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開始「討好」開發者——開發社區怎麼回應?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仲介交易 SEO診斷 淘寶客 雲主機 技術大廳

  

這個月,微軟動作頻頻:繼上周在紐約舉行Windows 8和Surface的發佈會後,北京時間今天淩晨又將在三藩市Windows Phone 8發佈會;而在這週三, 微軟才以在華盛頓舉行為期4天的Build開發者大會標誌系列活動的結束。

從最後舉動看來,微軟頗有點向開發者「討好」的意味。 但事實卻正是如此,因為Windows 8平臺的未來確實掌握在開發者的手中,尤其是考慮到眾多對微軟Surface的測評都提到:最影響人們購買Surface的問題之一就是「應用程式不夠多」。

在Windows Store現有應用程式數量方面,說微軟很「平庸」不為過:發稿時Windows Store估計有1萬個應用程式左右,而單iPad的應用商店就有70萬iOS應用。 其中,使用廣泛的應用Hulu Plus、憤怒的小鳥、Skype等在Windows 8發佈前才匆匆「駕臨」,國內的QQ在今天也才開發布其Windows 8版;而能在Windows 8上運行的Twitter和Facebook, 至今還未見其身影。

儘管如此,開發者對在Windows 8上開發程式還是頗有需求的,這從「微軟為期4天的開發者大會1小時內即售罄」中還是可以略見一二的。

然而,開發社區的人都是怎麼回應「在Windows 8平臺開發應用的呢?」 下面分別看看以針對個人使用者市場為代表的iCandi Apps創始人Andy Weekes,以及以針對商業使用者市場為代表的Myriad Devices首席戰略執行官James Dravitz在此問題上是如何看待的。

Andy Weekes,iCandi Apps創始人:微軟聯繫我去開發其平臺的應用

在步入軟體發展行業以及成立iCandi Apps公司前,Andy Weekes是英國伯明罕的一名中學音樂教師。 之所以勇於跨行,是因為他一直就對電腦及其技術感興趣。

Weekes在2008年成為開發人員,其時是受到Steve Jobs在iPhone 3G和App Store應用商店發佈會上發表的主題演講所影響。 「2007年我就是那些排隊買iPhone的‘果粉’,那時App Store還沒發佈呢。 等到它正式發佈後,我沒其他想法,就是知道自己要開發應用程式。 當時完全被這想法迷住了。 」

現在,Weekes已經全身心投入到應用全職開發中去了,他說到,儘管他也為Android開發,但是他更喜歡iOS的Objective C和Xcode的開發環境。 「Xcode從開頭到結尾都顯得更加流程化;而Android對開發者來說,就沒有那麼流程的體驗。 我個人是這樣認為的。 」

由Weekes負責開發的The Night Sky應用,之前就已有iOS、Android、Mac版,現在多了Windows 8版本。

在App Store上開發過3個程式的Weekes,自然很容易習慣iOS的開發。 但是,為什麼還要在Windows 8上開發呢?

對此,Weekes表示,對於品質高的應該程式來說,多平臺發佈(包括Windows 8)不但能夠增加自己的市場份額,同時也能讓使用者有更多的選擇。

正如前文所述,如果沒有應用程式的話,應用商店只是一個空殼商店;所以微軟也在「極力討好」開發人員多開發應用。

「微軟聯繫過我。 一開始,我問他們,應用的分發管道是怎麼的?我對網站下載的方式可沒什麼興趣哦,」Weekes說。 「當他們告訴我有Windows Store這樣的模式後,我就知道,我的產品The Night Sky必須出現在那裡。 他們邀請我去微軟的英國總部,這樣,我們就著手開發了。 」

儘管從某種程度看來,微軟還是有點過於以自己為中心;但不可否認,那裡的巨大市場還是相當有潛力的。 微軟肯定還會流行好一段時間的,因為Windows操作平臺還是眾多PC使用者的預設作業系統。

「市場潛力巨大這個很顯然;同時還有一點是相當有挑戰及好玩的,就是開發出來的程式,必須能同時在桌上型電腦和平板電腦上使用。 」Weekes說。

很多人在Windows 8發佈時批評Windows Store的程式不足,但這個問題應該很快就會不復存在。 至少,Google已經發佈了一個Seach應用,有了它,使用者可以通向Google的其他應用。 同時,微軟也發佈了Skype的應用。

  

微軟的Windows Store本身是挺好的,但是,傳統介面和Metro介面的二重性還是讓人很容易混淆的。 像筆記軟體Evernote,在Windows搜索的時候,會出現傳統版本和Metro版本,但是二者卻不能輕易區分開;同時,當使用者登錄其中一個版本的時候,另一個版本是不知道的。

那麼,Weekes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呢?

「我認為這問題不大,」他說:「但是我認為,這是微軟讓步的表現。 因為如果全部都用Windows 8樣式的UI的話,這樣的風險是很高的。 對於使用者來說,那樣就顯得改變得太多了;對商業使用者而言,更是如此。 」

Weekes提到,開發針對Windows 8的程式最大困難是,在應用發佈之前,無法找到專門的Windows 8設備來進行測試(當時Windows 8還沒正式發佈)。

所以,現在隨著更多的Windows 8設備推向市場,開發人員應該會蜂擁而至。 屆時,微軟的應用數量都會增多,無論是微軟內部的,還是協力廠商的。

在談對Windows8會否為其帶來豐厚利潤時,Weekes坦言:「真心不知道。 」他補充說:「現在談利潤,還為時過早。 因為Windows Store現時更傾向于推出免費應用。 但之後應該會有所改變的,希望到時在Windows 8上取得的成績能像我在iOS上取得的一樣好吧。 」

James Dravitz,Myriad Devices首席戰略執行官:根據企業使用者的需求而決定

誠如James Dravitz所說一樣,如果說Windows 8的主攻目標市場之一是企業使用者,這是毫無爭議。 Dravitz是位於美國北達科他州移動諮詢和開發公司Myriad Devices的首席戰略官。

Myriad公司的業務包括移動應用開發、企業整合和移動戰略/諮詢等。 其大部分的公司客戶都是謀求理順公司內部的流程; Myriad應邀出席討論相應的公司客戶是否應該開發Windows 8應用軟體。

當公司要求部分原先開發Android/iOS的程式師轉為開發Windows 8平臺的時候,Dravitz表示有阻力障礙,但是阻力並非來自Windows 8平臺本身,當然也不是程式師能力或人員問題。

「我們並不是不能在Windows 8平臺上搞開發,我們有足夠的員工,他們也有足夠的能力,」他說:「問題是市場需求——我們的客戶都是企業公司,客戶說需求基於平臺的應用,我們才會按需開發。 最根本的是:客戶想業務移動化,但他們已經有了對應的行動裝置去處理。 手機和個人電腦的整合是不錯,可是我們已經通過客戶的內部軟體將之實現了。 」

「儘管在微軟的應用商店上首先搶佔先機是挺吸引人的,但是現時單靠‘微軟’品牌二字,還是不足以讓我們從客戶中抽身出來。 」Dravitz補充說。 「我們以後可能會這樣做,但是目前,無論是從我們自身,還是客戶要求來看,Windows還都沒入流。 」

能夠說服諸如前文所述Andy Weekes一類的開發者重新將產品調整為針對Windows 8平臺,是一回事;但是,要說服諸如Myriad那些以企業使用者為重點的開發者,是存在不少挑戰的。 那麼,在專攻企業使用者的開發者和專攻消費者的開發者不同人群之間,存在的激烈因素有多大差別呢?

「消費者市場的跟我們的很不同,」Dravitz說。 「剛開始,要說服開發者針對商業使用者市場開發Windows 8是會難點的。 而對於其他的,就相對容易了——遊戲、使用工具等等。 像微軟現在尋覓開發者開發應用的這樣情況,裡面市場機遇和使用率都很高,因為裡頭可選擇的餘地並不多。 對於那些想搶佔先機的開發者來說,低競爭的環境是很有利的。 」

但說到最後,Dravitz還是強調說,只要時間得當,他們會隨時準備坐上Windows 8大船的。 「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說服我們的客戶,開發基於Windows 8的應用是有利於優化企業內部流程以及增加顧客影響。 」他說:「如果還沒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是不會冒險開發Windows 8應用的。 」

  

強者越強,紛紛試水搶灘Windows 8平臺

確實,現在下定論還為時過早。 但不得不承認,儘管現在還不時有對Windows 8表示拒絕或觀望的聲音,但是,Windows 8的魅力還是相對大的。 所謂強者越強,很多成功的企業都已紛紛登陸Windows 8平臺了。

Google在Windows 8上不斷增強其存在感;《紐約時報》、《金融時報》也已都成功搶灘;同時還有Babbel,已在Windows 8上提供11種語言版本的應用;諸如此類。

看來,在往後的日子,想不聽到諸如上述的消息都很難了。 (編譯@靚清)

文章編譯自:TechCrunch、TheNextWeb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