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雲:驅動企業移動互聯網轉型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雲存儲 聯想 資料安全 基礎架構 企業雲 雲存儲

在中國的雲計算基礎架構解決方案供應商中,聯想集團顯得較為特殊,原本的一家以PC,移動終端,伺服器等硬體設備為主的廠商,快速構建起了企業雲服務、企業存儲業務線,並在宣佈收購IBM System x之後成立了聯想雲服務業務集團, 亮出了完整的個人雲和企業雲解決方案。 聯想構建企業雲業務的目的是什麼,它的服務有什麼差異性,通過哪些特別的技術來支撐企業使用者的需求? 企業和開發人員能夠得到那些好處? 它的未來將會如何發展? 日前,CSDN記者採訪了聯想集團副總裁尉偉東,針對他負責的企業雲業務進行了詳細的探討。

雲服務業務集團的規劃初衷

2014年4月,聯想宣佈實行新的業務架構,涵蓋個人雲、企業雲的雲服務,成為和PC、移動、企業級業務並列的業務集團。 要瞭解聯想雲服務,需要從整個產業的變化、大聯想架構的改革和具體的措施來理解。

在聯想看來,性價比更高、速度更快的4G移動網路服務,更加豐富強大的智慧終端機,以及雲計算和大資料的廣泛應用,正在使人類將進入一個萬物互聯、「永遠線上」的互聯網時代,使用者的真實需求已成為企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換言之,企業也正在面臨著互聯網的轉型。

聯想的判斷來自于對業界的觀察和對客戶的感知。 作為一家全球化的設備(個人設備、企業設備和行動裝置)廠商,聯想在與客戶的互動過程中,體會到了4個不一樣的變化:

客戶需要的不僅僅是簡單的設備,而是更加完整的產品體驗;週期相對較長的服務可以促進設備的再次購買;傳統的散點的互動溝通很難讓聯想更好地理解和服務使用者,完整的體驗;互聯網正在倒逼企業架構的變革。

「整個企業給消費互聯網倒逼回來,員工的體驗跟工作模式也在逐步發生變化,業務流程和效率要求在互聯網的改造下面有更快速的爆發,效率提升出來,它會逼企業去改變架構。 改變架構和改變應用方式,這個過程其實就恰恰給雲服務從業者和這個行業帶來機會。 」尉偉東說。

當然,一個員工拿手機在企業裡面能做的工作可能非常有限。 尉偉東認為,雲計算、智慧的概念在很多時候還是「雷聲大雨點小」。 聯想建立雲服務業務,就是希望跟客戶有一個連續不斷的互動過程,貼近使用者和行業應用的需求,構建起面向企業互聯網的完整的體驗,打造自身的生態體系,提供簡單、易用、可靠的雲服務,簡化應用開發,降低運維成本,加速應用上線, 驅動聯想互聯網服務轉型。

之所以成立雲服務業務集團,而不是放到設備業務之下,最主要是考慮硬體的運作模式和應用軟體服務的運作模式的差異性,不能把兩個不同規律的業務硬綁在一起。 尉偉東解釋,儘管要提供完整的使用者體驗是一樣的,但在往後推的過程中,硬體業務團隊的主要訴求其實是怎麼把產品做好,怎麼把基礎的硬體產品做好,怎麼把使用者的規模做上去,把銷量和收入做上去,要以通用的產品滿足更多的需求。 軟體應用服務團隊的業務模式則不一樣,面對不同企業的不同業務流程的高效性,在一個標準的產品平臺之上,使用者往往有一些跟自己的業務流程相結合的定制需求。 這兩個業務,開發週期都不同,如果硬放在一起,兩個團隊會互相給自己絆腳。

因此,聯想成立第四個業務集團,通過耦合的方式,希望在聯想體系裡面利用聯想的平臺,但是又能夠有一個新的機制和規律,符合需要的業界規律來推動雲計算業務的發展。 例如聯想最近推出的騰雲計畫,就是雲服務集團和其他業務集團協作共同推進交付。

聯想雲關注的技術和產品

聯想雲服務業務集團成立僅半年,已經實現了業績的突破。 集團淨收益超過預算達到近四千萬美元,其中企業雲服務業務在第二季度快速增長,收入同比增長186%。 這是聯想多年積累的結果。 尉偉東介紹,聯想雲業務的基礎早在幾年前的研究院就開始啟動,只是當時沒有包裝出一個業務的形態。

聯想雲業務構成涵蓋了IaaS、PaaS、SaaS三個層面:

在IaaS,聯想作為一個設備的前端提供者,希望能夠更好地讓企業把設備的性能、效率、靈活性用起來,用雲的方式給企業提供服務。 在PaaS和SaaS,聯想主要是圍繞資料存儲、資料管理展開,基於其資料處理、存儲調度、資料審計及一些安全技術。 SaaS層是基於聯想企業網盤,將業務延伸到圍繞企業的資料、分發和管理的需要。 PaaS主要是在SaaS層之下解決企業裡面海量的資料管理,提供包括存儲備份、移動應用、數位媒體、大資料、物聯網的雲平臺及產品服務。

此外,聯想還以開放的模式跟ISV合作,提供各個層面的產品和服務,形成一個大的合作模式和生態。

聯想如何滿足行業使用者需求

在雲平臺解決方案基礎上,聯想進一步推出的端到端一體化行業應用解決方案——PM2.5智慧環保雲,運用物聯網、雲計算、大資料、空間地理資訊集成等新一代資訊技術提升環境監測的效率。


聯想智慧環保雲-PM2.5雲監測解決方案

聯想智慧環保雲PM2.5雲監測解決方案強調的是彈性、低成本、更加靈活和高效。 以雙重監測體系(雲監測資料和現有監測資料結合)、GPRS/IPv6資料傳輸、空間地理資訊定位、自動校準等技術構建智慧採集節點,通過雲的方式實現高效的監控過程,終端機可以根據需求靈活的部署,甚至可以部署在移動車輛中, 覆蓋範圍可以很大。 該方案還能與氣象環保部門的系統非常好地結合,動態監測的過程可以即時,而且可以通過大資料技術,秒級記錄分析變化走勢。

尉偉東透露,針對當前以霧霾肆虐為代表的環境污染問題,很多城市對PM2.5環保雲都有興趣。

為滿足不同行業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僅僅靠聯想的定制開發顯然不夠,因此聯想雲服務強調開放與合作,構建生態體系,不僅僅是與ISV,也與基礎架構合作夥伴,例如與EMC合作成立合資公司完善基礎架構產品線。

以教育行業為例,針對教育面臨的體系架構的改造,聯想目前有一個方案是跟一些做教育行業的公司來合作,比如做校園的教育管理系統,我們提供硬體加資源雲化管理平臺,包括虛擬化、物件存儲和軟體定義網路這些服務,即整體的雲管理平臺。 在應用層面,我們會跟業界做教育領域專門的ISV一起合作,把這個方案變成一個性能更高的,性價比更好的方案提供給教育行業。

其次,針對教育行業對於資料和文件管理的需求,聯想既可以提供本機存放區,也可以提供軟體服務,在這個統一的管理平臺上,通過不同級別的許可權配置,把分散在各個教研室、實驗室的文檔資料高效地管理起來。 尉偉東介紹,聯想雲存儲系統,通過集群應用和分散式網路存儲技術將客戶不同類型的存放裝置集合起來,提供企業級資料存儲、管理和業務高效協同的解決方案,具有更高的靈活性和擴充性。

例如,針對學校裡面涉及到跟老師和學生的互動過程,像繼續教育學院這種分散在全國各地,聯想通過提供私有、公有的網盤服務,可以把他們的溝通效率提高起來,避免了傳統郵箱、IM、FTP和免費網盤存在的便捷性、成本和安全性等問題。

根據聯想的介紹,目前聯想企業雲已經成功為超過50個行業,15萬企業客戶提供服務。

資料服務成為核心

根據Gartner公司最新調查顯示,早期的SaaS採用著重于較小型的試點專案,而現在,這些專案已轉變為關鍵性業務以及生產級別的,預期傳統型本地(on-premises)軟體部署模式將由目前的34%縮減至2017年的18%。 當然,SaaS與on-premises模式的混合,在兩種不同部署模式間進行整合與遷移仍然很重要。 不管如何,這意味著SaaS領域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對於走全球化路線的聯想尤其如此,面臨著與IBM、Oracle等公司的全球競爭。 尉偉東認為,軟硬體的結合,通過雲服務的架構去實現,圍繞使用者的剛需用高效、高性能、安全的方式快速提供服務,是未來的趨勢。

從目前來看,聯想在SaaS層要做的是團結ISV共同為企業提供服務,但聯想同時抓住了現代企業運營的核心——資料,通過物件存儲、資料分發和資料管理的方式,同時提供基於簡約的正常化協定,方便協力廠商接入。 那麼,聯想在SaaS層的服務的擴展,PaaS層雲平臺服務和大資料領域研究成果的強化,都很值得期待。

可用性和安全性

對於企業而言,採用跟資料和文檔相關的服務,把它企業內部的資料拿出來,通過聯想的平臺來實現業務服務運作過程,可用性和安全性的要求是不能打折扣的。 聯想通過技術手段和管理流程的結合,一步一步地把客戶的信任建立起來,將安全作為其重要的賣點之一。

從使用者前端的操作到後臺雲服務平臺的運維管理,聯想主要通過3項技術手段來保證整個過程的資料安全性:在資料進到資料中心之前,它都會通過加密、分塊和備份的處理。

在傳輸通道上,資料從用戶端出來就以一種加密的方式在公網傳輸。 資料到達聯想資料中心之後,從系統層到底下的基礎設施層,每一層都有安全防護的機制,包括防火牆、病毒掃描等各種各樣的安全機制。 採用中繼資料與塊資料分離的資料架構模式,使用者統一的資料檔案會被切片處理,不會被放置到同一台伺服器上,即使登上一台伺服器,也只能看到一塊被加密過的部分的資料。 資料在後臺放置的時候是有冗余的機制,同一份資料至少保證有三份的備份,即使伺服器宕機,使用者的資料也不會丟失。

除此之外,在管理流程上,聯想還有非常嚴格的許可權分配製度以及相應的檢查和審計制度,提供管理員也無法刪除或更改的日誌和記錄功能,配合成熟的多租戶架構體系,實施多級許可權管控、分權分域, 支援對團隊資料夾和單個檔進行精微調權限設置,永久地保證內部運維團隊中沒有一個運維人員可以看到所有伺服器上的資料。

「到目前為止聯想運維了六七年時間,沒有發生一起資料安全性的事故出來。 這一點反過來證明我們這方面的技術和管理方面的做法是能夠符合使用者的期望和要求的。 」尉偉東說。

在可用性方面,以聯想企業網盤為例,聯想完整的SLA能保持99.9999%的水準。 雲服務的整個架構比原來企業內部單獨使用的小規模IT系統在使用過程中穩定性面臨的挑戰更大,因為它涉及到的接入端、後臺的應用提供平臺、回應的需求都是千差萬別的。

雲基礎設施演進趨勢前瞻

雲服務的載體仍是物理基礎設施,尉偉東強調,完全脫離硬體的純粹軟體加服務,類似「空中樓閣」。 因為歷史的包袱,企業自建基礎架構的做法短期內仍不可動搖,所以很容易理解聯想堅持「設備+服務」兩手抓的策略。

IT基礎架構的演進,從傳統IT到當前的雲資料中心,採用的技術從大型機到小型伺服器,從RISC架構到x86架構的脈絡看來已經十分清晰。 尉偉東表示,未來長遠的發展過程一定是受到使用者的應用需求和應用形態驅動的。 例如,以前的ERP需要高級的計算密度、持續讀寫的能力,移動互聯網帶來的碎片化、隨機、海量的需求,會要求你整個體系架構也會做很大的變化。 他認為,x86將來會演進,還可能會有更加輕、更加適應前端需求的新架構產生,未來伺服器、存儲架構也會因此變化。

總結

互聯網思維已不新鮮,浪潮、華為、用友、金蝶、BAT都在談企業的互聯網,聯想轉型也是正當其時。 通過個人雲市場的積累培養企業雲的使用者,從資料平臺切入SaaS、PaaS,構建面向全行業的生態體系,聯想的戰略佈局可圈可點。 正如尉偉東所說,聯想的品牌和客戶關係是它的兩大優勢,在牽手EMC、接盤IBM x86業務之後,聯想又獲得了技術實力的提升。 未來,如何強化企業雲服務特性,構建完善的生態體系,以更多元化的服務確保其在生態鏈中不可或缺的地位,是聯想需要重點考慮的事情。

相關文章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