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2年,「大資料」和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6288.html">行業發展趨勢度過了「得意」的一年,但根據分析公司Ovum和Gartner表示, 這股熱潮很快就會淡出人們的視線。
大資料是指社交媒體、感應器和其他來源產生的大量資訊量,以及不斷增加的用於處理大資料的工具,例如Hadoop。
Ovum分析師Tony Baer本周在博客文章中表示:「由於這種炒作,大家在2012年普遍看好大資料供應商。 」
「一家名為DataSift的公司為Ovum對2012年供應商在Twitter上的提及率進行了回顧性分析,」Baer寫道,「這項分析側重于大家對大資料超市的看法,而不是一般公眾對大資料的看法, 該分析反映了Twitter上98.1萬人220萬條Twitter的資訊。 」
從國家的水準來看,這些資料並不一定是統一的,Baer寫道:「雖然傳統觀點認為美國是大資料平臺的領導者,但日本、德國和法國在Twitter的提及率更高。 」
大資料得到了非常大的關注,甚至商業媒體,而不僅僅是科技媒體,也在去年開始出現關於大資料的文章。
此外,對於大資料供應商證明的評價是負面評價的三倍,雖然在11月,惠普收購Autonomy的各種壞消息引爆了負面評價。
但大資料可能會進入一個更加黑暗的的階段,雖然該階段最終將帶來成熟。
「大資料正在跌入幻滅的低谷,」Gartner分析師Svetlana Sicular表示,她指的是Gartner公司使用的「炒作週期」的階段之一。
她表示:「MapR、HortonWorks和Cloudera在辯論Hadoop的狀況,而我聽到最主要的意見是,MapReduce一直是Hadoop的瓶頸,或者說Hadoop有些過時。 」
在Sicular的客戶中,那些使用Hadoop的客戶也越來越感到失望,她表示:「他們並不知道他們已經趕在別人前面,當他們在掙扎的時候,以為別人已經成功了。 這些企業有著很好的理想,但他們對於難以找到可靠的解決方案感到失望。 」
但是,對於大資料「粉絲」的好消息是,炒作週期的下一個階段和最後一個階段可能會帶來希望,分別被稱為「復蘇期(Slope of Enlightenment)」和「實質生產的高峰期 (Plateau of Productivity)」。 當工具和產品使市場飽和時,將會達到實質生產的高峰期。 (鄒錚編譯)
(責任編輯:蒙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