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消息,隨著雲計算在全球的持續升溫,大資料業務的應用越來越多的被企業重視,在昨日接受媒體採訪時,微軟副總裁兼首席資訊官Tony Scott表示,大資料存在著巨大的商業價值,但目前還沒有被有效的利用。
「第一個吃螃蟹的組織」
與多數科技企業一樣,微軟的IT部門承擔著把關公司產品的責任,這也被Tony Scott稱為「第一個吃螃蟹的組織」,微軟每有重要的新品發佈,都先由Scott帶領的IT部門進行規模由小到大的部署測試,再確認可以面向終端使用者後, 再進行最後發佈。
除了與產品開發部門打交道外,? Scott的另一項工作是接觸使用者。
「微軟會收集數百萬級PC使用者的資料,目的是找出具有通用性bug及程式設計缺陷,利用這些回收的資料分析,以更好的改善使用者體驗」,Scott稱。 」但我們不會收集使用者個人的資訊「,他一再強調。
對於即將發佈的Windows 8,也少不了IT部門的支援,Scott認為這是「微軟史上最優秀的系統」,「之所以如此完善,是因為收集了大量資料支援它的開發。 」
據Scott介紹,目前微軟IT部門直接管理著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37392.html">8000台公司內部伺服器、30萬台聯網設備, 每日電子郵箱流量達到600萬封,支援著超過1300種微軟企業級應用。
被浪費的大資料
在Scott看來,大資料與普通資料有兩個明顯區別,一是海量,二是回應速度。 「大資料利用傳統工具往往需要數月時間才能完成分析,而應用大資料工具後,不到1秒時間就可以獲取同樣結果。 」
大資料的應用不僅僅停留在IT領域,在醫藥、科學、製造以及氣象等行業,都出現海量的資料應用,如果能合理的利用這些資源,對行業將帶來巨大的推動,但目前來看,大資料應用還遠遠不夠。
據國外報告顯示,多數企業只用到了收集到資料總量的0.5%來進行決策,這意味的絕大多數的資料被浪費掉。 Scott認為,對資料的低效率利用反而帶來了巨大的商業機會,「目前有些公司已經開始重新回收資料進行分析,然後再賣給其他企業。 」
如果扔掉的資料比保留的多得多,如何去篩選資料,資料留存多久,這一些列問題都是需要企業與監管部門要面對的問題,Scott認為,現在仍然缺少一個大資料應用的框架。
大資料的應用與雲計算息息相關,Scott在媒體前也重申了微軟的雲戰略,「我們與競爭對手不同,主打「組合拳」,對使用者來說,可以自主選擇公有雲、私有雲、外包雲或者內部雲,大資料方面,也同時支援公/私有雲大資料服務。 」(穆楠)
(責任編輯:蒙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