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為人類所用,IT也是如此。 雲計算作為第三次IT革命,如何才能增強企業的競爭力?這個問題是許多企業所關注的,但同時也困擾著不少企業的IT人員。
為了就這一問題進行探討,IT168採訪了微軟雲計算產品經理李琳。 那麼,作為雲計算領域的領頭羊之一,微軟如何理解雲計算作為工具對於提升企業競爭力的價值?這個眾人眼裡的雲計算大頭又是如何説明企業利用雲計算提升競爭力的?2012年,微軟將為企業的雲計算之路帶來哪些驚喜? 李琳在訪談中就這些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微軟雲計算產品經理李琳
微軟雲計算構想
Every PC And Every Desktop——每一個桌面都用上PC,這是微軟在成立之初的願景。
Continuous cloud services for very person and every business,微軟雲計算的願景是為企業和個人提供不間斷的雲計算服務。
微軟依靠自己實力實現了PC時代的願景,36年之後的今天,微軟又將如何實現其在雲時代的願景?
李琳表示,為了實現雲計算的願景,一方面,微軟整合了自己近三十年的軟體經驗,為使用者提供向雲過渡的全套的服務。 她談到,從1994年,微軟就開始做MSN的大規模的互聯網服務,到現在,已經有了Bing、Hotmail、Windows Live、還有Office365等一系列的雲計算產品。
另一方面,微軟一直致力於為企業使用者提供適合自己的選擇,整個微軟雲計算的戰略體系分為三大層面:公有雲、私有雲和混合雲。 微軟致力於根據企業本身所處的發展階段及其切身需求制定出一套最適合自己的策略,並提供最適合企業本身的雲計算的藍圖,最終説明企業真正利用雲計算推動企業的創新和發展。
企業如何利用雲計算來提升競爭力?
相信這是雲計算之備受企業使用者關注的最重要的一點。 李琳認為,雲計算可以從三個層面説明企業提升競爭力。
第一,利用雲計算提升IT的靈活性。 例如,一個快速消費品的公司,需要一些新的應用來吸引消費者,除了市場行銷策略之外,IT架構對它的支援非常關鍵, 尤其是通過互聯網行銷的方式。 在雲計算時代,不需要再去買伺服器,也不需要再去購買存儲網路這一系列的東西,只需要把雲平臺上的資源拿過來用,然後開發一個小的應用程式。 可能一周的時間,就能把這個業務的想法變成一個現實。
再比如說一個工廠,當某個產品線特別好,而另一產品線特別不好時需要快速轉變生產線。 一方面,物流和生產管理需要進行轉移,另外一方面,還需要快速把A生產線的IT資源挪到B生產線上去,這時候IT的靈活性十分關鍵。
第二,規模經濟效益。 對一個企業來說,尤其是說在成熟期的,需要尋求一些變革,這時候效率和發展是並重的。 如何才能用比較低成本的,更加有效地提供IT資源?雲計算模式在這方面有很大的作用的。 公有雲可以把無數個企業的需求集中在一起,充分發揮規模經濟效益,私有雲把部門級的伺服器,部門級的IT資源整合起來放到公司級別去利用,也發揮了一定的規模經濟效益。
第三,專注。 IT人員不用再整天關注伺服器是不是要宕機了、整個IT服務是不是流暢、是不是要裝機、是不是要擴充網路等等,他們不用再把過多的心思花在IT運營上,而是把精力放到如何更好地支撐業務上去,比如說資料採礦等等。 比如像招商銀行,它通過信用卡資料的挖掘,有非常好的針對使用者進行定制化的客戶服務,招行的IT人員更多是在關注IT資料採礦,怎麼説明企業做大做強,做得更深。
(責任編輯:蒙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