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略地說,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9164.html">地方入口網站的主營收入行業是房產、家居、婚慶、汽車。 從未來可能挖掘的角度說,可以嘗試的行業還有教育、旅遊、人才。 這些是經驗,是嘗試出來的結論。 然而知道大概結論還遠遠不夠,我們必須找到理性的規律。
一、為什麼要選擇行業? 非常現實的原因有三個:
1、收益最大化。 2001年到2006年間,在本地領域創業的站長們都享有著行業的機遇紅利,然而8-10年後他們的結局卻有天壤之別! 成功者中,選擇了房地產目前動輒有千萬產值,選擇了美食行業的做到100~200萬已經很不容易了。 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行業的選擇就是那麼殘酷。
2、減少試錯成本。 地方入口網站的一大困惑就是機會很多,看起來什麼都能做。 做哪個? 怎麼做? ——在拍腦袋之間,試錯成本一直無比高昂。
3、企業經營安全。 紅孩子為什麼衰落? 廣州媽媽網為什麼一直在快速發展? 看似都在母嬰行業,選擇的經營點完全不同。 地方網站選錯了點,業務跟全國大型網站對沖,一不留神就會被吃掉。 小行業被砍掉沒事,占比高的領域被砍,輕則傷筋動骨,重則滅頂之災。
二、選擇行業的關鍵維度
一定有幾個重要因素決定著全國化和當地語系化的差別。 雖然看似當地語系化服務,大眾點評的業務適合全國化,家居業務就是適合當地語系化。 幾年前我們都在很含糊地說:「定制化,大宗」。 隨後,在去年我補充:必須是需要體驗的大宗定制化服務或者產品。 維度究竟是哪些? 試著分析:
1、服務深度。 客戶服務要求越深,越適合當地語系化。 如:房產、家居、婚慶。
2、利潤厚度:獲利率越高越適合本地操作。
3、單筆消費體量:對於消費者而言,單子大到他很在乎,需要看貨下單,適合當地語系化。
4、定制化程度:產品複雜,僅僅憑語言難以解釋,適合當地語系化,例如櫥櫃等大件定制家居商品。
5、社會化程度:誠信度差,需要聽可信的人說了才敢購買,適合當地語系化。
6、技術要求:互聯網產品技術要求相對較低,適合地方網站。
我們忽略的因素:當地經濟發展水準,媒體佔有率情況,團隊行業專業度情況等。
上述標準的邏輯是什麼?
用大眾點評網的美食和攜程網的賓館預定來說,單個單值低,獲利率也不算高,產品易於理解,商戶服務要求不多,技術實現明確(這意味著技術要求反而很高)。 這意味著:購買容易通過技術手段實現,業務體量必須很大才能盈利。
地方網站做什麼的? 做服務,而不是與大鱷比拼技術;比本地挖掘能力,而不是比拼資本與體量。 拿新浪樂居的運作模式來說,周忻一直想把羅軍建立的房地產媒體服務模式革命掉,因為在這樣的領域,服務依靠人來操作,找人、管理絕不是好受的;換句話說房產(確切說是新房)更像傳統行業而不像互聯網。 這一類服務行業就是地方網站合適的定位。 沒做出規模,依靠技術創新,非常容易被騰訊那樣的大鱷模仿和超越。
但是地方網站也有自身的優勢:轉化率高、流量不依附于百度、網友認可度強。 我用這樣的一條微博定義地方網站:百度是互聯網的農業,新浪是互聯網的工業,而地方網站是互聯網的服務業。
三、由此我們來總結地方網站的行業選擇要領:
1、市場空間——決定你是否該投入;
2、模式——決定你如何投入;
3、人才——決定你的投入是否可以成功;
4、資金——決定你的發展速度有多快。
最後強調一點:做什麼比怎麼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