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企業要如何才能把握大資料?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電商

第1頁電子商務企業要如何才能把握大資料?

所謂的大資料,是需要跨視角、跨媒介、跨行業的海量資料,也可以理解為數據的收集方法。 當資料的規模和豐富度達到一定程度,大家才開始提出大資料的概念。 那麼,電商大資料現狀如何?

誰擁有大資料?

那些擁有穩定、豐富資料來源的公司,淘寶、百度、騰訊是絕對自有資料來源的公司。 艾瑞諮詢技術副總裁郝欣誠同意這一說法,認為一些淘寶店鋪不能稱為有穩定豐富資料來源的公司。

因為他們的視角往往停留在本身的店鋪內,當在他們店鋪中沒有出現某種人,便認為某種人是不存在的。 但淘寶的視角會更高,更容易看到全域,他們擁有海量的資料,只要某種人在一家店鋪出現,便能判斷這種人是存在的。

如果單純停留在自身資料中,往往容易出現盲人摸象的尷尬,用片面的資料錯誤地描繪消費者的全貌。 當淘寶的賣家離開淘寶資料的支撐,只能稱之為有資料分析,決不可稱為大資料分析。

所謂的大資料,是需要跨視角、跨媒介、跨行業的海量資料,也可以理解為數據的收集方法。 當資料的規模和豐富度達到一定程度,大家才開始提出大資料的概念。

而如今的電商,大資料之路又行至何方?

電商資料現狀

「如果不到10萬單量,在基數這麼低的情況下,能分出什麼維度來嗎?根本不需要大資料。 」NOP創始人劉爽認為,只有淘寶、京東、亞馬遜這樣級別的公司,才有海量資料,才需要大資料。

現在的電子商務企業,日均能達到十萬單的少之又少。 在有海量資料積累的基礎上,還要有一套優秀的BI系統,而且必須是按公司需求定制,才可能實現大資料。

對於現在大多數的電商企業來說,根本沒有走到這一步。

劉爽向《天下網商·經理人》舉例說,宏觀調控在小市場的確有效,一旦市場變大便依賴市場化。 由此可見,在企業小的階段,有經驗的拍腦袋效率最高。

的確,不少賣家對自身的資料都沒有一個標準化運營、收集、分析的過程。 所以談大資料,多數只是癡人說夢。

以庫存舉例,多數淘寶賣家對自己庫存的即時資料並不瞭解,更不可能清楚庫存銷售的利潤。 往往出現這種情況庫存都是賣不掉的貨,好賣的貨早已經斷貨。 如果光看庫存,會發現指標挺健康,但所謂的庫存基本是壞賬,所以根據庫存預計銷售利潤,不是每家企業都做得出來的。 這就說明資料管理水準有待提升。

在企業內部,有大量的決算資料需要耐心收集,但一般商家都沒有專門的部門做這件事情,所以很難獲得高品質的資料給自己提供決策支援。

事實上,賣家之所以對資料茫然,是因為資料壓根不全,對資料的管理和獲取不夠,直接導致無法利用資料。

而大資料之所以被熱炒,是因為少數巨無霸企業在其中獲得了巨大商業價值。

例如亞馬遜,從虧損到盈利,大資料功不可沒。 不管是巧合還是時機成熟,亞馬遜的確在採用了重量級的大資料分析後,業績才逐漸好轉。 可以想像,亞馬遜很多基於資料的決策都有著大資料的影子。

亞馬遜上,囊括了美國所有生活必需品。 因此它充分掌握消費者的原始資料,做出來的判斷具有預測性。 甚至可以向商家定制在某一價格段有某個特殊性能的商品,只供亞馬遜,並能保證熱賣。

而這一切都是根據亞馬遜所具有的大資料來源,進行收集、分析所推測出來的。

辨別大資料與資料

究竟大資料這個概念是否「虛高」呢?

畢竟像亞馬遜這樣的公司屈指可數,大多數的電商企業還處於起步階段。 這不得不讓人重新思考大資料和資料之間的關係。

大資料與資料是兩個極易混淆的概念。 對兩者的區別,每個人的理解也大相徑庭。

劉爽認為,大資料是基於交易、商品與使用者的匹配。 商品很多,人很多,把它們精准地匹配在一起,是很難的一件事情。

普通的企業內部業務經營指標庫存、成本、商品,這是一個封閉的結構,是由企業決定的,好的分析或許可以對它施加影響。 大資料很難強行調控,只能追蹤,想辦法匹配。

而艾瑞諮詢分析師傅志勇則認為,之前所說的資料,是一種狹隘的定量資料,利於企業內部流程優化,而大資料是在定量資料的基礎上,做了一個更大範圍的延伸,給企業提供決策支援。

也可以理解為,大資料是對資料本身的價值權重進一步的詮釋,即資料在決策中所起到作用的權重在提高。

大資料其實是一個更大範圍的資料,就是從最初獲得資訊一直到最後的銷售資料。 麗人麗妝CEO黃韜覺得大資料的資料量往往很大,而且一旦精細研究,資料量的增加也會異常驚人,甚至超出運算能力。

暫且不管大資料和資料如何定義,對於目前的電商企業而言,僅僅是希望通過資料分析帶來流程的優化。

對此,郝欣誠認為,在未來的兩到三年內,電商企業多去關注行銷領域,會出來一大批大資料的行銷工具。

大資料的價值是潤物細無聲,每一個消費者和賣家都在享受大資料的成果,但是在使用時,並不覺得是大資料。

其實,最早買百度關鍵字,百度會提供一個關鍵字排名篩選系統,搜一個詞,系統會自動提示其他相關熱銷詞,並告知哪些詞更容易接觸同類消費者。 這是最早使用大資料的系統,是基於百度每天上億次搜索的總結。

每一個買百度關鍵字的公司,其實都在使用資料產品。 此外,淘寶直通車、資料魔方都也是大資料的衍生工具。

如果賣家希望在大資料領域分得一杯羹,必須清楚自己只是資料的消費者。 要重視大資料的使用,靈活使用大資料工具,這些工具才是目前走在大資料最前沿的技術。

大資料對商家的價值,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協力廠商服務商能夠提供怎樣的資料工具。 作為商家,應該從幾十家甚至上百家工具供應商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大資料工具。

著眼情報資料採礦

除了大資料工具的運用,情報資料也是電商公司真正應該關注的。

所謂的情報資料處理人員,從日常的工作場景來看,出去奔波收集情報的工作占了多數份額。 他們會跟上下游供應鏈,以及進行跨部門溝通。 例如,一個採購人員應該去生產線,去分析每家供應商的生產水準如何,優秀的工廠和二線工廠的生產週期區別,哪裡的原材料採購價格最低。 一般來講,這樣的一條情報能使用一到三年。

雖然資料性不強,但這些情報價值十分高。 郝欣誠說得更為直截了當:「講資料採礦不如講情報挖掘,情報挖掘才能夠為電商企業提供真正生產力級的支援,如果情報挖掘都沒做好,就想把它數位化和量化,有點操之過急。 」

舉個誇張的例子,當一個品牌商擁有20萬家生產廠商無從選擇時,為了找一個與需求相匹配的生產企業,才需要建立一個大資料模型,進行篩選。 而現在只需情報先行,當規模達到一定程度難以進行決策時,才使用資料採礦技術。

的確,大資料的應用要滲透到中國的電商企業內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而行銷領域則不同,市場行銷的資料模型已經成熟,而互聯網又帶給電商企業足夠多的資訊源,大資料的應用已經可以直接給決策層提供建議,可以理解為「有米下鍋」。

以淘寶原創女裝品牌橡菲為例,他們會每天花費500~1000元做情報挖掘。 他們有專門的情報收集人員,根據資料魔方、量子恒道、CRM系統分析資料,再把這些資訊結合輔助最基本的經營決策,考慮下一款新商品款式如何,基於對老會員的分析,是否需要拓展新類目等等。

比如,當橡菲有50件商品、100萬現金時,究竟應該怎麼安排生產?情報挖掘人員會提醒決策層,這其中有2件爆款、6件長尾、2件滯銷品,甚至可以提出對各款商品的補貨、清倉建議。 從系統中取得所需資料並不困難,但資料需要進一步拼接,再去思考各個資料之間的因果聯繫。

通俗來理解,商業領域中的情報,是商業邏輯。

「情報支援的是對商業邏輯的理解,而資料支援的是對商業情報的處理能力。 」郝欣誠認為必須先做情報挖掘,再做資料採礦,如果情報沒做好相當於對商業邏輯的理解沒達標,指望著資料直接講清商業邏輯,有些南轅北轍。

資料無法替代商業邏輯

大資料需要在量化資料的基礎上,加上商業邏輯,才能説明電商企業做全域性、系統性的決策。 排除一系列不可控因素,把結論和實際情況進行剝離,在一個理想狀態下的模型,只是數學專家給出的結論。

大資料的核心是融入商業邏輯。

在商業邏輯裡,必須先懂市場,懂某個領域的消費者真正訴求的變化;其次要懂行業,包括行業的特徵、要求和規則;最後才是懂企業運營,把多個支援模組資源有序地整合起來,從而共同創造價值。

在這些都具備的情況下,再用量化的資料適度輔佐決策,在商業邏輯的主導下,真正發揮量化資料的作用。

「缺乏這個商業邏輯之本,那量化資料就是天馬行空的東西。 」傅志勇把商業邏輯看成真正需要解決的難題,因行業不同、企業不同、類目不同、時機不同,商業邏輯都會有所變化,這是一種動態平衡的藝術和哲學。

網站分析在中國創始人宋星認為,資料不能代替商業邏輯,但是資料可以修正、調整商業邏輯。 「一個決策的產生,要靠部分資料、部分經驗、部分直覺。 」宋星坦言,決策的事並非一句大資料便能解決。

這涉及資料分層。 根據經驗判斷,越是偏宏觀戰略層面的資料,實用性越高,越是偏微觀細小的資料,不確定性越高。 因為宏觀的決策很大,大到細小的影響起不了作用,而微觀的決策恰恰相反。

例如,整個行業規模如何,市場增長力如何,本身是多樣本的綜合資料,每一個樣本的影響都只占一部分。 而一旦到微觀層面,比如廣告用的顏色、打折力度大小、滿減的額度,某一項的資料會起決定作用。 只是如今多數商家更相信測試法,並不相信資料研判。

「宏觀層面多看看資料,微觀層面多談談經驗。 」傅志勇認為這對電商企業有價值。

回歸商業的本質,資料只不過是業務的副產物,業務系統好,一般情況下資料系統不會太差。 如果本末倒置,資料系統好但業務系統差,結果會發現資料系統都沒法輸送原材料。

並不是說資料不重要,但請不要迷信,因為資料的不確定性所帶來的風險,是多數企業無法承受的,生意人需要回歸商業邏輯。

  最後,借用一段被採訪者的話來總結一下大資料:大資料是未成年人的性遊戲,十七八歲的時候男女這點事還是挺有意思的,誰都不知道真正搞起來是什麼樣子的,所有人都在搞所以自己也要搞。 大資料有的時候就是這樣,講不清楚真正的場景,自己又沒有積累強大的資料,都是空談。

相關文章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