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XP系統退出歷史舞臺的時候,眾多的Linux愛好者就撰文列舉Linux替代XP的種種可能。 雖然講得很有道理,加上我是一個Linux的忠實使用者,但我覺得Linux桌面系統擁抱普通大眾還為時尚早,在大眾心中已有千萬的理由。 這種等待的時間會很長,可我並不覺得它不可能成為一種替代的方案。
我使用Ubuntu作為我工作和平時娛樂的系統已快三年,但我並不敢說自己熟悉它,也只是在他人的指引下完成一些東西。 相比較開始的階段,現在的進步主要是對它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 起先是看看他人寫的東西,經過這些年的折騰,自己才逐漸有了寫這方面小文章的能力。
就我這幾年使用Ubuntu系統的體驗來看,談談我對它的認識,基於以下幾點我覺得它還不適合普通的大眾,而且在這條道路上它還需要更加努力。
軟體匱乏
其實在Ubuntu中的應用軟體是很多的,很多XP上常用的軟體都可以在那裡找到替代品,不足的是大部分都是英文的軟體,這對於一些人來說學習的成本很高。 而一些較專業的軟體,這上面可能暫時還找不到替代品。 大家習慣使用的一些軟體,在這上面也沒有,沒有哪家公司現在願意為小眾開發相應的應用。 我使用QQ也是通過wine的方式,或者乾脆用webqq了(說實在的,使用者體驗並不是那麼的美好)。 即便是深度的應用商店,也大都是英文版的軟體,但可以看到他們很用心地在為國人開發一些基本的應用。 遊戲也有,可國內的那些大型網游之類的根本不會照顧這個系統。 對於國人來說,英語終究是一道坎。
思想觀念
這一點也很難轉變,在Linux系統中一切皆是檔,讓普通大眾去體會根本接受不了。 作為一個IT從業人員,在起先學習這個系統的時候也很難接受這個觀點,XP中系統磁片符的概念一直消退不去,深入瞭解後才慢慢體會到其中的深意。 不過這點並不是最要緊的,畢竟只要圖形化的東西做得好,還有使用者體驗提升了,簡單容易操作了(或者是傻瓜化了),使用者就會逐漸接受了,不過對於使用者來說根本不必去瞭解這些。 就好比人們能夠熟練使用Android系統那樣。
錯誤的解決
遇到問題了,去搜索解決方法,能夠真正解決問題的還是那些英文的博客論壇,國內也有很多,但有些資訊很老了或者是從國外的論壇上翻譯過來的,一步步操作下去還真未必能夠解決, 所以這個也需要對Linux系統有一定的瞭解才能根除一個問題。 很多人並不熟悉Linux領域,所以解決Linux上的問題對於他們來說是很大的考驗。 就拿我個人遇到的一個問題說說,在運行一個軟體的時候死活打不開,也不知道到底那裡不對勁,在終端上運行它,看了錯誤才知道是一些庫不相容造成的,我重新安裝了對應的版本才讓它正常跑起來。 如果是普通使用者遇到這種問題,肯定會想——之前用得還好好的,突然之間就出現了這種問題,且重裝這個應用後還是這樣,這個系統真爛。
為何又有可能呢
Ubuntu在做系統融合的事情,讓我覺得Linux系統可能走進普通大眾的電腦裡。 如果Ubuntu的移動作業系統能夠佔據一些市場份額,那麼很多大型的公司還是會投入人力開發相應的應用。 只要它能夠在移動作業系統上運行,再相應的編譯一下,就可以在桌面系統上正常運行,這樣就極大豐富了Ubuntu的應用商店。
Linux系統要進入普通大眾的PC還需要走很長的一段路,但我堅信會有那麼一天的到來。 不要告訴我不可能,Android能做到的,其它一些Linux系統又為何做不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