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記APP走紅互聯網,圖片社交是大勢所趨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朋友圈 足記

隨著行動裝置的快速崛起,伴隨而來的是各種APP呈現爆發式增長。 近日,不少人的朋友圈被一張張類似于電影大片似的攝影作品刷屏,原來,這些看似是電影截圖的製作全部出自「足記」這款APP。 其實此前已經有大量在朋友圈裡火爆的APP,包括美圖秀秀、魔漫相機、美顏相機、臉萌等,這些應用有的仍然在不溫不火地使用,有的則早已被使用者淡忘。

移動應用「足記」從尋找經典電影場景開始,由開放「大片」模式而爆紅。 不過,背後暗含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產品邏輯,更深層的則是產品瓶頸的隱憂——內容單一,使用者玩膩了,就不感興趣了。

足記APP走紅互聯網

微信朋友圈悄然流行發類似電影截圖的照片,記者調查發現,原來是一款名為「足記」的APP爆紅,其因為採取了類似電影截圖(帶中英文字幕)的圖片呈現方式,深受文藝青年的喜愛。

最近,「足記」是移動互聯網的熱詞之一。 從蘋果商店排名1000開外,到免費分類排行第一,僅用了不到10天時間。 足記如此之火的重要原因就在「大片即視感」所體現出的電影故事性。 事實上,這並不是足記的核心創意初衷,足記團隊本想以還原電影經典場景再次拍攝來吸引人使用,而「大片模式」只是順便附加進去的功能。 這款原來偏旅遊的應用,一下子變成了熱門的影像應用。

足記聯合創始人楊柳表示,這款產品原來的定位是「文藝青年」,然後再透過這些「文藝青年」去吸引大眾。 這款原本定位於「旅遊」的App,最初也是在軟體商店的旅遊頻道上線。 因為文藝圖片功能爆紅後才更改到圖像軟體的頻道。

隨著足記火爆,也惹來了大量爭議:這會不會又是一款「一晃而過」的產品? 艾媒諮詢董事長張毅分析,APP成功的路徑幾乎都是先有好用的「工具」,然後再通過工具圈住「使用者」,使用者圈住後,就有大量的方法去獲得收入,例如植入廣告。

圖片社交是大勢所趨

當我們準備流覽一份報刊或者雜誌的時候,最先吸引我們注意的是文字還是圖片? 對於大部分讀者來說,後者或許會更加吸引他們的注意。 其實從古至今,圖片都作為重要的資訊傳遞載體,直觀簡潔,承載和傳遞資訊。 甚至流傳至今的各種遠古圖騰、古老文字、壁畫等等,都是圖片形式。 說到底,文字只是圖畫的一種演變。 無論文字描繪得再怎麼精彩,對於讀者來說,圖片總是比文字感覺來得更豐富、完整。

圖片對於社交網路的作用不言而喻,社交能成為一種趨勢也有它的道理,這和移動互聯網的普及是分不開的。 縱觀工具類APP市場,從大公司到小團隊,似乎所有的研發者都在想盡一切辦法為自己的產品植入社交基因,這儼然已成一種不可逆的趨勢。

首先,社交化可通過關系鏈增強使用者粘性。 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手機或平板等移動智慧終端機拍照並上傳到社交媒體已經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習慣,圖片可以提高社交網路的活躍度,在好友間互相分享的同時,還能提高使用者粘性。

其次,社交化是海量資訊時代發掘價值資訊的重要途徑。 互聯網為人們帶來了海量資訊,為了避免使用者迷失于資訊海洋,APP運營方必須實現資訊的選擇性推送,然而,編輯的判斷顯然不能滿足使用者的個人化需求。 對這一難題,使用者可通過社交自發形成興趣圈子,並通過興趣圈子中好友的分享獲取自己的價值資訊。 這樣,通過使用者興趣聚合、使用者分享推薦,價值資訊便漸漸從海量資訊中自發浮出水面。

第三,分享正在逐步成為現代人的生活方式,社交化順應了這一趨勢。

第四,社交化可充分打開工具類APP的盈利空間。 一直以來,工具類APP變現難的問題讓眾多開發者在尷尬中心灰意冷,而社交化可重新將他們點燃。

但圖片社交應用終究逃不出工具類應用的範疇,而社交又是互聯網行業的趨勢。 知名遊戲開發商美國藝電(EA)近日也發佈了一款針對社交網路的音樂及圖片共用應用,此舉可謂「不務正業」,不過,如此更能看出社交的重要性。

亟待提高使用者粘性

當下炙手可樂的足記還能火多久? 業內人士認為,「是否能在使用者新鮮感消退之前推出新的產品功能獲得使用者留存是足記能火多久的關鍵。 」足記不是第一個爆紅的圖片社交應用。 在圖片社交的圈子裡,國內較早的代表有堆糖、花瓣和lofter等。 新晉的有專注于90後的逗萌和出身名門的微博相機。


社交需要依託載體。 而最好的載體,便是內容。 在很多社交產品中,使用者生成內容,進而彼此連接,是最理想的模式。 但使用者生成的內容,相對而言,具有不可避免的先天缺陷:偶有驚豔之作,但多數跨不過專業領域的門檻。

無論哪一個領域,普通使用者手中很難出現較精品的文本。 而對文章、圖片、音訊、視頻等傳統文本,更多情況下是意見領袖、專業人士負責生產及發佈,使用者再通過關系網路輻射出去。 可這一過程的背後,大量產品開始考慮挖掘普通使用者本身的生產力。 因而,羽量級的應用逐步湧現。 通過提供強大的工具,簡化使用者生產的過程,甚至幾秒之間就實現對原始文本的再創造,是使用者生成內容成功的關鍵。 除非通話、地圖、餐飲等核心需求,普通產品哪怕經歷過再紅火的時刻,最終都將回歸所在的細分領域。 而對小產品而言,巨頭、平臺的模仿能力,實在過於強大了。

然而,圖片社交應用終究是圖片應用,不會因社交和其它功能的加入而離開其工具類應用的範疇。 如何利用其自身優勢拓展其社交背後的應用,創造出更適合國內環境和使用者的產品及模式將是未來國內圖片社交領域發展的共同課題。

相關文章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