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多來,IT業界在開放的架構和開放的生態系統將是推動雲計算發展的關鍵動力上達成共識後,不少IT廠商和企業使用者就把目光投向了英特爾公司,這一方面是因為英特爾已借助開放架構和開放生態系統的優勢成就了在伺服器、 存儲和乙太網等與雲計算載體——資料中心密切相關的領域的優勢地位;另一方面,也是受到了它于2010年10月正式發佈的2015雲願景的感召。
英特爾的2015雲願景完全可被視為一個構建理想雲計算平臺的具體行動綱領,或是方向明晰的技術創新路線。 根據英特爾的說明,其三大要素——「互通」、「自動化」與「用戶端自我調整」分別強調了雲內部及雲與雲之間的交互操作和資料共用、雲計算運行中的自動化管理以及雲與終端設備的協作互動。
這三大願景均是以開放資料中心為基石,它是英特爾及開放架構合作夥伴推進雲計算領域技術創新和市場發展的起點,之後的重頭戲則是建立有助於推進該願景實現的開放的雲計算生態系統。 對此,英特爾首先全力參與和支援了開放資料中心聯盟(ODCA,Open Data Center Alliance)在雲計算應用模型和應用需求上的發掘工作, 又與多家在IT業界領先的軟硬體廠商攜手創建了旨在協作創新的英特爾雲構建計畫(Intel Cloud Builder Program)中,由此,開放的架構與開放的生態系統相輔相成,開始切實推動整個雲計算產業、技術和應用的發展進程。
開放的雲計算需要開放的資料中心
在英特爾及IT產業界和客戶方面合作夥伴的合力之下,開放資料中心聯盟和英特爾雲構建者計畫的已經在短短一年之中有了飛躍性的進展——前者的成員已經超過300家,掌握的年度IT投資總計已超過1000億美元, 且已發佈了8個雲計算應用模型及相對應的多個解決方案,後者的參與廠商則超過了40個,也拿出了超過40個已經驗證、切實可行的雲平臺參考架構。
與此同步,英特爾自身的技術創新也從中獲益良多,事實上,它一直在面向伺服器、網路和存儲領域的產品上針對雲計算應用的特徵和需求進行很多重要的優化和革新,這一努力早在英特爾兩年前就成立資料中心事業部(Data Center Group,DCG,現名為資料中心及互聯繫統事業部,DSCG)就已起步,而今,它更是將旗下伺服器、存儲和網路產品線的創新歸入統一規劃,以實現計算、存儲與網路的融合理念。 開發和應用基於開放架構產品、技術和解決方案,來實現高效、安全、簡化和易管理的開放資料中心,意味著英特爾將全面提供面向資料中心所需的計算裝置、包括伺服器、網路和存放裝置領域提供基於工業標準、 針對雲計算環境和應用需求優化的晶片產品,並將其指令集架構、重要特性和相關的參考設計開放給諸多合作夥伴,讓他們開發出最終的、適用于構建雲計算平臺的開放式資料中心產品或解決方案。
肩負這一重要使命,英特爾將整個資料中心的IT設備視為一個智慧的大腦,擔負計算任務的伺服器就如同其專門判斷和處理資訊的神經元;存放裝置則是可以收納海量資訊,並隨時準備接受訪問和更新的記憶細胞, 而網路就是連通所有這些神經元和記憶細胞的神經連接,英特爾認為只有三者在性能和功能上儘量實現平衡,才能實現最無縫的配合,以及1+1+1>3的應用效果。
秉承這一理念,英特爾資料中心事業部在伺服器、存儲和網路這三條產品線上均已實現了具有重要意義的突破,已獲取了能夠説明使用者打造具備出色互通性,並能滿足使用者性能和功能需求的高性能計算用資料中心IT基礎設施的創新成果:
提供更強計算驅動力的「至強」芯
英特爾在伺服器領域的創新,對於構建高效高性能的資料中心來說是最為關鍵的,因為它將是其主要的性能輸出引擎,是調動整個資料中心高效穩定運轉的核心。 英特爾至強處理器 5600系列和E7 系列提供了比上一代產品性能各自提升達60%(最高幅度)和3倍(平均幅度)的優異性能,在現今雙路及多路x86伺服器處理器領域的性能優勢已為眾多評測機構和伺服器使用者所驗證,而它們, 特別是至強處理器 5600系列,也同樣被眾多雲計算領域的先行者視為理想選擇。
以至強處理器 5600系列為例,它通過在業界率先採用基於新型電晶體技術的32納米制造工藝,可自動調節功耗以及根據應用需求智慧調整伺服器性能,有助於 IT 部門滿足資料中心的性能、功耗和創新需求。 通過集成的英特爾睿頻加速技術、英特爾超執行緒技術以及英特爾快速通道互聯技術(Intel QuickPath Technology)等多項智慧創新技術,英特爾至強處理器 5600 系列為伺服器提供了強大的性能, 以滿足各種的軟體環境需求。
與此同時,英特爾至強處理器 5600 系列可自動調節功耗,將行業領先的能效與智慧特性完美結合,滿足不同的工作負載需求。 同時,英特爾智慧節能技術(Intel Intelligent Power Technology)等智慧計算特性,在需要時為關鍵工作負載提供運行所需的電量,在不需要時節省電量,配合英特爾 睿頻加速技術, 使處理器能夠利用可用功率以較高頻率運行,從而按需提高執行速度為滿足現在和未來雲計算資料中心需求提供強大智慧性能和靈活性。
作為目前雲計算平臺計算的基礎,最新的英特爾虛擬化技術在英特爾至強處理器 5600 系列上更加有效地提升性能,增加整合比率,支援將各代伺服器集成到同一個虛擬伺服器池中,以及提高虛擬機器故障切換、負載平衡和災害復原能力等, 為提供一個平衡高效的雲計算平臺奠定了基礎。
同時,令人期待的下一代英特爾至強處理器E5 系列產品已經如期生產。 據英特爾公司副總裁、英特爾資料中心及互聯繫統事業部總經理施浩德2011年9月13日在英特爾資訊技術峰會(2011 IDF)上透露,與之前英特爾至強處理器5500 (Nehalem-EP) 系列產品相比,至強 E5的預估需求量約為其20倍,合作夥伴基於至強 E5處理器的系統設計將超過400套,是至強處理器5500系列發佈時的2倍。 該處理器將為未來雲計算資料中心帶來更加強勁的計算引擎。
打造功能更豐富、更靈活的開放存儲系統
在資料中心內擔負海量資料貯存重任的存放裝置,近幾年來正隨著各行各業資料量的爆炸性增長而逐漸走紅,其受使用者關注的程度,很多時候甚至還超越了伺服器。 而在英特爾計算、存儲與網路融合的理念下的雲計算資料中心解決方案中,對於存儲相關產品的要求是,要讓它能夠為更多存儲系統廠商所用,並在提供出色性能的同時,保證不同廠商的產品之間以及同一廠商的不同代產品之間, 以及它們和資料中心內其他IT設備之間要實現更好的相容、交互操作和資料移轉能力。
為滿足上述要求,英特爾將至強產品線延伸到了存儲系統領域。 除了基於開放、標準化架構的先天優勢外,其面向存儲系統的至強處理器還有一些亮點,也是它吸引存儲廠商和使用者的關鍵,那就是它們與伺服器版的「同胞」一樣,一方面借多核和先進微架構提供了非常出色的運算性能, 另一方面也集成了有助於提升存放裝置處理效率、能效和實現存儲虛擬化的智慧特性。 這些亮點配合業界在英特爾架構上強大且成熟的應用開發能力,可説明企業存放裝置增添更多、更新的功能和應用模式,同時,還能通過推進存儲和伺服器的融合,形成兼具計算和存儲能力、應用更具彈性,可及時適應使用者需求變化、 性價比也更為理想的解決方案。
輔開頻寬更高、更易用的資訊「生命線」
在英特爾雲計算資料中心解決方案中,以乙太網技術為代表的網路產品堪稱資訊「生命線」。 英特爾在這一領域的主力產品就是萬兆乙太網相關產品。 若只從規格上來看,萬兆乙太網相對於千兆乙太網的優勢在於頻寬大增,延遲降低和可靠性提升。 但在真實應用環境中,其功效還不限於此。 企業使用者在萬兆乙太網出現之前常通過在單台伺服器上配備多個千兆網路介面卡,並對其埠頻寬進行彙聚來獲得更高網路頻寬。 使用萬兆產品後,他們就可以通過簡化伺服器網路介面卡和相關網路設備達到同樣目的,英特爾稱這種簡化可使資料中心裡每機架功耗降低45%、網路線纜和交換器的介面減少80%、使用者花費在資料中心基礎設施上的成本降低15%, 並使每個伺服器的聯網頻寬提升達2倍。 此外,萬兆乙太網也可以為千兆乙太網和Infiniband之間較大的跨越架起溝通的橋樑。
在上述應用優勢的基礎上,英特爾還正在數個環節上對萬兆乙太網進行技術革新,以求進一步提升它在平衡的資料中心解決方案中的應用表現:一是在萬兆乙太網網卡上增添對更先進的多佇列技術的支援, 以求為使用者們未來採用性能更強的多核處理器以及更充分地利用其計算力保留出足夠的空間;二是利用萬兆乙太網推進統一網路的構建,例如在今年為其萬兆乙太網伺服器配接器X520系列增添了開放式光纖通道乙太網軟體堆疊的免費升級, 以促進對存儲網路的融合,使資料中心的網路架構進一步簡化、統一化,從而降低使用者的成本和加快其軟硬體設備的部署和應用;三是努力降低萬兆乙太網的使用成本,例如計畫在今年內提供板載的萬兆乙太網配接器, 以促成萬兆埠價格在2012年降至500美元以下的目標。
走向融合,開向開放,走向雲計算
從上述即將面世的下一代至強E5平臺的產品特性可以看出,資料中心走向融合趨勢是不可阻擋的,這樣它才能更加走向開放、走入雲計算的時代。 英特爾業界領先的創新產品技術及其積極推動參與的開放資料中心聯盟與雲構建計畫,正在引領整個業界的資料中心解決方案向其2015雲願景邁走堅實的前進步伐,基於英特爾架構的計算、存儲和網路,就如同三駕馬車, 必將把未來的雲計算資料中心的構建、應用和維護推向前所未有的境界。
(責任編輯: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