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日前發表評論文章稱,電話和電技術改變了上世紀,而大資料(Big Data)、智慧製造(Smart Manufacturing)和無線革命(Wireless Revolution)三大變革即將改變本世紀。 同時,由於其年輕的人口、富有活力的文化及多元化的教育體制,美國將成為新技術的中心。
原文如下:
1912年1月,美國開始走出持續兩年的經濟蕭條,隨後19個國家相繼復蘇。 一個世紀以來,經濟大幅發展。
事後看來,1912年前後的新興技術,包括電氣化、電話通訊、自動化時代的到來、不銹鋼和無線電放大器的誕生,都推動了這一發展,但許多當時的觀察家都未能充分把握這些技術的改變力量。
新世紀三大技術變革
2012年1月,我們再度分析能夠與上世紀相匹敵的三大變革。 這三大變革都集中在美國,分別是大資料(Big Data)、智慧製造(Smart Manufacturing)和無線革命(Wireless Revolution)。
資訊技術已經進入大資料時代,能夠自由進行資料處理和存儲。 手持設備iPhone的計算能力就能秒殺20世紀70年代的IBM大型電腦。 互聯網進化為「雲」——成千上萬資料中心的網路,這些資料中心中任意一個都足以超越1990年的古老超級電腦。 從社交媒體到醫療革命,都依靠中繼資料分析,資料處理方面的卓越成就讓此前難以想像的服務和業務成為可能。 前方有大量難以想像的新型市場。
第二大變革是智慧製造,這是自亨利•福特(Henry Ford)開啟大量生產的經濟能力之後的首次結構變化。 儘管已經有證據顯示,自動化和資訊系統已經被用於供應鏈管理,如今,興起的材料科學正改變事物的構建。 工程師們即將從分子結構進行設計、建造,優化功能,甚至創造新材料,大幅提高品質、減少浪費。
基於全新計算工程材料的設備和產品已經出現,新型金屬合金和石墨烯取代了矽電晶體,一些元材料擁有自然界不存在的屬性,例如,使物體隱形。
新型材料如果能夠結合3-D列印(又稱為直接數位化製造,即採用計算能力、鐳射和基本粉末狀合金、塑膠,「列印」某些部件和設備),必將帶來巨大的經濟價值。 「列印」的部件已經用於許多很有價值的方面,如病人髖關節、牙齒移植,或生產更輕、更堅固的飛機零件。 未來甚至會出現「列印」整個成品,從輪子到洗衣機。
正如農業革命給人們的種植方式帶來的變化一樣,近乎完美的計算設計、生產時代將給人們的製造方式帶來巨大變化。 它將依靠高智商,而非廉價工作力。
最後是不斷發展的通訊革命,不久地球上的人類都將通過無線連接。 十多億人如今能夠即時進行交流、社交、貿易,無線連接成本的大幅下降帶來的影響可以媲美電報和電話通訊技術。 無線和雲一起,讓所有人都能以較低的價格,隨處享受連接、資訊和處理能力,必將帶來巨大的變化和機遇。 無線技術的發源地和中心都在美國。
美國的人口、文化和教育體制優勢
不可否認,技術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方式的進步,而美國年輕的人口、富有活力的文化及多元化的教育體制都意味著它將成為未來繁榮和發展的中心。
首先是人口情況。 到2020年,美國人口將比中國和歐洲地區都要年輕。 這不僅意味著更多的工作者和納稅人,更代表著推動一切事物的力量更強大。 在老一輩的影響下,年輕人的成就和美國的經濟規模都不容小覷,更何況美國的文化和教育體系都十分優秀。
美國文化非常適合充滿混亂和挑戰的時期。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習慣狀態,不會輕易改變,而美國文化的特點主要在於開明、熱愛冒險、刻苦、放蕩不羈,對初期的新想法要求嚴格,正因如此,才會出現蘋果和史蒂夫•約伯斯(Steve Jobs)。
美國的教育體系經常被批判,很多人認為它不足以應對全球的挑戰。 但美國的高等教育主要特點在於靈活、教育理念、課程、教授豐富,因此美國大學並非採取簡單的資料評估標準,而是採用多種手段,以符合學生及未來發展的要求。 同時,世界前十的大學有五所都在美國,美國的留學生也數量眾多。 美國是教育的中心。
美國的政治將在企業發展的新時期起到重要作用。 流動的金融市場、合理的稅收、移民政策及平衡的規範都有利於未來即將繁榮的產業,但最重要的推動力量還是創新。
美國並非註定會成功,但2012年前後它進行了卓越的技術創新,必將給社會和經濟帶來巨大變化。 (MK)
(責任編輯:蒙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