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巨頭在金融領域頻頻出招,保險行業也未能例外。 昨日,阿裡小微與安聯財險簽署戰略協定,雙方將在互聯網保險領域加強合作。 這是阿裡巴巴在籌建眾安線上保險公司後再次與保險公司合作。
據證券時報記者瞭解,為應對互聯網金融的衝擊,一些中小保險公司正尋求與電商深度合作,大型保險公司則致力於打造自營電商平臺。 不管選擇何種模式,如何更好地利用使用者大資料,是逐鹿千億互聯網保險市場的關鍵。
保險公司深度「觸網」
把互聯網當成賣保險的管道,這種初級「觸網」方式,已經不能滿足保險公司的胃口了。 以產品打前戰,讓保險更深入地嵌入互聯網金融生態,成為保險公司觸網的深層動力。
在昨日阿裡與安聯的戰略合作簽約儀式上,安聯保險副首席運營官宋玄壁強調,此次合作是安聯財險深化電子商務業務的重要節點,「未來,安聯財險不僅能滿足線民自身的保障需求,更可為互聯網業務的發展而衍生出來的保障需求提供服務, 研發更多創新險種。 」
「從互聯網中衍生出來的保障需求,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 」一位保險電商人士對記者表示,這個市場包含電商平臺的信用險、責任險,以及覆蓋網上交易風險的各種保險產品。
由阿裡巴巴、中國平安和騰訊聯手設立的眾安線上財產保險公司,也瞄準了這個市場,新公司將開發網路財產保險、虛擬財產保險等品種。 據阿裡方面人士昨日透露,眾安線上目前正在進行籌畫產品和招募人才等工作。
另外,互聯網作為一種成本更低的銷售管道,是保險公司不得不佈局的戰略方向。 不久前召開的2013中國互聯網保險研討會上,中國太保有關人士預計未來10年將有超過30%的保險業務由互聯網實現。 與會專家預計,未來5年保險業在互聯網的發展規模將達到5000億元以上。
大資料之爭據記者瞭解,借助協力廠商保險平臺觸網,或成立自營保險電商公司,是保險公司觸網的兩大主流模式。
近年,隨著淘寶、京東、蘇甯的保險平臺上線,不少中小保險公司紛紛進駐並取得了不俗的業績。 2012年,國華人壽淘寶官方旗艦店創下「三天一個億」的銷售業績,更讓眾多中小保險公司堅定了網銷的信心。 2012年,隨著北京大童保險、深圳慧擇保險等9家保險仲介獲得保監會批准的保險網銷資格,協力廠商保險電商也出現了。
然而,在這種模式下,保險公司缺乏對使用者資料的掌握,難以掌握銷售主動權。 「如果電商説明做推廣,產品的銷售業績就很好,不推廣銷售馬上就下降了。 」一位不願具名的保險電商人士表示。
「保險公司需要加強對大資料的分析能力,瞭解線民的消費習慣,挖掘他們的保險需求,開發新產品,推出差異化服務。 」安聯財險相關人士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此次安聯與淘寶的戰略合作中,安聯希望借機深化電子商務業務。
借助電商平臺挖掘客戶的大資料,發現客戶需求,既是保險公司自營電商的夢想,也是平安、人保、泰康等大型保險公司多年來不計成本地持續投入建立自家電商平臺的原因,但是從單一管道獲得的資料是否海量且高效, 是擺在這些公司面前的另一道難題。
「我們是一家純電子商務網站。 」太平電商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太平電商的運作方式與一般的電子商務公司並無二致,希望以此促進專業化發展。
「用電商的思維做保險」,而不是「用保險的思維做電商」,這是包括太平電商在內的不少保險系電商的經驗。 保險公司看重銷售成績,而電商看重使用者體驗,二者融合時難免會有碰撞。
「只抓使用者、不計成本,一切以使用者需求為導向,這對我們(電商)而言是傳統思維,但對保險公司而言卻是創新思維。 」曾經在保險公司工作過的慧擇網保險市場部人士曹冬表示。
電子商務對於保險公司而言,不僅只是一個工具,還是一塊等待開發的市場。 但是這塊市場該如何開發? 主動權應掌握在誰手中? 保險公司在深度觸網過程中,仍要面臨很多未清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