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是一種新的網路應用模式,其核心思想是將爆炸式的互聯網資訊資料資源統一管理和調度,構成一個資源池向使用者提供服務。 其中,提供資源或服務的網路被稱為「雲」。 在「雲計算」模式下,資源或服務是可以無限擴展,隨時獲取,按需使用,隨時擴展,按使用付費。 互聯網的精神實質是參與、自由、平等和分享。 例如,以往,資訊由生產者(媒體)提供,強調生產者主權;互聯網時代,網路就是傳媒,網頁就是出版物。 資訊資料不僅由媒體提供,也由作為資訊消費者的大眾來提供,人人都是資訊生產者,生產者與消費者是平等的,生產者主權和消費者主權兩者並重。
從經濟學角度來看,「雲計算」的成功有三個因素:一是技術的進步,拓展了原有的IT基礎設施,實現了傳統電腦技術和網路技術發展的融合;二是商業模式的創新,借助SaaS(軟體即服務)、PaaS(平臺即服務)、 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等先進的商業模式實現了商業化;三是強調消費者主權,生產以使用者需求和選擇為導向,服務方式以分散式、互動式服務為核心,互聯網上的軟體、硬體都服務于消費者。
如果將互聯網精神和「雲計算」模式引入到了能源行業,有可能會推動能源技術進步乃至能源工業的變革。
目前,「雲電力」、「雲能源」的概念業已由國內專家提出,但尚無統一、清晰的定義。 我個人理解,「雲能源」有幾個基本特徵:能源生產模式的分散式和共用性;能源傳輸方式的智慧化和集成化;能源傳輸體系的模組化和並行化;能源接入的自由化和標準化;能源消費的互動式和個人化。
「雲能源」就是通過網路化、智慧化的能源網對各種形式的能源資源進行管理和調度,形成一個能源資源池向使用者提供服務。
「雲能源」是整個能源工業生產和消費方式的變革,不僅僅是傳統電網的智慧化。
在「雲能源」時代,各種能源形式自由地接入能源系統,不同消費者可以共用能源服務,能源供應不僅強調能源生產者的供應職能,同時也強調消費者主權,人人都能夠成為能源生產者,生產者與消費者實現了平等。
「雲能源」的模式現在還處於設想階段,也面臨技術、商業化等諸多障礙和挑戰。 但與「雲計算」一樣,「雲能源」同樣強調消費者主權,強調系統的服務功能,強調通過技術進步實現智慧化、互動式、商業化。 國內外一些企業也已經開始了大膽的嘗試,並出現了很多成功的案例。 或許,未來的「雲能源」模式並非我們今天所設想的景象,就像我們無法在Web1.0時代想像Web3.0一樣。 但是,人類的每一次進步,都與能源系統的變革,特別是能源技術的進步有關。 在嚴峻的資源環境挑戰之下,人類通過能源技術進步、技術融合改變傳統的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是大勢所趨,這股潮流是不可阻擋的。
關於作者
本文作者管清友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經濟學博士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