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經濟學家經常談到一種惡性競爭的現象,就是供應商為了得到更多的市場份額,大拼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17720.html">價格底線, 通常是不惜縮減品質和服務來降低價格,比如商業航空公司,鐵路,電信等。 雖然使用者總是不斷抱怨品質和服務越來越差,但是,在這些基礎建設性的領域,使用者沒有太多選擇,通常只要價格漲的不太離譜,還是不太介意這種市場的惡性競爭的。
不幸的是,大多數的軟體和雲供應商的使用者對於這樣的低價策略卻不會買帳。 使用者使用雲的目的之一確實是為了在長期的使用中縮減成本,但是這只是雲計算服務其中一個優勢而以,而不是使用者選擇雲的主要目的。 使用者如果要直接降低成本,不需要通過縮減雲服務的預算,選擇降低該部門員工的工資也許更直接。 使用者選擇雲計算還是看重其高效的服務和高品質的技術後盾,如果使用搶佔低端市場的那種低價格戰的方式來運作雲,將是捨本逐末的做法。
雲計算服務供應商無論從軟體硬體的配備上,還是客服人員的選擇上,都不能以縮減成本為目的來進行競爭。
當涉及到開發或平臺服務的時候,低成本,低價錢的方法是毫無意義的。 雲計算支援的是整個公司的商業運作系統,需要足夠智慧,足夠強大,足夠靈活,而不是價格低廉。
另外,雲計算供應商的客服人員也不能僅僅是個工作力低廉的接線員。 如果一個雲計算供應商的客服接到一個詢問電話,他甚至還沒有打電話的人更瞭解技術方面的問題,怎麼能説明他解決問題呢? 雲計算供應商的客服人員應該是個高級工程師。 他應該比你更瞭解你公司的系統,對你公司的代碼和說明手冊瞭若指掌,他應該能夠帶領你的公司,甚至是你的客戶走向成功,這才是雲計算服務應該實現的。
結果是明確的
所以明智的軟體和雲供應商不應該輕易選擇價格戰這種方式進行雲計算的行銷。 低價並不能給雲計算帶來光明的未來,只有高效而精准的服務才能給你的使用者滿意的答覆。 每一個供應商都應該把目光放到研發與激發使用者共同開發的目標上來,告訴你和你的使用者,錢不是在這裡省的。 在雲的世界裡,不會有低價戰爭。
(責任編輯:蒙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