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用「精益創業」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使用者需求 成本 精益創業

摘要: 精益創業一詞,來自暢銷書《The Lean Startup》,即產品設計不再由產品經理和設計師主觀臆斷,一切全憑使用者需求說了算。 很多人都讀過這本書, 卻並不知道如何運用這一方法論打造產品

「精益創業」一詞,來自暢銷書《The Lean Startup》,即產品設計不再由產品經理和設計師主觀臆斷,一切全憑使用者需求說了算。 很多人都讀過這本書, 卻並不知道如何運用這一方法論打造產品。 在剛剛結束的 36 氪開放日廣州站,荔枝 FM 的 CEO 賴奕龍, 通過自己以及小米手機的例子,分享了如何應用「精益創業」。

「精益創業」的重心是「驗證使用者需求」。 賴奕龍說,在做荔枝 FM 的時候, 不太敢在一開始就投入太多時間和金錢。 最初想到做一個手機電台,但是電臺播客在國內並不受歡迎,而且使用手機收聽,流量耗費大。 那麼,使用者到底有沒有用手機聽電臺的需求?

在這個想法的基礎上,荔枝 FM 團隊花了三天時間開發了HTML5格式的產品雛形,並註冊了一個微信公眾帳號。 利用微信的介面,做了一個音訊的對接。 然後,用爬蟲軟體搜索了近 500 個精選電臺,放到公眾帳號上。 當時的產品還很粗糙,沒有自訂功能表,當使用者想要聽歌時,先向公眾號發一個數位「1」,公眾號就隨機回復一條電臺節目。 一個月下來,微信公眾號就積累了 3 萬多粉絲,第二個月又增長到 5 萬。 雖然數位看起來不錯,證明了確實有使用者需求存在,但團隊很快發現了問題:使用者增長速度緩慢。

於是,他們做了調整,又推出了「標籤雲」,試圖激發使用者的興趣。 而新功能確實有效果,微信粉絲數量突破了 50 萬,一個月後又增長到 100 萬;同時,日活躍使用者 20 多萬,日收聽次數穩定在 100 多萬。 團隊發現,儘管手機電台耗費流量很大,但依然有大量的聽眾。 而根據使用者熱度改進產品,針對性更強。 在過去,如果團隊直接上手開發產品,一旦沒有迎合使用者需求,失敗的成本很高。 而荔枝 FM 相反,先用最低的成本,驗證了原本不確定的使用者需求後,再正式推出 App 。 所以,產品發佈後,忠實使用者已經在那裡,只會多,不會少。

賴奕龍同時分享了國內另一個「精益創業」的案例 -- 小米手機。 他說,以前,做手機的人都是先做硬體,拿著成型的產品測試使用者。 如果和使用者需求不符,產品改或者不改,損失的成本都會很高。 小米也採用「精益創業」,先是製作出簡單的 MIUI 系統,任何安卓手機使用者都可以通過刷機安裝試用。 使用者先提出改進意見,小米再按照使用者的需求,每週都快速更新產品。 在頻繁又週期性互動中,MIUI 一邊收集回饋、升級產品,一邊積累使用者。 當 MIUI 的使用者達到三四十萬時,按照一定的轉化率,如果能賣出 15 萬台就差不多能夠收回成本。 當使用者和需求都成熟後,小米才開始生產硬體。 據說第一年只計畫賣 30 萬台的小米,結果賣出了 300 萬台。 用產品原型做測試,由於不需要修改硬體,所以,MIUI 的改進成本低,反覆運算速度快,而且還積累了使用者。

從小米到荔枝FM,共同點都是先「確定使用者需求」。 如果驗證了使用者有需求,產品又恰好可以解決痛點,則順勢推出;相反,如果使用者都毫無興趣,就說明應該換個思路,放棄不成熟的產品。 從而,避免了時間和金錢的浪費。

相關文章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