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資料應用升級受多因素制約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大資料 大資料應用 升級

隨著百度、阿裡巴巴、騰訊三家互聯網巨頭連日來密集佈局大資料產業,大資料產業化呈現出加速度發展的趨勢。 不過,多位受訪專家指出,我國大資料產業化初見規模,但仍存資料「孤島」、法律依據不足、資料分析水準不高等因素掣肘大資料應用升級。

坐擁國內資料金礦的百度、阿裡巴巴、騰訊近來都把大資料升級為集團級戰略,不過三家佈局方向各有側重。 據瞭解,以搜尋引擎為核心的百度是大資料領域的「技術派」,它基於使用者搜索行為的需求資料,説明企業實現「資料資產化」;阿裡掌握著交易及信用資料,騰訊則掌握著社交關係數據。 今年初,百度推出由大資料衍生的春節遷徙圖,近日配合北京市政府做醫療「健康雲」;阿裡巴巴厘用其大資料聯合銀行促融資,騰訊則是利用其社交大資料優勢攜手高校搞科研。

在三大互聯網巨頭的牽動下,社會資訊產生的龐大資料資源得到了有效的整合和應用,大資料產業化得到初步發展。 但對大多數企業,特別是傳統領域的企業而言,大資料還未形成普遍應用的局面。

專家指出,大資料概念得到廣泛普及,但現實應用嚴重不足。 目前大資料應用集中于互聯網市場行銷,金融、電信、零售、製造、醫療、交通、物流等行業對大資料應用較少。

大資料的應用仍然以機構內部資料為主,缺乏合理有效的大資料分享機制。 工信部電信研究院發佈的一份報告指出,目前推出了很多大資料應用,但這些應用基本都是為內部服務的,由於法律和資料交易機制的不健全,這些交易平臺在對外開放和交易資料上仍持謹慎態度。 同時,我國政府、企業和行業資訊化系統建設中受到各種因素制約,形成了眾多「資訊孤島」,資料開放程度嚴重滯後。

此外,大資料決策參考的準確性仍待提高。 專家指出,豐富的高品質資料資源是大資料產業發展的前提。 目前我國資料資源總量已達到全球的13%,但已有資料資源還存在標準化、準確性、完整性低,利用價值不高的情況。

牛津大學互聯網研究院研究員王甯說,對資料的誤讀和研究過程中的偏差、資料過剩等是大資料研究中的重要困擾。 「不同的學者做同樣的研究,可能因所用方法不同、資料獲取方式不同,最後得出的資料結論出現很大不同。 」

  專家建議,應明確我國大資料發展的戰略目標和戰略重點,統籌謀劃大資料應用、關鍵技術研發與產業培育、資料開放與資料保護、市場監管、法律法規等關鍵佈局,以引導國內各地大資料發展方向,避免一哄而上盲目發展。

相關文章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