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著名商業諮詢機構麥肯錫早就說:資料,已經滲透到當今每一個行業和業務職能領域,成為重要的生產因素。 在與我們切身相關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大資料對生活方式的改變顯而易見,而大資料從理論到實踐的真正應用才剛剛開始資料從理論到實踐的真正應用才剛剛開始。
移動互聯網迅猛發展加速大資料應用落地
資料時代正在來臨,我們周圍的一切正在被資料定義。 每天人們都會通過使用電腦、手機、GPS等設備產生以十億計的海量資訊,這些相互作用的資訊從根本上改變著世界原本的面貌。
隨著移動使用者數量的增長,基於移動互聯網大資料的應用備受矚目。 據CNNIC最新統計顯示,截至2014年10月,全國行動電話使用者達到11.22億戶。 智慧手機的保有量由2013年的2億部,迅速增長到2014年的3.6億部。 目前擁有過億使用者的移動應用已達10款左右,包括微信、快滴打車、手機淘寶、百度地圖、搜狗輸入法、PPTV、高德地圖及墨蹟天氣等,它們都很好地利用了大資料帶來的益處,在對使用者資料進行分析整理的基礎上提取有效資訊, 由此成為APP大資料應用的先行者。
墨蹟天氣APP是應用大資料的典型代表。 它旗下產品空氣果,可以利用Wi-Fi進行簡單設置。 空氣果外觀設計很酷,介面友好,可以語音播報,顯示幕揮手可以點亮,揮手可以切換資料,在使用者資料保存和分析利用方面較其他同類移動APP具有明顯優勢。
快的打車的大規模使用,增加了移動APP的大資料應用程度。 快的打車是打車軟體和移動支付市場的代表,它獲得了大資料以及O2O市場。 通過軟體實現對使用者打車習慣、打車路徑等資料的積累,進而分析,再疊加地圖服務、生活資訊服務等內容,實現智慧服務模式增加客戶黏性,從而與商家以及消費者形成合作,實現贏利。
在移動互聯網大資料應用快速發展的同時,仍有兩個問題需要正視:
一是使用者對隱私安全問題存質疑,造成資料的開放性和完整度不夠,因此限制了大資料應用的發展。 如今,手機成為第一終端、互聯網中心及個人資訊中心,人們把自己的溝通、社交、娛樂、生活、商務、隱私交給了智慧手機及其各種應用。 據DCCI第三季度報告顯示,截止2014年10月有66.9%的智慧手機移動應用在抓取使用者隱私資料,其中高達34.5%的移動應用有「隱私越軌」行為,通話記錄、短信記錄、通訊錄是隱私資訊洩露的三個高危地帶。 如何確保資料獲取的適當尺度同時又能保證服務的完整性,這對企業而言是一個挑戰。
二是存在對資料分析發掘的技術壁壘,不能「數」盡其用,使得很多具有潛在價值的資料流程失。 基於大資料的移動應用已經非常廣泛,很多移動終端上都留下了消費者的資料。 IHS Screen Digest公佈的2014年第三季度的資料顯示,有48.2%的資料被浪費,並沒有真正提取資料的有效價值,在資料的分析和挖掘方面還有待提高。
運營商試水大資料經營
如今,大資料巨大的商業價值已經顯現出來。 據統計,目前大資料所形成的市場規模在51億美元左右,而到2017年,此資料預計會上漲到530億美元。 資料大爆炸下,如何挖掘這些資料,也面臨著技術與商業的雙重挑戰。
電信運營商作為資料的生產者,擁有豐富的大資料資源,這些資源優勢是其他企業無法企及的,價值挖掘潛力巨大。 而擁有如此優質的資料基礎,使得運營商在企業、行業、社會等多個層面,都將大有作為。
縱觀全球市場,電信運營商大資料發展仍處在初級階段,海量的資料並未給其帶來可觀的收入,如何依靠大資料避免啞管道化的危機是全球運營商共有的話題,國內三大運營商也開始了積極佈局。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業務支撐系統部專案經理何鴻淩曾透露,中國移動當前每日新增結構化資料8T,每日新增日誌類資料400T,而每日處理的資料10倍于此,每日查詢的資料100倍于此。 他認為:「資料已經成為當下企業的第一等競爭力,資料可以列入資產負債表,企業應該竭盡可能收集整理資料,竭盡可能保存資料,將資料列為企業核心資產。 」
據瞭解,中國移動在大資料的具體研發、產業合作與對外應用方面,也進行了一些積極探索和實踐。 2014年,中國移動成立了蘇州研發中心,構建3000~4000人的研發團隊和運營團隊,旨在進一步完善雲計算和大資料產品體系,儘快形成國際一流的雲計算和大資料服務能力。
中國電信則組織編制了大資料領域深化改革方案,明確要建立「統籌管理、兩級運營」的大資料運營體系。 中國電信市場部先期組織開展了大資料RTB 精准廣告業務、景區流動人口監測業務等試點,成效顯著。 下一步中國電信將重點聚焦互聯網使用者行為分析報告、大資料金融信用風險防範業務、大資料區域洞察業務等研究,組織開展試點工作,打通業務流程,驗證商業模式,探索電信大資料在重點行業領域的縱深應用和價值挖掘,取得一定社會和經濟效益。
而中國聯通也同樣利用其無線管道的大資料流量,採用Hadoop以及Spark的大資料採礦演算法,構建的移動性洞察解決方案,從網路資料中提煉出有價值的資訊,創造出更多的行業、政府新服務及新應用。 例如,上海聯通將存量和增量經營適當分離,利用大資料技術手段,真正關注和瞭解使用者,持續挖掘和提升存量客戶的價值。 通過已離網使用者的時空資料分析需要優化的網路區域,並結合ROI分析最需要優化的區域以及最需要關懷的頻繁進入質差區域未離網高價值使用者;另外,在集客區重點識別客戶來自哪裡,以便考慮是否對所在的位置進行針對性的廣告投放。
(責任編輯:mengyis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