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資料概念及應用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麥肯錫是最早提出大資料時代已經到來:「各個行業和領域都已經被資料給滲透了,目前資料已成為非常重要的生產因素了。 對於大資料的處理和挖掘將意味著新一波的生產率不斷增長和消費者盈餘浪潮的到來。 」

大資料概念最早是IBM定義的,將大資料的特徵歸納為4個「V」(量Volume,多樣Variety,價值Value,速Velocity),或者說特點有四個層面:第一,資料體量巨大。 大資料的起始計量單位至少是P(1000個T)、E(100萬個T)或Z(10億個T);第二,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18278.html">資料類型繁多。 比如,網路日誌、視頻、圖片、地理位置資訊等等。 第三,價值密度低,商業價值高。 第四,處理速度快。 最後這一點也是和傳統的資料採礦技術有著本質的不同。

有人把資料比喻為蘊藏能量的煤礦。 煤炭按照性質有焦煤、無煙煤、肥煤、貧煤等分類,而露天煤礦、深山煤礦的挖掘成本又不一樣。 與此類似,大資料並不在「大」,而在於「有用」。 價值含量、挖掘成本比數量更為重要。

哪些傳統企業最需要大資料服務呢?抛磚引玉,先舉幾個例子:1)對大量消費者提供產品或服務的企業(精准行銷);2) 做小而美模式的中長尾企業(服務轉型);3) 面臨互聯網壓力之下必須轉型的傳統企業(生死存亡)。

對於企業的大資料,還有一種預測:隨著資料逐漸成為企業的一種資產,資料產業會向傳統企業的供應鏈模式發展,最終形成「資料供應鏈」。 這裡尤其有兩個明顯的現象:1) 外部資料的重要性日益超過內部資料。 在互聯互通的互聯網時代,單一企業的內部資料與整個互聯網資料比較起來只是滄海一粟;2)能提供包括資料供應、資料整合與加工、資料應用等多環節服務的公司會有明顯的綜合競爭優勢。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