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甲骨文宣佈收購為企業使用者提供非結構化資料管理、網路商務和商務智慧技術的企業搜索和資料管理公司Endeca Technologies;
2011年11月,IBM宣佈已收購在雲計算和大資料領域大放異彩的高性能計算軟體公司Platform Computing;
2012年2月,美國團購網站Groupon收購能利用大資料個人化eBay、Amazon等電子商務網站的使用者購物體驗的一家初創公司Adku;
2012年3月,EMC公司宣佈收購了在三藩市的一家私營的敏捷軟體發展服務和工具供應商Pivotal Labs公司;
......
近兩年來,IBM、甲骨文、EMC、SAP等國際IT巨頭掀起了一股劍指「大資料」市場的收購熱潮,共花費超過15億美元用於收購相關資料管理和分析廠商,也使得「大資料」(Big Data)成為繼「雲計算」 之後又一個在IT界乃至金融界炙手可熱的名詞。
大資料的熱潮產生于新一代資訊技術的融合發展,同時,對大資料的處理和分析又成為這種融合發展的核心支撐。 物聯網、移動互聯網、數位家庭、社會化網路等都是新一代資訊技術具體的應用形態,大資料伴隨這些應用不斷增長,雲計算則為這些海量的、多樣化的大資料提供存儲和運算的支撐平臺。 據估算,全球可統計的資料存儲量在2011年約為1.8ZB,2012年將達到2.7ZB,2015年將超過8ZB;其中,結構化資料的增長速度約為32%,而非結構化資料還要快上一倍,約為63%。 反過來,對大資料的分析、優化結果回饋到物聯網等應用中,又進一步改善使用體驗,並創造出巨大的商業價值、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
對大資料的利用將成為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並搶佔市場先機的關鍵。 在未來3到5年,我們將會看到那些真正理解大資料並能利用大資料進行價值挖掘的企業和不懂得大資料價值挖掘企業之間的差距。 真正能夠利用好大資料、並將其價值轉化成生產力的企業必將具備強勁有力的競爭優勢,從而成為行業的領導者。
在零售領域,對大資料的分析可以使零售商即時掌握市場動態並迅速做出應對。 沃爾瑪已經開始利用各個連鎖店不斷產生的海量銷售資料,並結合天氣資料、經濟學、人口統計學進行分析,從而在特定的連鎖店中選擇合適的上架產品,並判定商品減價的時機。
在互聯網領域,對大資料的分析可以為商家制定更加精准有效的行銷策略提供決策支援。 Facebook、Ebay等網站正在對海量的社交網路資料與線上交易資料進行分析和挖掘,從而提供點對點的個人化廣告投放。
甚至在公共事業領域,大資料也開始發揮不可小覷的重要作用。 歐洲多個城市通過分析即時採集的交通流量資料,指導駕車出行者選擇最佳路徑,從而改善城市交通狀況。 聯合國也推出了名為「全球脈動」(Global Pulse)的新專案,希望利用「大資料」來促進全球經濟發展。
大資料因其巨大的商業價值和市場需求正成為推動資訊產業的變革的新引擎。 面向大資料超市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新業態正在不斷湧現。
一方面,大資料面臨的有效存儲、快速讀寫、即時分析等挑戰,將對晶片、存儲產業產生重要影響,還將催生一體化資料存儲處理伺服器、記憶體計算等市場。 Intel已經在Xeon E5和E7處理器中加強對大資料的支援,並在深入研究大資料處理演算法;Oracle在2012年1月推出軟硬體一體集成的Oracle大資料機;EMC和SAP在2011年先後推出了面向大資料的記憶體計算產品。
另一方面,因為大資料中蘊含的巨大價值,帶來對資料快速處理和分析的迫切需求,將引發資料採礦、商業智慧市場的空前繁榮。 IBM推出了跨多個平臺的資料和業務分析技術產品,它們涵蓋了行動裝置到資料中心再到SmartCloud的方方面面。 微軟將在SQL Server 2012中引入Hadoop分散式運算平臺,以提高對大資料的處理分析能力。
(責任編輯:蒙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