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謝恩偉:大資料重在商務智慧與視覺化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近日,第五屆中國CIO年會在北京盛大召開。 本屆CIO年會以「新技術浪潮下的IT變革」為主題,聚焦熱點技術,關注企業應用,引領IT變革。 來自政府、金融、教育、醫療、製造等各個行業的1000名CIO,以及來自微軟、用友、聯想、惠普、戴爾、Informatica等多家商用解決方案服務商的專家,齊聚國家會議中心, 共同探討新技術浪潮對公司資訊化建設帶來的新的機遇和挑戰。

微軟大中華區副總裁兼市場戰略部總經理、首席雲計算戰略官謝恩偉先生出席了本次大會,並在大會期間接受記者的專訪,分享了微軟對雲計算、大資料和移動互聯的認識以及微軟在這些新技術浪潮下的中國市場戰略佈局。

謝恩偉表示,微軟雲計算在中國已經形成整體的佈局,其CloudOS包括System Center 2012、Windows Server 2012及Windows Azure三大部分,目前Azure已經針對中國使用者開放, 可以給中國的企業在國內業務拓展和國外外包服務等領域帶來更多的商業機會。

謝恩偉強調,微軟認為,雲計算要以應用為核心。 微軟注重和本土企業合作,如Azure與世紀互聯合作,為中國企業提供合適的服務。 國外的雲服務為中國企業走向世界帶來機遇,國內的雲服務則更加符合管理規則的需要。

除了雲計算,大資料也是今年的一個熱門話題。 目前,業界說大資料必說Hadoop,並且已經有不少廠商推出軟硬一體的大資料一體機,聲稱以此簡化使用者對大資料平臺的部署。

談及于此,謝恩偉指出,大資料不僅僅是Hadoop,而是要有商務智慧分析工具來提升大資料的商業價值,還有視覺化的工具,把這些工具結合起來,才是微軟對大資料更深層次的理解。 此外,微軟認為,定制化的硬體已經不再是趨勢,未來應當專注于與合作夥伴一起,把作業系統和軟體應用在通用硬體上能夠充分利用。

在移動互聯設備方面,微軟既有自家的Surface、kinect,也有和合作夥伴共同推出的Windows Phone 8和Windows 8設備,謝恩偉認為,除了要滿足廣大消費者對終端和使用者體驗的新的需求, 在當前IT消費者化的時代,這些設備也需要滿足企業IT管理的需要,微軟的windows 8作業系統,正是為相容生活和商業應用而生的。

謝恩偉還表示,在當前IT消費者話的趨勢下,微軟具有獨特的優勢。 因為微軟不僅通過Hotmail、MSN、bing和Skydriver等在影響消費市場,也在企業管理、企業IT方面具有優勢,二者的整合,反正是微軟相對於蘋果等的強項。

他最後表示,對windows 8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很有信心。

以下是部分訪談文字整理:

CloudOS:帶來商業機會和管理合規

主持人: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們有幸邀請到了微軟大中華區副總裁,市場戰略部總經理,同時也是微軟大中華區雲計算首席戰略官謝恩偉先生,一同來為我們分享一下新技術下的IT變革。 今年是微軟的雲計算包括終端上面的一個重要的產品年,今年雲計算、大資料也是很熱的一個話題,請恩偉來跟我們分享一下微軟雲計算在中國市場的一個整體的戰略。

謝恩偉:大家好,非常榮幸借這個機會能夠跟大家交流,今年是微軟在雲計算方面的非常重要的一年,我們今年5月份做了系統管理軟體System Center 2012,9月份我們做了Windows Server 2012以及整個CloudOS,然後11月份我們也在上海做了一個發佈,就是跟世紀互聯有這樣一個協作,把我們的Windows Azure要帶到中國,這一系列事件發生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等於把微軟在雲方面的一些部署能夠比較整體的看。 最近一段時間裡一直都在聊一個新的變革就是CloudOS,CloudOS操作有三個比較重要的組成部分,那就是一個Windows Azure,另外一個是Windows Server 2012,還有另外一系列就是像系統管理軟體2012,這樣能夠把On-Premises和線上的關係更好地結合。 這個過程當中也很期待的跟中國的客戶有很好的一個接觸,我想更重要的也是借這個機會能夠把微軟自己的一些運維能夠更好的帶給廣大的客戶。

主持人:正如您說的,其實微軟今年私有雲有一系列的產品上市,在中國也是有很多的一些落地的案例和應用,那麼經過一年的發展,在您看來,雲計算在中國目前處於一個什麼樣的發展階段?

謝恩偉:在國內搞雲計算已經搞了一段時間了,業界也慢慢走出了迷惑期。 在行業中聲音比較複雜,有的時候大家會把雲計算直接當做虛擬化,有可能把雲計算直接用資料中心來形容。 實際上雲要在企業當中能夠用起來,微軟的觀念還是以應用為核心,因為最終你還是需要去問這樣的問題,在企業內部我的一些應用,雲計算怎樣為我們企業服務,然後這些應用到底在怎樣的架構上運維,私有雲架構還是公有雲架構還是混合架構, 應用核心變得越來越多有領導地位。

我們在Windows Server 2012發佈的期間,分享了一系列的案例,可以看到在國內企業當中,特別在私有雲構建方面也已經走的蠻前,其中包括比如說我們跟中國電信的一些合作,中國電信把Windows Server和System Center作為他的基礎的技術支撐,來籌建它的託管雲的架構,更好的把一些雲服務推進到它自己的企業當中去。

還有一家企業,它在第三線城市或第四線城市開店的時候,通過私有雲很快地的部署。 可以看得到在這一年當中,有很多企業開始在用一些跟雲計算有關的作業系統、支援和解決方案。 我們很欣慰的看到大家能夠走出一種迷茫,能夠更務實做到這企業當中,以應用為核心的一個架構能夠更好的發揚下去。

主持人:私有雲帶動是最先發展起來的,公有雲目前還不是很成熟,我們知道微軟最近和世紀互聯在Windows Azure上面有一個合作,整個行業也都比較關注,所以想恩偉分享一下我們在Windows Azure方面在中國的策略, 行業和客戶,以及對未來市場的一個期許。

謝恩偉:我想兩個方面來講,一個方面就是說整個Azure的服務,都會提供給使用者很多的一些優勢,這個服務全球都有,我們在全球上已經部署了七到八個資料中心,為Azure服務,為全球的客戶做服務。 這樣的一些服務現在已經是開放給中國的使用者,特別是一些使用者,他們的一個重要的產品,是想把自己的一些服務推到國際市場,比如說PPTV,它跟微軟做了一些合作,在微軟的全球的Azure服務上, 他更多的是把他視頻的服務能夠應用到全球,這樣的話能夠達到減少他自己在IT或者在資料中心方面的一些投入,能夠把微軟的資產能夠完全的使用。

除此之外,中國也在開發服務外包領域。 一家服務外包廠商,更多的是針對歐洲的一些客戶,歐洲的一些客戶它在Azure上面的比如說做醫療管理系統,他的一些研發是中國的一個外包廠商在做,從這個程度來說, 全球的Azure服務實際上對中國的外包服務這個領域也會提供很多的機會。

還有非常重要一點,談到11月份我們跟世紀互聯的合作,更多的是微軟也認識到特別是中國一些政策,對於資料管理的一些想法,一些理念,客戶的確有這樣的一個需求,怎樣能夠把Azure服務能夠帶到中國境內,從資料管理,從資料的掌控, 資料庫的管理以及資料中心的管理,能夠帶到中國,能夠更好的去管理本地一些資料庫的客戶的資訊,微軟作出的一個決定,在中國這樣的市場,跟一個local的運營商一起合作,能夠把最好的線上服務帶進中國。 這兩個意義都是重大的,對於客戶來說,又多了一個使用的產品,如果他所管理的資料或者是他的一個應用跟操作必須是留在境內的話,他不光是有國際的選擇,也有我們自己的選擇。

還有第三個產品,當你的業務發展更快的時候,越來越多的人你可以看到在國內的使用和國外的使用有可能會不一樣,對於一個被應用的開發商或者是服務的供應商來說,你怎麼樣能夠開發一次,能夠把這些應用在同樣的Azure的架構上運維, 實際上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署,在最短的時間帶到市場。 所以這三個方面來說,國際的服務能夠提供給中國企業一種走向世界的機遇,國內的服務能夠確保符合中國的管理的規則或者資料管理的規則。

此外,國內和國際的兩個產品對後續服務,都會有奠定比較扎實的基礎

移動互聯終端:要工作生活兩不誤

主持人:比如平板電腦Surface,Windows Phone 8終端,這些終端在未來的企業級移動化的業務場景下面,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微軟在這方面都有哪些產品?

謝恩偉:微軟在近幾年當中也做了一個轉型,除了剛才談到的服務,device方面,從今年3月份開始我們launch Windows Phone,我們在六月份的時候,announce我們自己會做Surface,到我們10月份, 我們launch Windows 8,然後馬上又會有Windows Phone 8的launch,,當然還有xbox的市場,像Kinect就是一個全新的一個認知功能的概念,這一系列的設備有一個創新, 重要的一點就是說廣大的消費者對於終端的需求,使用者體驗的一個要求實際上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你怎樣能夠提供給這些消費者或者是商業使用者,給他一系列的選擇。 除此之外,我今天演講提到的IT消費者化的概念,總體概念就是說越來越多的企業內部的IT管理當中面臨著轉型,有很多員工會把在家裡使用一些應用服務帶到企業當中來,有一些會把自己在家庭當中的身份認證帶進來, 有一些會把自己的社交的概念能夠對企業會有一定的説明。 這樣的一個過程當中,用什麼樣的用戶端能夠真正去滿足,最新的windows8就是這樣一個概念,就是說怎樣能夠更好的把從使用者體驗這個角度能夠做到工作和生活兩不誤。 那通過windows8的展示,能夠更好的把這兩者結合在一起,除了這個之外,Windows 8在Enterprise當中還有很好的可管理性和很高的安全性,這個都是以前windows server做的比較到位的。 所以說在這個方面,device的確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趨勢,Windows 8所enable一系列的device,在企業當中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能夠讓企業現在已有的一系列商務應用能夠在同樣的作業系統上,能夠完美的運維。

大資料:重在視覺化商務智慧工具

主持人:微軟在大資料方面目前都有哪些落地的應用,未來在大資料方面會有哪些戰略?

謝恩偉:這方面我分幾個點來講。 一個方面就是跟雲計算相類似,在行業當中有點概念的混淆,以前談雲計算就是虛擬化,現在談大資料,就說是Hadoop。 從微軟這個角度來看大資料,在這個產業當中,不光是Hadoop。 Hadoop提供了一系列的能力説明我們去處理一些不是傳統的資料類型,不過除了這個之外,微軟對於大資料的理解還有更深的一個層次,不光是從基礎設施這一塊,像有Azure Hadoop這樣的能力, 更重要的就是說你怎樣通過一些商務智慧的工具,你怎樣通過一些視覺化的能力,真正把這些大資料的商業價值提升到一個高度,從這個方面作為一個廠商來說我們就看的比較全面一些,不光是在基礎設施這個方面來支撐大資料的政策, 更多的是在商務智慧方面,比方說我們在SQL Server 2012的發佈,其中非常強大的一個功能就是BI,它又對大資料做了更進一步的優化,能夠在大資料的基礎上,能夠把商務智慧的概念拉到一個新的高度。 除了這個之外,我們馬上要發佈新的office,又是一個很好的案例,怎樣能夠把大資料視覺化做到新的層次,因為有的時候看資料,你如果是行外人的話,你是看不到的。

主持人:對。

謝恩偉:我如果把它視覺化了之後很簡單,我做全國的人口分析,我可以給你兩種方式,一種方式我給你一張表格,很多資料,不同的省份,看的比較細緻,也可以看的懂,不過就是花些時間。 在最新的office裡面,我可以直接的把一個Bing的地圖的外掛程式放在我的Excel裡面,然後把我的paper table跟我的bing的map結合在一起。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一個案例啊,它所體現的就是怎樣能夠真正把視覺化做到一個新的高度,能夠讓你的使用者消費者,能夠在第一時間有一個非常直觀的對資料的理解,所以說,微軟對大資料的看法,不光是Hadoop,還有商務智慧,還有視覺化, 還有其他的一些功能,它的一個整合微軟對大資料的理解。 在這個方面,從一個產品系列方面我們已經做了很多了,剛才已經提到了SQL Server 2012也做了BI,Excel做視覺化,sharepoint也有一些視覺化。 除此之外,就是windows server和windows azure,特別是windows azure支撐Hadoop這樣一個概念,在SQL Server也有對大資料的一些支援,不光是傳統的關聯式的資料, 還有一些比較摩登的非結構性資料的整合。

主持人:大資料方面今年軟硬體一體化也是一個熱點,一些廠商也推出了這樣的產品,在我們的概念當中,微軟是更偏軟的一個公司,我不知道微軟面臨這樣的一個趨勢下,去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謝恩偉:這個方面應該比較簡單了,最終的話還是客戶需求為主導的,如果CIO、CEO要求,你不要弄的太複雜,你只要把端到端的解決方案交給我就行,這個解決方案有可能是很簡單,就是把硬體、軟體和應用能夠很好的整合在一起, 這個方面實際上微軟已經做了很多,微軟在30多年來的運維體系,是通過跟廣大的合作夥伴,其中包括我們硬體合作夥伴以及我們應用的合作夥伴,我們軟體的合作夥伴所形成的,實際上我們已經推了兩年多了,跟一些硬體廠商比方說Dell、 HP一起合作,他在硬體方面也做了一些的優化,再加上Server一系列的能力,把它做出一個對於私有雲、虛擬化的比較完善的東西。 除了這個之外,我們推出了PDW,PDW更多的是把硬體,比方說比較大的伺服器的系統,跟客戶所需要的一些使用場景,比方說大的dataware,海量的商務智慧能力,然後把這些能力結合在一起,在PDW實際上有幾個不同的產品, 其中就包括硬體以及SQL Server一系列能整合在一起。 這些產品在行業當中走了一兩年的時間了,不過從一個規則的角度,微軟是更多的跟合作夥伴是一起做。 這一點也是一個長遠的IT的趨勢。 超算以往是叫做定制化的一個行業。 不過十年以前我們已經看到了一個趨勢,超算的硬體標準越來越變成標準化,你可以在任何一個retail store裡面去買一個伺服器,把幾個伺服器搭在一起就可以做成一個個人的超算系統,這樣一個趨勢一旦形成的話, 對於定制化的要求就會越來越低,更多的是一些商業化的IT設備,所以這也是跟微軟的一個戰略是非常吻合的,我們沒有再做定制化的一些硬體,更多的是跟我們的合作夥伴一起,把通用的商業硬體充分利用起來,能夠把我們的軟體系統、作業系統 、我們的應用,在這些硬體上能夠得到一個更好的推進和使用。

(責任編輯:施柏鵬)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