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資料價值幾何?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無形資產 這些 大資料 使得

據國外媒體報導,使用者購買了哪些食物,對哪些Facebook帖子點贊,如何使用車載GPS(全球定位系統),許多企業的業務依賴于這類資料的收集和銷售。

問題在於,沒有人知道這些資訊的真正價值。 資料不是工廠或現金等實體資產,目前尚沒有對其估值的任何準則。 隨著越來越多企業買賣資訊,利用大資料分析工具找到創收的途徑,衡量資料價值標準的缺位使得我們對現代商業世界的理解出現重大缺失。

費城聯邦儲備銀行經濟學家倫納德·納卡穆拉(Leonard Nakamura)稱,企業擁有的資料,以及專利、商標和版權等「無形資產」的價值超過8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91264億元),相當於德國、法國和義大利的GDP( 國內生產總值)之和。

資料價值的問題不僅僅局限于科技產業。 超市管理公司Kroger會記錄客戶在逾2600家連鎖店的購物資訊,以及約5500萬積分卡使用者的的購物歷史。 Kroger篩選這些資料預測購物趨勢,並通過一家合資公司向廠商出售資訊。 寶潔和雀巢等公司樂意購買這些資訊,因為這使得它們能使自己的產品和行銷活動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 分析師估計,Kroger每年從銷售資料中獲得的營收為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14億元)。

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以下簡稱「FASB」)尚未針對資訊和智慧財產權越來越重要的經濟社會更新會計準則, FASB曾在2002年和2007年兩次討論無形資產事宜,但都因這一問題的複雜性而擱淺。 上個月,有成員再次提議FASB研究無形資產事宜。 無形資產面臨的問題之一是:員工收集資料所用的時間應當記作成本還是投資?

企業還必須估計它們資料的有效時間,判斷未來的增長前景,記錄和報告資料價值的變化。 對工廠等實體資產的資料進行分析相對容易,但在無形資產領域沒有先例可循。

對資料價值的衡量缺乏統一的標準,給Facebook、eBay和谷歌等公司的投資者造成了一個特別巨大的盲點。 這些公司依靠收集的使用者資料創收。

投行和估價諮詢公司Duff &Phelps董事總經理葛籣·柯尼克(Glen Kernick)說,「公司的許多業務都沒有反映在向公眾披露的資訊或財務報表中。 」Facebook、eBay和谷歌的資產淨值為12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676億元),但它們的市值高達66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0529億元),兩個數據之間的差異表明,市場認可搜索演算法、專利和資料等企業無形資產的價值 ,這些資產沒有出現在它們的資產負債表中,這使得許多投資者根據其他不穩定的指標——例如現金流或未來增長前景等,對企業估值。

市場研究公司Needham &Co分析師蘿拉·馬丁(Laura Martin)說,「如果不能用來創收,資料就沒有價值。 」隨著使用者興趣的改變,使用者資訊就失去了它們應有的價值。 這使得資料成為一種易變質的商品,要對它估值更加困難。

但是,僅僅依靠市場是危險的。 在2000年的科技泡沫破裂中,許多投資者都賠得血本無歸。 當時市場普遍認為,傳統的估值和風險評估標準不適合「新經濟」。

相關文章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