 怎樣挖掘出這些有價值的資料? 事實上在大資料中,存儲在資料庫中的結構化資料僅占10%,郵件、視頻、微博、帖子、頁面點擊等大量非結構化資料佔據了另外90%。 怎樣從這些與使用者行為相關的大資料中挖掘出更多有價值的內容,值得創業者思考和探索,同時也給資料分析與挖掘產業帶來更多的機會。

● 資料不是資料存儲,而是資料應用

從傳統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人們產生的資料越來越多。 同時Google Glass的誕生讓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每個人都將產生更多的資料。 但如果僅僅是簡單地將這些資料存儲起來,它本身並不具有任何價值。

● 基於使用者行為分析,互聯網行銷趨向 開放-主動-整合

正如前面所說,資料結構更加多樣化,圖像、視頻和文檔的比例占了半壁江山。 有資料顯示每年諸如郵件、視頻、微博、帖子、手機呼叫、網頁點擊等類型的非結構化資料增長率達到80%。 大量的使用者行為資訊記錄在這些資料中,互聯網行銷將在行為分析的基礎上,向個人化時代過渡。

● RTB-DSP-DMP,Ad-Exchange發展提速,向行銷雲轉變

RTB即為「人群即時競價」,是近年興起于美國的網路廣告交易模式。 該模式一經出現便在全球被大範圍採用,目前歐美數位廣告發行商中有2/3使用RTB模式。 同時Google DoubleClick高管認為,到2015年將有50%以上的展示廣告通過RTB模式完成。

DCCI提供的資料顯示,中國有超過230萬個網站,網頁超866億,移動應用超過135萬。 由此可以預見,國內網路廣投放也將從傳統面向群體的行銷轉向個人化行銷,從流量購買轉向人群購買。 也就是說,未來的市場將更多地以人為中心,主動迎合使用者需求。

(責任編輯:呂光)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