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實施成功與否竟與技術無關?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我從不避諱談論雲計算的諸多益處,但同時我們也必須面對雲計算不利的一面。 有意思的是,和雲計算實施成功相關的不利因素通常都和技術無關,如果你不謹慎小心地加以對待,它們就有可能讓企業的雲計算規劃毀於一旦。 這些不利因素如下。

期望值過高。 前後還不到一個星期,同一位分析師就將雲計算的增長率提高到了在IT業聞所未聞的幅度,說是到2012年或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33721.html">2014年 ,雲計算市場將達到數百億美元之巨。 我頗為懷疑,這些數位所包含的東西有很多是跟雲計算無關的,應該是一些大型科技上市公司為了抬高股價而試圖用「雲」來漂白自身。

這些非理性的期望有可能會讓雲計算走入歧途。 雲計算行業的增長勢頭的確不錯,但如果你將它和其他相關技術分離出來單看的話,它的增長曲線其實並不陡峭。

毫無創新與戰略滯後。 我對惠普最近向雲計算的大躍進頗有微詞,因為這一戰略的實施太遲了。 然而我們看到,其他很多公司如今都在做同樣的躍進,似乎把雲計算看成了一種非常安全的賭注。 但是請注意:在一個已經被主要廠商所佔據的市場上,你已經不可能找到一塊空地,更無法指望出現什麼大幅增長了。 照我的預測,未來幾年內我們就會看到雲計算市場上的一些重大失敗案例,但這不是因為雲計算技術本身不好。 相反的,我們要責備的是幕後的戰略制定和執行者。

嚴重混淆了私有雲和資料中心。 私有雲是一種合乎邏輯的體系架構,在企業自己的IT基礎設施中充分利用了很多公有雲的好處。 但這並不是說企業資料中心的所有東西都能裝入一個私有雲,哪怕是一組虛擬化了的伺服器也不行。 雲具備一些非常具體的功能,非本文所能贅述。 但是企業如果沒有精心地設計和創建自己的IT基礎設施,那它就不會成為一朵雲。

(責任編輯:蒙遺善)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