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大資料
大資料
智慧城市
大資料
智慧城市
市場規模
大資料
智慧城市
市場規模
中國
大資料
智慧城市
市場規模
中國
物聯網
從城市交通到空氣品質,從建築設計到影視製作,大資料分析應用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近日,一份來自于MarketsandMarkets的研究報告顯示,到2018年,全球大資料超市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將達到26%,從148.7億增至463.4億美元。 毋庸置疑,我們已經進入大資料時代,這些龐雜的資料孕育著各種機遇。 有專家稱,大資料在中國給出了一個機會,使得中國能夠更快地追趕英、美等發達國家。 而智慧城市是城市資訊化向智慧化發展的必經階段,由城市資訊化發展到智慧化,關鍵是要實現對數位資訊的智慧處理,其核心就是引入大資料處理的技術,大資料時代推動產業升級,加速智慧城市的建設。
大資料讓「夢想照進現實」
大資料浪潮來襲,這絕不僅僅是資訊技術領域的革命,更是在全球範圍啟動透明政府、加速企業創新、引領社會變革的利器。 隨之而來的資料倉儲、資料安全、資料分析、資料採礦等等圍繞大資料商業價值的利用逐漸成為各方爭相追捧的利潤焦點。 基於社會化網路的平臺和應用,讓數以百億計的機器、企業、個人隨時隨地都會獲取和產生新的資料。
大資料時代的到來,正悄然改變我們的生活。 互聯網搜尋引擎是大資料最為典型的應用之一,百度(160.8, -4.13, -2.51%)日處理資料量達到數十PB,並呈現高速增長的態勢。 1分鐘之內,新浪(83.6, 1.19, 1.44%)微博發送數萬條微博,蘋果(522.7, -2.19, -0.42%)應用商店下載次數以萬計,淘寶賣出了幾萬件商品,百度產生了百萬次搜索查詢...... 所有這些行為都由海量的資料來呈現。 得力于電腦對海量資料的存儲、分析以及處理,我們能夠並且可以運用大資料實現原來遙不可及的夢想。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說,隨著社交網路的逐漸成熟、移動頻寬迅速提升,更多的傳感設備、移動終端接入網路,產生的資料及其增長速度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要多,互聯網上的資料流量正在迅猛增長。 鄔賀銓認為,在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的帶動下,中國的移動互聯網已經步入「大資料」時代。 繼雲計算後,大資料成為資訊技術領域最為熱門的概念之一。
互聯網企業爭相探索大資料奧秘
在IT業界,有人把大資料產業定義為建立在對互聯網、物聯網等管道廣泛大量資料資源收集基礎上的資料存儲、價值提煉、智慧處理和分發的資訊服務業,又或者是致力於讓所有使用者能夠從幾乎任何資料中獲得可轉換為業務執行的洞察力, 包括之前隱藏在非結構化資料中的洞察力。
據瞭解,在工信部發佈的物聯網十二五規劃中,資訊處理技術作為四項關鍵技術創新工程之一,其中包括海量資料存儲、資料採礦、圖像視頻智慧分析,這些都是大資料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資料的出現,正在引發全球範圍內深刻的技術與商業變革。 在技術上,大資料使從資料當中提取資訊的常規方式發生了變化。
事實上,全球互聯網巨頭都已意識到了「大資料」的重要性。 包括惠普(24.37, 0.17, 0.70%)、IBM(179.21, -0.94, -0.52%)、微軟(35.41, -0.13, -0.38%)在內的全球IT巨頭,紛紛通過收購「大資料」相關廠商來實現技術整合。 專家預測,未來5年內,大資料所創造的價值將會達到530億美元,同時產生10萬個工作崗位,還會產生文化、社會、政治等方面的影響,所謂「三分技術、七分資料」,得資料者得天下。
而國內一些領先的互聯網企業,包括新浪、騰訊(423.2, -5.40, -1.26%, 即時行情)、阿裡巴巴等,也已開始實質性的探索。 作為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平臺,淘寶有海量的商業資料,現今淘寶面臨資料量大、內容多樣、維度豐富、來源資料品質不高等問題。 對於淘寶面臨的挑戰,分散式存儲計算、即時計算、即時流處理、基於雲計算的資料採礦、資料視覺化和資料產品實踐等是應對大資料浪潮的關鍵技術。
儘管國內企業在資料庫、資料倉儲、商業智慧等領域基礎薄弱,但是若找准行業與切入點,大資料則能夠發揮其積極的作用。
大資料推動智慧城市發展
資訊技術的發展推動人與自然之間的資訊溝通方式的發展,我們生活的環境將越來越具備「智慧」特徵,我們也將能更「智慧」地利用資訊,對世界和他人作出更加「智慧」的判斷與回應。 而智慧城市的發展是城市資訊化發展的新階段,只有確立了「智慧來自大資料」的核心共識,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才能「四兩撥千斤」。
智慧城市要體現出人類社會對現代城市和運營管理新的科技發展的水準、智慧,它必然來自于對大資料充分分析和利用。 建設智慧城市,是城市發展的新范式和新戰略。 智慧城市建設內容包涵各個方面,如城市管理、醫療、交通、能源、公用設施、水資源、安全、教育和食品等各領域,涉及的領域包括物聯網、雲計算、移動互聯網、大資料、超級計算、3G/4G寬頻通信等。 智慧城市建設有利於拉動經濟,業內人士預計「十二五」期間我國智慧城市投資總規模有望超5000億。 智慧城市的建設帶來資料量的爆發式增長,而大資料就像血液一樣遍佈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生活等智慧城市建設的各個方面,城市管理正在從「經驗治理」轉向「科學治理」。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大資料將遍佈智慧城市的方方面面,從政府決策與服務,到人們包含衣食住行在內的生活方式,再到城市的產業佈局和規劃,直到城市的運營和管理方式,都將在大資料支撐下走向「智慧化」,大資料成為智慧城市的「智慧引擎」。
(責任編輯:蒙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