佈局大資料
大資料正在成為左右各行各業競爭能力和生存發展的無形大手,先行者已通過這只手確立或扭轉了市場地位
2013年1月8日,《財經》記者獲悉:2012年北京朝陽大悅城銷售額近15億元,同比增長40%,開業不足三年,便實現了盈利。
放在整個中國百貨零售業態中來看,大悅城的迅速盈利顯得十分難得。 據互聯網金融資料服務商同花順統計,中國百貨零售業38家已發佈三季報的上市公司中,11家公司2012年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下降,占比近三成;淨利潤同比下滑的有16家,占比超過四成。
市場大環境日趨激烈,似乎並沒有阻擋住朝陽大悅城的步伐。 但其在2010年開業之初,還曾被人質疑所處地段的商業氛圍不足,與同是中糧集團旗下的西單大悅城形成鮮明對比,後者在北京開業首個完整年度便創造了年銷售額超10億元並實現盈利的奇跡。
是什麼讓朝陽大悅城迅速扭轉了頹勢? 是電子商務,特別是大資料的運用。 他們基於對商場客戶群和營業額相關性的詳細資料調研和分析,進行精准定位決策,改變了商場營收的具體方向,迅速提升了營業額和淨利潤。
最近幾年,傳統零售業面臨行業內外的巨大挑戰,除了本身業態的優化與競爭,電子商務的快速增長,也正在顛覆傳統零售行業的格局。 值得慶倖的是,脫胎于互聯網的大資料卻正在給它們提供新的可能,而這不僅僅適用于零售行業。 無論對互聯網企業還是傳統企業來說,基於客戶大資料的採集、分析和應用,都將成為改變市場格局的關鍵所在。
所謂大資料,是指公司產生的大量無規律可循的資料和交易型資料。 當下企業界熱議的大資料價值,是指與企業有關的市場、客戶和合作夥伴的偏好、消費及行為習慣的海量資料積累、分析和挖掘,在技術應用的支援下,其商業價值正快速釋放,成為商業創新的動力。
這種變化在行銷領域體現得最為直接。 IBM[微博]副總裁周憶說:「大資料時代的到來,將徹底顛覆此前的市場行銷模式與理念,導致企業整體性變革。 」她舉例,卡夫食品公司通過對大量使用者消費偏好的搜集和分析,發現口味和包裝並不是最重要的引導購買因素,在澳大利亞,健康、素食主義和食品安全是最重要的因素,相應的行銷重點和產品開發因此調整。
多媒體、社交媒體、物聯網都將極大地增加企業所能獲取的資訊量。 加工機械內置的感應器正在收集運營資料,行銷人員掃描社交媒體或利用智慧手機的定位資料瞭解顧客的消費習慣,資料交換可能正在與供應鏈合作方聯網,員工則可以在企業內部網上交流最佳做法。
據IDC預測,到2020年全球將總共擁有35ZB(10萬億億位元組)的資料量。 微軟[微博]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張亞勤[微博]表示,互聯網使用者不僅成為資料和資訊的接受者,也成為生產者和傳播者,因而資料量大大增加。
IBM中國開發中心CTO兼創新工程院院長毛新生解釋說,大資料涉及數量、速度、準確性、頻率、價值等考察維度,現在,非結構化資料,例如人們在移動互聯網上行為、言論等的增多(即沒有規律的行為蹤跡),使得大資料名副其實。 大資料之「大」,並不在於其表面的「大容量」,而在於其潛在的「大價值」。
在業界人士看來,雲計算主要為數據資產提供了保管、訪問的場所和管道,而資料才是真正有價值的資產。 如何盤活這些資料資產,使其為國家治理、企業決策乃至個人生活服務,是大資料的核心議題,亦最受企業界關注。
幾年概念期普及之後,一場以大資料提升企業價值的商業實踐運動逐步高漲。 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的研究報告認為,資料已經滲透到每一個行業和業務職能領域,逐漸成為重要的生產因素;而人們對於海量資料的運用,將預示著新一波生產率增長和消費者盈餘浪潮的到來。 由此,麥肯錫率先提出「大資料時代」正在到來。
2012年2月14日,中國工信部正式發佈的物聯網「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提出四項關鍵技術創新工程,其中「資訊處理技術」,包括海量資料存儲、資料採礦、圖像視頻智慧分析,均是大資料獲取、分析的核心組成部分。 另外三項關鍵技術創新工程,即資訊感知、資訊傳輸和資訊安全技術,亦與大資料直接或間接相關。
(責任編輯:蒙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