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國內能夠像亞馬遜一樣提供公有雲服務的除了品高雲外,只有盛大雲和阿裡雲。
雲計算在中國已處於熾熱狀態。 剛剛發佈的通信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提出積極發展雲計算服務:「中國雲」產業發展國家級規劃也已獲國務院批准,將于近期發佈。 企業商家正擠破頭顱鑽研雲計算,不少地方政府也高舉「雲計算」大旗,大肆圈地興建雲計算中心。
「發展雲計算現階段主要是要抓李鬼,那麼多號稱雲計算的企業沒有多大動靜,而不少區域政府鉅資打造的大型資料中心也成了擺設。 」廣東省雲計算產業聯盟理事長單位———廣州品高軟體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靜在接受南都記者專訪時直言,儘管各地方政府高調宣佈扶持雲計算,但並沒有扶到點子上,最根本的是要開放市場。
雲計算革了誰的命?
雲計算是一次產業革命,必然會顛覆此前的行業格局。 在廣州品高軟體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靜看來,雲計算劍鋒所指,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硬體方面,此前格局早已穩定,IB M、H P、英特爾等巨頭把持著高端伺服器市場,以中國企業為主的O D M廠商活在食物鏈的底層。 「雲計算給O D M廠商一個翻身的機會,硬體出錯幾率已經不重要了,通過軟體也能達到高端運算能力」;第二個革命物件,是微軟這樣的公司。 「以前微軟舒舒服服靠收許可證費賺錢,像印鈔機一樣。 現在網路的環境下,不管是作業系統還是O FFICE軟體都沒那麼重要了。 在雲計算的環境下,端變瘦,雲變強。 」
在前不久舉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中國工業和資訊化部部長苗圩發出預警稱,「在國外,雲計算主要是整合現有伺服器資源,把閒置資源整合起來,建立一個虛擬的資料中心。 但是在國內很多地方,動輒就是百萬台新增伺服器,存在著很大的盲目性。 」
周靜直言,國內不少企業都在雲計算領域喊出了震天響的口號,但背後並無實際東西。 「很多所謂的雲計算公司,其實都是李鬼。 」
重新定義「私有雲」
在業界有一種說法:公有雲是未來,私有雲是現在! 國內電信運營商在全力搭建公有雲平臺;其他雲計算企業,則主要在私有雲上開疆拓土。 而廣州品高軟體公司在2010年推出的品高雲平臺,則是國內唯一支援「私有雲」建設和「公有雲」運營的雲平臺。
「以前V M w are(虛擬化領域的領頭羊)給企業定義的私有雲,現在我們要重新定義。 V Mw are主要管機器,品高還管存儲和網路,V M w are的賣點主要是把很多機器能用起來,我們還管資料庫。 其實,在雲計算平臺方面,亞馬遜的做法更適合企業。 但更多企業是被V Mw are教育過來的,思維模式很難馬上扭轉。 」周靜強調。
周靜稱,絕大多數國內公司都在應用層面佈局雲計算,而真正深入到作業系統層面的,並沒有幾家,話語權、標準還是掌握在跨國巨頭手中。 「品高雲是建立在作業系統層面的,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目前在國內能夠像亞馬遜一樣提供公有雲服務的除了品高雲外,只有盛大雲和阿裡雲。 」
據悉,亞馬遜、微軟的雲服務,今年底都要進入中國。 不過,周靜認為「他們進來會遇到很多問題,特別是政策層面的。
急盼政府扶持政策落到實處
正如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毅所言,「不少地方政府雖然將雲計算定義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但依然是採用原始的征地、蓋房子和招商引資,將雲計算搞成第二個房地產。 」
周靜認為,很多地方政府高調宣佈扶持雲計算,但都沒有扶到關鍵點上,很多鉅資打造的大型資料中心都成了擺設,沒有真正用起來。 在周靜看來,政府要扶持雲計算,應該在三個環節做好文章。 「首先是政府要有真正懂雲計算的專家。 真正分辨雲計算公司,以免讓寶貴的扶持資金,流到李鬼公司口袋;其次是政府要開放自己的政務市場。 很多政府都是自建IT系統,動輒幾十台伺服器的投入。 而利用率不達5%.如果政府向協力廠商企業開放,租用公共資源,就能杜絕浪費,大幅提升效率。 」
「政府的補貼方式也要改變。 以天河軟體園為例,與其直接給企業補貼,不如轉化為資源使用費的模式,用多少資源給多少補貼。 採用這種方式,把市場做起來。 」周靜認為。
業界觀點
廣州品高軟體副總經理周靜政策壁壘阻礙雲計算產業發展
各種政策壁壘也是阻礙雲計算產業發展的攔路虎。 比如電信宣導的百兆到家庭,千兆到企業。 千兆到企業,一兆一個月100塊錢,千兆一個月費用大幾十萬,誰花得起這個錢? 需要一個專用的新的收費機制,不能用傳統頻寬的收費模式。 而這個問題不是電信自己能決定的,這就是一個非市場因素。
此外,電信、聯通兩條線互訪的效率低下,互聯互通成本高昂,以及彈性網路的獲取和備案機制的矛盾。 這些條款也成為制約雲技術發展的主要障礙。
(責任編輯:蒙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