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大資料 亟待國家戰略支援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一個資料爆炸性增長的大資料時代正撲面而來。

從人類文明開始到2003年,人類共創造了5兆億位元組資訊。 如今,這樣的資料量兩天就能被創造出來,而且速度仍在加快。 資料顯示,2011年全球創建和複製資料總量達到1.8ZB(1ZB等於10的21次方比特).

迅速膨脹的資料將人類帶進了一個嶄新的大資料時代。 在這個時代,資料被認為是21世紀最重要和最關鍵的資產。 2012年,美國政府撥款2億美元啟動「大資料研究和發展倡議」計畫。 這是繼1993年美國宣佈「資訊公路」計畫後的又一次重大科技戰略部署。 美國政府將大資料視為「未來的新石油」並將對大資料的研究上升為國家意志。

如今,身處大資料時代,我國該如何佔有和使用這些資產,並從這些資產中掘金呢?

1月19日,在由中國科學院虛擬經濟與資料科學研究中心主辦的「大資料背景下的電腦和經濟發展高層論壇」上,在大資料研究領域有著較高造詣的多位院士、學者和有著大資料應用實踐經驗的企業家們縱論大資料應用價值, 並針對大資料在我國發展應用中遇到的挑戰提出了政策建議。

大資料價值幾何?

「無論是國家的整體設計,還是虛擬經濟、虛擬商務的發展和優化,都離不開大量的資料分析作支撐。 」第九屆、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虛擬經濟與資料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成思危在論壇致辭中表示。 他希望,將大資料科學、技術、工程與國家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結合起來,從而通過大資料的應用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電腦與控制學院院長李國傑將大資料比作與自然資源、人力資源一樣重要的戰略資源。 他認為,大資料是一個國家數位主權的體現。 「大資料時代,國家層面的競爭力將部分體現為一國擁有大資料的規模、活性以及對資料的解釋、運用能力。 一個國家在網路空間的資料主權將是繼海、陸、空、天之後另一個大國博弈的空間。 」 李國傑說。

中國科學院虛擬經濟與資料科學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石勇教授認為,大資料的應用在於分析和創造價值。 在此前提下,政府部門可以利用大資料的挖掘結果,用科學方法制定政策;企業可以利用大資料使利潤最大化;學者則可以利用大資料尋找科學規律,支援社會經濟發展。

針對大資料的價值,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汪應洛從大資料產業的角度進行分析。 他將大資料產業定義為泛指一切與大資料組織與管理、分析與發現、應用與服務相關的所有活動的集合。 他認為,大資料產業能改善已有組織績效,包括促進構建高效型政府、提供經濟發展新動力、提高文化教育品質;大資料產業還可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與革新,比如促進軟體和硬體的革新、推動科學技術創新、催生資料服務性企業;此外, 大資料產業在社會管理、智慧城市、金融服務、醫療衛生、生產製造、商業零售、個人數位生活等方面都有巨大價值。

來自麥肯錫2012年大資料包告中的一組資料也驗證了汪應洛的觀點。 資料顯示,大資料產業為美國醫療系統帶來每年3000億美元的收益;為歐洲公共管理部門帶來2500億歐元的收益;為零售業增加60%的淨利潤;為製造業減少50%的產品研發等成本;個人地理位置資訊的利用, 為服務商帶來超過1000億美元的收益,為使用者帶來超過7000億美元的價值。

大資料挑戰重重

大資料擁有巨大的應用價值,但佔有並用好這些重要資產也將面臨諸多方面的挑戰和困難。

「戰略觀念上的缺失、政府機構協調困難、企業對資料共用的認識不足及投入不夠、科學家對大資料的渴望無法滿足等都是大資料在我國發展應用中不得不面對的困難。 」石勇說。

李國傑則提出,處理大資料的7種技術挑戰,主要有大資料的去冗降噪技術;大資料的新型表示方法;高效率低成本的大資料存儲;大資料的有效融合;非結構化和半結構化資料的高效處理;適合不同行業的大資料採礦分析工具和開發環境 ;大幅度降低資料處理、存儲和通信能耗的新技術等。

汪應洛認為,大資料產業在諸多方面面臨巨大挑戰,如政府的政策與法規、技術研發、管理模式、人才培養等。 他認為,在大資料產業發展中,資料品質也是一大障礙,不容忽視。 「資料品質是大資料產業這座大廈的基礎。 如果資料品質不高,基礎不牢靠,大資料產業就可能岌岌可危,甚至根本無從發展。 」他說。

據汪應洛介紹,2011年,國際標準組織(ISO)專門制定了ISO8000資料品質標準。 目前,已經有超過20個發達國家參與了ISO8000標準。 我國在資料品質領域起步較晚,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還很大,在ISO8000資料品質標準的制定等方面尚無話語權。

大資料發展戰略亟待上升到國家層面

將大資料發展戰略上升到國家層面,是出席者的一致共識。

儘管大資料意味著大機遇,但同時也意味著工程技術、管理政策、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大挑戰。 只有解決了這些基礎性的挑戰問題,才能充分利用這個大機遇,得到大資料的價值。

「我國亟須在國家層面對大資料給予高度重視,特別需要從政策制定、資源投入、人才培養等方面給予強有力的支援;另一方面,建立良性的大資料生態環境是有效應對大資料挑戰的唯一出路,需要科技界、 工業界以及政府部門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共同努力,通過消除壁壘、成立聯盟、建立專業組織等途徑,建立和諧的大資料生態系統。 」 李國傑說。

汪應洛也認為,應該在國家層面上制定大資料產業發展戰略,引導其發展。 同時,還要在全國建立一批研究中心和基地,進行深入的大資料產業研究和發展。 此外,他建議,我國需要迅速開展資料品質領域的相關研究,爭取在國際資料品質研究和標準ISO8000的制定領域佔據一席之地;並通過建立大資料品質標準、開發辨識資料真偽的「火眼金睛」和「病毒疫苗」等措施,提高資料品質。

石勇則建議,政府部門的資料,應該在大資料國家戰略和法律的保障下,向社會開放,從而推動企業發展、促進科技創新。

(責任編輯:蒙遺善)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