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資料時代 運營商機會大於挑戰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移動互聯網發展起來之後,運營商在近兩三年開始關注大資料。 大資料不是新的概念,在移動互聯網發展起來後,資料增長速度加快,整個產業壓力突出,傳統資料庫技術已無法滿足運營商對大資料充分利用的需求的背景下,大資料成為近年來的熱點。 對運營商來說,資料爆發性增長後,帶來的收入並未改觀,因此,運營商面臨著資料流程的附加值被互聯網公司賺走的挑戰,同時面臨淪為管道化的尷尬,如何利用好運營商手中的大資料,成為需要面對的問題。

運營商面臨資料管理和分析挑戰

易觀國際分析師黃萌表示,大資料發展時間不長,隨著雲概念和3G的深入發展,運營商資料壓力增大,同時IDC擴容,偏向以存儲為主的雲服務業務。

運營商新業務的湧現,導致資料暴增。 信令資料、互聯網資料其規模已經達到數百TB,甚至PB規模。 此外,據EMC 資料計算事業部大中國區總經理劉偉光介紹,資料的價值除了與資料規模相關,還與資料處理週期成正比關係。 也就是,資料處理的速度越快、越及時,其價值越大,發揮的效能越大。 而除了分析傳統結構化資料外,隨著新增值業務拓展,運營商對實現跨結構化、半結構化、非結構化資料進行高效分析有著愈發強烈的訴求。

而運營商面對海量資料和資料結構的變化,不僅是成本,還有管理和分析的挑戰。 黃萌認為,運營商相對互聯網企業有優勢,具有雄厚的資源和龐大的IDC集群,擁有電信級的運營網路,具有保證大資料即時、暢通傳送的能力,同時具有網路資源和運營能力。 而相對互聯網企業劣勢的地方在於上層應用,尤其是在Saas層面。

大資料有待深挖掘

南京郵電大學盧捍華教授認為,大資料時代主要是對技術的綜合運用和對資料的深度挖掘。 對運營商來說,大資料帶來的機會大於挑戰。 運營商有自己的網路,積累了大量非常有價值的資料,可以進行客戶分析。 利用網路收集資料,對運營商運營方式的改變是個機會。

真正實現精准化行銷和精細化運營的秘訣就在於如何利用好運營商手中的大資料。 海量話單、信令、互聯網資料本身就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利用好這些資料,充分、及時地對這些資料進行深度分析挖掘,不僅可以進一步提升服務品質、提高客戶忠誠度、挖掘新商機、增加收入,還可以通過優化資源配置、減少浪費來提升運營效率,有效降低運營成本。

此外,電信運營商資訊化實施比較早,本身大資料積累的也多,例如以前的日誌資訊,包含使用者資訊和設備資訊,可以進行挖掘使用。 運營商越來越重視對資料的挖掘,可以獲得未來開發業務和開拓市場的機會。 另一方面,分析結果不會涉及隱私,管理好了可以更少產生法律糾紛。 此外,電信運營商通過資料分析還可以提供面向社會的資訊應用。

盧捍華教授認為,大資料是對技術的綜合應用,要有開放、融合、服務和創新的心態,大資料可以為運營商創造另一片天地。 例如一個大資料的應用通過收集資料,對大量圖片進行分析,最終形成一個場景圖。 這就是對資料分析、統計技術、圖片處理技術和人工智慧合成技術的綜合運用。 據悉,南郵正在開發這方面的應用。

據瞭解,目前中國三個電信運營商在業務支撐領域、網管IT支撐領域包括增值業務領域,已經隨著市場的需求誕生了很多新的大資料即時分析的專案。 目前,大資料主要應用在運營商的「信令」系統分析上,此外,運營商還可以通過「使用者行為分析」系統,進行精准行銷。 運營商還提供IDC服務,通過「雲」中心的方式為互聯網企業提供服務。

對公市場前景巨大

黃萌表示,單批、單次資料爆發性增長,對其進行的可知的時間處理能力是關鍵點。 對運營商來說,IDC服務在對政府和高校、企業等非個人業務市場上前景巨大;對於個人業務,運營商剛開始做,由於回收投資較慢、離散性強,現在主要是針對個人精准運營的業務。 智慧管道方面,運營商正在基於大資料平臺進行流量分析,但是落地的專案少。

據介紹,運營商大資料戰略還不太明晰,但是有了一些建樹。 去年十月份中國移動開始做的「大雲」、資料管理系統和平臺,覆蓋很多園區、學校, 2.0技術比1.0技術大幅提升;中國聯通2010年開始對企業提供IDC服務,截至目前,營收超20億元(人民幣);中國電信2011年成立雲公司,尚無實體業務,IDC託管規模相對聯通小很多。

據電信專家韓少敏介紹,資料類型分為非結構化資料和媒體流,運營商開展大資料分析面對的問題主要是硬體能力。 資料一方面是縱向關係,比如「信令」,採用水準分隔資料的方式就可以,按照時間段分別存儲分析。 此外還有橫向關係,需要垂直分隔,由於查詢複雜,需要引入真正的演算法去做。 韓少敏認為,目前掌握這方面能力的人才奇缺。 並且,運營商在分散式資料庫方面少有進展。 而從應用角度,大資料一方面用作于統計分析,建資料倉儲,其次還有非文字查詢,現在大多數資料庫公司可以做以上兩個方面,而對於關聯式資料共用層面,目前還做不了。

中國聯通在IDC服務方面走在三家運營商前面,其面向企業提供服務,目前通過按關係水準分隔的方式,將資料集中起來,但是一旦到關聯式資料的共用層面,因為沒有資料模型,找不到底層的資料庫血緣,目前的方案無法解決問題。 但是運營商目前做這些資料積累,可以為將來發展提供機會。

劉偉光認為,對於運營商來說,大資料等於大價值。 對於IT企業,大資料等於大機遇。 通信行業需求從來都是IT技術發展的重要推動力,誰能得到通信行業客戶的認可,必然會在大資料領域大有作為,進而成為大資料解決方案的領先者、領導者。

(責任編輯:蒙遺善)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