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37954.html">nbsp; IBM的全球資訊管理副總裁Martin Wildberger稱,運行大資料管理和分析專案的企業應當把起始的重點放在「以客戶為中心的結果」上。
在前幾天舉行的IBM資訊隨需應變大會(IBM Information on Demand)上,Wildberger談到,實現以客戶為中心的結果這一目標需要理解如何運用大資料,做到更加有效地與客戶溝通。
Sprint分享大資料項目目實例
在IBM的客戶中,Sprint是一個運用大資料提升客戶服務的很好的例子。
作為全美最大的電信公司之一,Sprint擁有將近540萬的客戶,並為個人、企業和政府提供大量的產品。 最近,該公司開始使用IBM的InfoSphere Streams和一些分析工具,嘗試分析公司網路使用者日常產生的海量資料。
Sprint的高級分析執行主管Von McConnell說:「作為資訊媒介,我們每天都有大量的即時交易。 說出來可能會讓你嚇一跳,我們每天都有數十億的交易量。 」
這個專案的目標之一就是根據所有的資訊,針對使用者如何使用Sprint網路獲得新的見解,並最終找到提升客戶體驗的方式,將其變得更為人性化。 在這方面,McConnell認為公司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過已取得一定的進展。
「我們也是最近才開始考慮資料的治理;我們想要搞清楚:什麼是資料?我們可以怎樣運用它們?它們可以為我們帶來什麼?」 McConnell和他的團隊正在針對資料提出不同的問題,以期能夠預測網路活動,規避消極使用者體驗。
他說:「我真的相信該專案可以為電信帶來好處,因為我們已經不僅僅在優化資料,而是開始持有疑問。 邁出這一步並不容易,但是我們一定會成功的。 資料之中包含的價值太大,我們已經可以看到未來的曙光了。 」
IBM關於大資料項目目的更多建議
除了上文介紹的以外,Wildberger還為企業提供了一些大資料管理原則方面的建議。
Wildberger說到,一方面在專案起始階段多關注客戶,另一方面制定一份全企業的大資料規劃。 在規劃中,你需要細到企業的某個部門應該怎樣應用大資料項目目。 一個新方案的實施,必須兼顧這些全新的見解會對企業整體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還有一個不錯的方法:從現有的資料(也就是內部存儲的資訊)開始,先設立短期目標。 Wildberger說:「你沒必要一開始就去攻克這個專案的難關,先從那些你能夠收穫短期成效的資料開始分析,一步一步深入。 」
下一步就是開始建立並獲取實施專案的必要技能。 你可以招募人才,也可以培訓現有團隊。 記住,不要讓技術偏離企業的業務優先度。
最後一步,確保大資料管理和分析的應用案例都來自于易於評估的業務結果。 「大資料案例一定要以設定方向一致,保持邏輯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