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S是交通和電腦融合的產物。 近來,交通和電腦技術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交通方面,隨著歐盟、北美、東亞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推進,以上各區域內的交通物流一體化的步伐越來越快。 與這種趨勢相適應,資訊大集線模式的雲資料中心的建設成為必然的選擇。 電腦技術方面,「雲計算」模式的出現,為計算中心的建設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將兩者的最新發展結合,提出「智慧交通雲」的概念。 並以【交通卡資料交換中心】和【貨物和集裝箱RFID資料交換中心】為例加以說明。
(一) 概要
1.1經濟背景,區域物流一體化
戰後以德國和法國為核心,歐洲啟動了一體化的進程。 目前歐洲一體化已經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領域取得碩果。 隨後以美國、加拿大為核心,啟動了北美一體化的進程。 而最近的區域一體化的熱點就是,日本所積極宣導的以中日為核心的東亞一體化進程。 尤其是在日本鳩山由紀夫首相上任以後,提出「脫歐入亞」,構建東亞新秩序。 最近日本政府更是派出643人之多的代表圖訪華,這一走向尤其引人注目。
儘管在政治上,東亞一體化還面臨諸多複雜的難以解決的問題,但是在經濟上東亞一體化已經是大勢所趨。 尤其是交通物流領域,比如最近中韓的海底隧道、中國到東亞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鐵路的延伸,更成為東亞各國官方和民間機構所關注、研究的重點。
每個區域一體化的合作國家中間,總是存在雙子星類似的核心國家。 歐盟的雙子星是德法,不言而喻東亞的雙子星就是中日。 伴隨著一體化的進展,合作會越來越密切,兩者之間的政治隔閡也會逐漸消融。 隨著政治互信不斷加深,兩者會合力加強對涉及到經濟利益的主導權的控制。 這集中體現在金融、交通和資訊的主導和控制上。
經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闡述,某種意義上所謂經濟就是資金流、物流、和資訊流的一個結果。 因此實現了對於三者的控制,就掌握了區域一體化的主導權。
比如,目前中國的公路和鐵路的延伸計畫是各方關注的熱點,因為如果中國的公路和鐵路能往東南亞延伸,那麼我們就可以掌握東亞物流的主導權。 可是從這一問題上,我們同樣看出目前的決策規劃對「看的見」的公路鐵路的重視,而對「看不見」的資訊的忽視。 實際上,隨著物流運輸逐漸由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發展,兩者呈現出越來越強的融合性,而且資訊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 這一點我們可以從金融和資訊的發展融合軌跡加以說明。
1.2資金流、物流、資訊流融合
資金流動、實物流動、資訊流動是經濟活動主要表現(當然還包括人員流動)。 探討一下金融業的資訊化建設過程,以及金融監管機構如何通過主導資訊的控制和管理來實現對資金流動的監管和控制,這對於交通行業的資訊化規劃和建設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以工商銀行為例。 工行的某客戶需要把某帳戶的一部分金額轉帳到工行的另外一個帳戶,那麼通過工行自己的系統就可以完成轉帳。 可是假如工行的帳戶想轉帳到建行的帳戶,這就涉及到跨行轉帳問題。 在以前,這個過程主要是通過銀行票據人工完成的。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 我國的中央銀行也就是中國人民銀行開始探索通過電腦手段進行跨行轉帳、支付、清算等問題。 經過95年一個先導系統的建設。 目前中國國家現代化支付系統CNAPS(China National Advanced Payment System)基本建設完成,並為各個商業銀行比如工行、建行、農行以及諸多中小銀行等提供服務。
CNAPS主要包括大額支付系統、小額批量支付系統、同城清算系統、銀行卡授信系統等等應用。 可是它除了為商業銀行提供支付清算服務,同時還承擔起中央銀行很多諸如支援貨幣政策的實施,防範和控制支付風險,獲取行業基礎資料等監管功能。
借助于集中處理模式的資訊系統,中央銀行雖然並不直接涉及吸收存款儲蓄、發放貸款等商業銀行的具體業務,但是通過對資訊系統控制,實現對整個金融系統的管理和控制。
在一個國家內部,各個銀行之間的跨行支付清算資訊系統掌握的中央銀行手裡。 而國際間的支付清算主要通過SWIFT系統進行。 SWIFT是有美國、加拿大和歐洲銀行主導建設的國際銀行間清算痛惜系統。 該系統在1973年開始建設,目前已經成為國際金融結算的基礎性通信網路,每天發送的電文多達500萬條,金額數萬億美元。 這也反映出美國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主導地位。 從中可以看出,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某國家或者某機構對資訊系統的控制級別,實際上反映了該國家或者該機構在整個行業裡面的控制力。
可以說,資訊化和金融行業的發展已經是密不可分,這也為交通行業的資訊建設提供了借鑒和思路。 隨著交通資訊化的發展,為了更好的監管交通行業以及全面的把握交通行業的資訊,因此,建設一個大集線模式的雲資料中心就成為交通行業資訊化建設的發展方向。
1.3技術背景,雲計算中心
電腦中心的發展,經歷了一個「集中⇒分散⇒再集中」的變遷。 因此述計算中心的建設之前,簡單回顧一下計算中心的發展過程。
電子電腦在1945年發明時,主要用於軍事用途。 隨著商業公司的加入,電腦逐漸從軍事應應用推廣到商業應用。 早期的電腦是一種非常昂貴的設備,只有一些大型的商業公司才有財力擁有。 即便對於財力雄厚的公司電腦也非常昂貴,由一個使用者專享電腦資源是非常浪費的。 為了提高利用效率,這時候的計算中心的模式是大型機+終端的模式。 隨著電腦的發展,大型機以後相繼有中型機、小型機問世,但是整個應用的模式還是以大型機、中型機、小型機為核心的集中式的應用模式。
進入80年代以後,IBM推出個人用電腦PC,隨著個人電腦的處理能力不斷的提高,人們發現很多計算中心處理的任務完全可以由個人PC所代替。 因此除了銀行、保險、石油等專業領域還在使用大型機以外,大多數的商業公司都在使用PC、或者PC伺服器來處理。 也就是說,電腦的使用模式從集中走向了分散。
進入20世紀90年代,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計算中心再次由分散走向了集中。 這就是目前電腦應用領域的熱點概念——雲計算。 實質上它是以前的大型機+終端模式的回歸,只不過現在的雲計算中心不再是以前那種物理意義的大型機,而是許多個伺服器組成的伺服器集群。
由於互聯網的高速發展,這些伺服器集群在物理上是分佈的,但是邏輯上是統一的,通過這個統一的虛擬雲計算中心,為終端提供各種各樣的計算和存儲服務。 就像我們訪問新浪網站一樣。 新浪網站在世界各地擁有上萬台伺服器,但是對最終使用者而言,新浪網站只有一個。
我們可以把雲計算比喻成電網,伺服器集群比喻成發電站。 發電站可以有很多個,但是消費者並不關心發電站有幾個在哪裡,就像連上電網就可以用電一樣,連上雲計算網,就可以使用雲計算中心的各種資源來存貯資料和進行各種各樣的運算。
(責任編輯: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