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資料應用的五個典型應用場景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資料將成為一種戰略性原料,每一個企業、科研團隊和政府,都有責任有目的地搜集、處理、分析、索引資料。 」電子科技大學互聯網中心主任周濤號召企業投身大資料,對大資料怦然心動的企業也確實很多。 但基於對全球95個國家、26個行業的1144名業務人員和IT專業人士的廣泛調研,IBM發現,大多數企業都已經認識到‘大資料’改善決策流程和業務成效的潛能,但他們卻不知道該如何入手。

的確,在主動或被動迎接大資料時代之時,企業管理人員迫切需要在實幹之前,明確很多問題的答案:3V之外大資料還具備何種屬性? 什麼是大資料解決之道的要素? 大資料實施是否有章可循? ......

以《分析:大資料在現實世界中的應用》白皮書為引子,IBM的大資料戰略努力令企業的諸多疑惑迎刃而解。 在此基礎上,以「智慧的分析洞察」為核心的IBM大資料價值體系中的五大典型業務需求和對應的落地實踐,形象化地展現了大資料如何驅動企業商業價值的增長。

IBM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軟體集團總經理胡世忠

明確發力點

在大資料和分析領域,IBM公認已經具備了充分的技術優勢。 IBM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軟體集團總經理胡世忠表示:「資料構成了智慧地球的三大元素:物聯化(instrumented)、互連化(interconnected)和智慧化(intelligent), 而這三大元素又改變了資料來源、傳送方式和利用方式,帶來‘大資料’這場資訊社會的變革。 作為大資料領域的領導者,IBM正在利用領先方法論和全面大資料技術説明企業重新思考已有的 IT模式;助力企業進行基於這場資訊革命的業務轉型,獲取競爭機遇和不可估量的商業價值。 」

要實現這一願景,有必要知曉企業對應用大資料的認知程度和接受程度。 IBM商業價值研究院和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聯手實施了一項調研,並共同撰寫發佈了《分析:大資料在現實世界中的應用》白皮書。

在該白皮書中,現階段企業對大資料的觀點得到全方位體現,它們著手實踐大資料的方式被完整揭示,而它們在利用大資料獲取商業價值增長方面的進展也被一一披露。

基於翔實的廣泛調研,IBM得出了數個頗具參考價值的結論:未明確大資料的定義是企業混淆大資料的最主要原因;企業對大資料的採用還處於初級階段(大多數企業目前主要是理解概念(24%)或者定義與大資料相關的路線圖(47%)) ;以客戶為中心是大資料的首要任務成為共識;內部資料是企業內大資料的主要來源但大量未開發的價值隱含在內部系統中;不確定性以及技能的缺失使得社交媒體等外部資料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缺乏先進的分析技能是從大資料中獲得最大價值的主要障礙。

德華安顧人壽董辦主任王洪濤現身說法。 長期耕耘于保險行業的他表示,大資料在保險行業的潛力巨大:保險行業使用大資料,現在還大多停留在「集約使用」階段;保險公司擁有豐富的客戶資料、交易資料和接觸資料,但資料量的積累,往往導致「資料墳墓」"現象的發生 ;保險行業沒有廣泛培養出大資料智慧應用的意識和能力。 他認為,保險行業利用大資料,一要集約地用,二要智慧地用。 後者指的是利用資料採礦,發現保險行業內的新知識,在這方面,保險行業仍然處於開拓期。

為了進一步明確大資料定義,IBM首先完善了大資料的新屬性:Veracity(真實性)。 IBM全球企業諮詢服務部業務分析與優化服務大中華區總經理段仰聖表示:「真實性是當前企業亟需考慮的重要維度,將促使他們利用資料融合和先進的數學方法進一步提升資料的品質,從而創造更高價值。 」

針對企業使用大資料的現狀,IBM給出了五項關鍵建議,以期鼓勵企業入手大資料:以客戶為中心推動初始舉措;制訂整個企業的大資料藍圖;從現有資料開始,實現近期目標;根據業務優先順序逐步建立分析能力 ;基於可衡量的指標制定業務投資回報分析。

使能「智慧應用」

「2010年開始,我在陽光保險集團主持建成了資料採礦系統,這在保險行業是第一家。 利用該系統,我們開展了許多保險大資料智慧應用的專案,獲得了一些成果,並且培養出了國內保險行業的第一批資料採礦師。 」王洪濤是大資料最早的一批弄潮兒,他最看重的就是對大資料的「智慧使用」:「沒有大資料的 ‘集約使用’,大資料的‘智慧使用’沒有資料基礎。 而現階段保險行業大資料在‘集約使用’之後,如果沒有‘智慧使用’來指導,其副作用很大。 」

他舉了一個利用與不利用資料結果相去甚遠的例子:「淘寶現有一種運費保險,即淘寶買家退貨時產生的退貨運費原本由買家承擔,如果買家購買了運費保險,退貨運費由保險公司來承擔。 這種購買的結果是保險公司經營虧損很嚴重,直接導致它們不願意再發展和擴大運費保險。 」運費保險真的必然虧損嗎? 王洪濤的答案是No。 他給出了避免陷入這種窘境的方法:「我為運費險做過一套大資料智慧應用的解決方案。 因為退貨發生的概率,跟買家的習慣、賣家的習慣、商品的品種、商品的價值、淘寶的促銷活動等都有關系,所以,使用以上種種資料,應用資料採礦的方法,建立退貨發生的概率模型,植入系統就可以在每一筆交易發生的時候,給出不同的保險費率 ,使保險費的收取,與退貨發生的概率相匹配,這樣運費險就不會虧損了。 在此基礎上,保險公司才有可能通過運費險擴大客戶覆蓋面。 」

由嚴重虧損到成本控制得當並獲取客戶,靠的就是通過分析,挖掘大資料所提供的價值,吸引客戶。 這與IBM的大資料價值體系所宣導的「英雄所見略同」。

胡世忠介紹道:「講到大資料,IBM重點探討客戶智慧的分析能力。 IBM考慮的是怎麼參與,包括怎麼充分利用IBM的產品諮詢、服務軟體,包括伺服器、硬體,提供圍繞‘智慧的分析洞察’的端到端解決方案。 」分析能力包含技能和工具兩部分,IBM大資料戰略從這兩個維度提升企業的大資料水準。

IBM軟體集團大中華區中介軟體集團總經理李紅焰表示:「以往的IT更多是對現有企業中的資料進行搜集、整理、管理,形成了老的核心應用系統。 儘管這些核心應用系統依然主宰企業IT,但如何讓過去的資產發揮新的作用,由原來純粹的結構化資料應用轉變到動態地、多樣化地來利用各種資料,並由原來只是利用內部資料到綜合利用內外部資料? 這意味著IT要進入新紀元,獲得更多資料資源並挖掘其中的價值。 所幸的是技術使這些成為可能。 」

何謂以「智慧的分析洞察」為核心端到端的解決方案? 李紅焰解讀了IBM大資料戰略:從兩個層次提供全面整合的結構:一是大資料的平臺。 二是大資料的分析。 「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它們不有機地結合到一起,我們所感受到的就只是大資料領域裡一個個孤立的點,而不會是形成體系的面。 」

對應總體構架圖,李紅焰指出在企業大資料的每一個層次,包括基礎設施、分析、內控、決策,IBM都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而且這些解決方案在技術上是無縫結合的,融合了IBM諮詢、服務、軟硬體的綜合實力。

(責任編輯:fumingli)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