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理論定義來看,伺服器是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16327.html">網路環境中的高性能電腦,它偵聽網路上其它電腦(客戶機)提交的服務請求, 並提供相應的服務。 為此,伺服器必須具有承擔服務並且保障服務品質的能力。
但是這樣來解釋仍然顯得較為深奧模糊,其實伺服器與個人電腦的功能相類似,均是説明人類處理資訊的工具,只是二者的定位不同,個人電腦(簡稱為Personal Computer,PC)是為滿足個人的多功能需要而設計的, 而伺服器是為滿足眾多使用者同時在其上處理資料而設計的。 而多人如何同時使用同一台伺服器呢?這只能通過網路互聯,來説明達到這一共同使用的目的。
我們再來看伺服器的功能,伺服器可以用來搭建網頁服務(我們平常上網所看到的網頁頁面的資料就是存儲在伺服器上供人訪問的)、郵件服務(我們發的所有電子郵件都需要經過伺服器的處理、發送與接收)、檔共用&列印共用服務、 資料庫服務等。 而這所有的應用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面向的都不是一個人,而是眾多的人,同時處理的是眾多的資料。 所以伺服器與網路是密不可分的。 可以說離開了網路,就沒有伺服器;伺服器是為提供服務而生,只有在網路環境下它才有存在的價值。 而個人電腦完全可以在單機的情況下完成主人的資料處理任務。
在資料中心普及化的高潮中,伺服器整合與虛擬化是兩個主要趨勢。 隨著整合技術的發展,資料中心把更多的重點放在了SAN和NAS技術及刀片伺服器架構的推進上。
虛擬化是另一種整合方式。 有了虛擬化技術,你就無需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佈署大量的伺服器。 你可以將它們虛擬化到數量更少但功能更為強大的機器上,從而節省硬體成本和電力消耗。
如果你遵循了這條思路,下一步幾乎就是水到渠成——如果將刀片伺服器、SAN和虛擬化技術結合起來,你可以實現高密度伺服器配置,與其中任何一種方案相比,其效果都會成倍地增長。
什麼是高密度伺服器配置?
高密度配置的目標是將盡可能多的伺服器放置在盡可能小的空間。 按照這種思路,刀片伺服器是理想的選擇,因為你可以將某些刀片伺服器放置在10U的機架裡,而同等規模的普通伺服器卻需要佔用16U的機架。
在很多情況下,刀片伺服器具有與適用于1U或2U機架的普通伺服器一樣強大的性能,因此你可以在不犧牲電量的同時擴大配置密度。 當然,刀片伺服器有一個典型特性,就是其磁片擴展選項相對要少一些,但我們可以通過SAN來鞏固其存儲性能,因此這點不足就變得無足輕重了。
接下來是虛擬機器與伺服器的結合。 伺服器虛擬化使你可以在一台物理機器中放置3台到33台(或更多)虛擬主機。 你從虛擬化中獲得的額外伺服器密度當然會有很大範圍的變化,這取決於你所部署的刀片伺服器的功率及虛擬主機的硬體需求。 關鍵在於,如果每台伺服器都能容納四台虛擬主機,你就可以將伺服器的密度增加到四倍。
高密度伺服器配置受益于虛擬化軟體
如果你使用一些高級虛擬特性,比如說結合了分散式資源配置(DRS)的VMware VMotion,那麼高密度伺服器就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Vmotion允許你在不宕機的情況下將一台虛擬機器從一個物理主機遷移到另一台主機,DRS則更進了一步,幫你將虛擬機器均衡地搭載到多台主機上,從而確保你所有的物理主機可以均等地分擔負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