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樂「大資料」下露馬腳 傳查出約300個可疑帳戶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10億資金的帳戶被交易所排查出與原博時基金經理馬樂掌舵的80億公募產品「有染」,如此大規模前所未有!一時間,馬樂讓整個基金界炸開了鍋。
據瞭解,交易所在日常監控時,發現一個10個億元帳戶重倉的小盤股和馬樂掌舵的博時精選高度重合。 進一步追查發現,一個3000萬的帳戶亦是如此,後交易所上報證監會並立案。
馬樂之所以露出馬腳源于深交所的監測系統排查到的異動。 馬樂只是其中一例,記者從多個不同管道獲悉,深交所近期還同時排查出了大約300個可疑帳戶,尚未來得及一一核查。 「事實上,只要是100萬以上的帳戶都會被重點監控」,有知情人士指出。
此外,記者還獲悉,目前正在接受調查的馬樂已經交代出了不少和其關聯的帳戶、人員等。 此外,無獨有偶的是,迪威視訊因涉嫌資訊披露違法違規,于7月29日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而博時精選自去年四季度起,位居迪威視訊前十大流通股東。
馬樂「招供」
10億、交易所、大資料...... 一時間,這些關鍵字成為了眾議熱點。
有關深交所查出300個可疑帳戶的傳言甚囂塵上,更多的基金從業者人心惶惶。
「被盯上的肯定還有,只是尚未公開而已。 」北京某基金公司基金經理如是表示。
有基金人士向記者感歎,最近聽到最多的就是各種調查。 「大資料面前,我們都是透明人,只要下決心沒有查不到的幕後人員。 」有知情人士向記者表示。
上述知情人士同時告知,事發後馬樂主動上繳所得,並向有關部門交代了不少細節,並把與其相關的關聯帳戶以及涉及人員予以告知。
「和馬樂有關的市場參與者或將夜不能寐。 10個億的帳戶,已經超過我掌舵的基金規模,確實膽子太大了。 」深圳某基金公司基金經理如是向記者表示。
「馬樂的事情發生于兩個月前,隨後深圳基金界也傳得沸沸揚揚,不過有關于馬樂被調查的細節,版本比較多,至今仍無官方定論。 」一位深圳基金人士告知。
根據公開資訊,馬樂管理基金期間,一隻名為華潤深國投信託有限公司——尊享權益靈活配置5號資金信託(華潤深國投-尊享5號)的陽光私募產品,5次與馬樂所管理的博時精選出現在4家公司的十大流通股東中, 其中1只創業板和2只中小板股票均為同時新進。
不過,記者瞭解後得知,博時基金為上述私募產品的投資顧問,重倉股重合在情理之中。
與之同時,公開資訊顯示,在博時精選曾經的持倉股中,與銀河證券等多家券商的客戶信用交易擔保證券帳戶重合,且上述帳戶持股不小。
事實上,不少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東是以券商信用擔保帳戶現身的,監管部門、交易所要想找到背後真正的持股者,仍需花費一番功夫,然而並非不可獲知,只是有投機分子以為可以瞞天過海而已。 不過,客戶信用擔保帳戶是否和馬樂有利益輸送目前尚不可知。
日前,迪威視訊因涉嫌資訊披露違法違規,于7月29日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而博時精選自去年四季度起,位居迪威視訊前十大流通股東之列。 該股票也被市場看做是馬樂涉案第一標的股。
記者從接近深圳證監局人士處瞭解到,目前馬樂事件仍處在調查取證階段,尚未到可以正式披露細節的時候。
另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8月2日,證監會或將對馬樂被調查的過程進展等進行披露。
「大資料」下無處可遁
公募基金界上一次震驚行業的老鼠倉事件,發生于2009年,當時案發源于深圳證監局的一場突擊檢查。 此次馬樂被調查,則是由於交易異常被深交所監測到並向證監會上報,而後被調查。 業內人士將深交所的一系列監測系統稱之為「大資料」。
一位接近深交所人士告訴記者,監控系統深交所一直都有,主要分為對內部交易的監察、對重大事項交易的監察、聯動監察機制和即時監察機制四個方面。 有著所謂的「大資料」分析平臺,並有即時報警等功能,主要是對盤中的異常表現進行跟蹤和判斷。
另據瞭解,今年上半年深交所專門成立了一個專案小組,主要用於研究新興的操縱市場的手法。
今年兩會期間,深交所總經理宋麗萍曾介紹,深交所有幾十人的監控室,設置了200多個指標用於監測估計,一旦出現股價偏離大盤走勢,深交所會派人立馬查詢,是否有特殊的資訊公佈,異動背後是哪些人或機構在參與。
她同時介紹,如果有投資者在公司還未發佈高送轉、重組等利好消息之前,首次買入一隻股票,隨後該股出現異動,深交所會監控此行為且報給證監會,由證監會來決定是否立案。
記者獲悉,深交所近期通過「大資料」查出的可疑帳戶高達300個,只是尚未來得及挨個排查。 至於是否已經上報證監會,記者無從得知。
「資產在百萬以上的帳戶是重點監控物件。 此外,基金買賣股票的T+5、T-2個交易日,如若有大額資金同方向操作也會被重點監控。 」上海一位基金經理向記者介紹。
「此前,深交所專門去美國學習,美國有一套主要監管納斯達克市場、OTC市場、期貨交易市場欺詐行為的系統,每天處理一萬條資訊,匯出50-60條報警資訊。 深交所的監測系統和方法應該是世界上最為先進的。 A股市場上的參與者均在中登開戶,而美國市場分兩級結算,所以不管是從監管的直接性抑或是監管的力度,均不如我們的交易所。 」一位前深交所人士表示。
有接近深交所人士告知,深交所的監察系統從建立到完善已經有好幾年了,幾年前深交所的博士後流動站中,就有專門做網路資訊挖掘和股價異動監控研究的專案,博士們會把監測資料拿出來做行為分析。
如若馬樂事件查實,那麼將成為新任證監會主席肖鋼的一次成功出擊。
事實上,回溯證監會郭樹清時代,上任之初嚴打內幕交易,此後上市公司、私募機構均收斂很多。
「郭樹清時代,具體到基金公司的風控並沒有明確指示,但是其辦案力度讓市場參與者不寒而慄,基金公司也能感受到監管層的態度,不敢懈怠。 」北京某基金公司督察長如是指出。
新一任主席肖鋼上任以來,對於內幕交易仍舊從緊。 「其實是可以感受到的,廣東、上海的證監局稽查大隊的隊伍均進一步擴容,從中可以解讀到證監會領導的一些想法。 」上述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