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之聯生物雲僅僅是開始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榮之聯 雲計算 我們 解決方案

市場研究機構慧聰鄧白氏的一項研究表明,2010年,中國生物行業資料中心IT市場的規模達到20.95億元,比2009年增長17.7%。 未來3年,隨著生物行業市場的快速發展,生物行業資料中心建設和服務所投入的資金將呈線性增長態勢,其複合增長率將達到48.78%。 北京榮之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榮之聯)憑藉獨具特色的生物雲建設,在生物行業資料中心市場上開闢出一片藍海市場。

找到突破口

劉保華:所有的IT廠商都在追逐雲計算這股浪潮。 憑藉生物雲、動漫雲等,榮之聯在雲應用方面實現了巨大突破。 在雲計算方面,榮之聯的核心優勢是什麼?

王東輝:榮之聯的定位是做資料中心解決方案和服務提供者。 在當前雲計算的熱潮中,我們將以提供雲計算的解決方案和服務為主,除非有特別的機遇和成熟的計畫,否則我們不會貿然成為雲服務的運營商。

榮之聯在雲計算方面有三點核心優勢。 第一,技術優勢。 雲計算雖然強調了變一切為服務的理念,但其實質還是對現有IT技術和解決方案的延續。 我們在傳統業務中積累的解決方案和實施服務經驗可以説明我們完成高難度的雲計算設計和實施工作。 例如,我們把專業的高性能平行計算解決方案改造成基於虛擬機器的高性能平行計算解決方案,並用於生物雲和動漫雲的平行計算自動化部署。 第二,綜合服務優勢。 雲計算包括從資料中心基礎架構建設、計算能力的動態虛擬化管理、存儲和資料管理到應用軟體定制開發的方方面面的問題,涉及的產品和廠家也比較多。 榮之聯長期發展形成的綜合服務和集成能力,以及與一線廠家廣泛的合作,支援了我們在雲計算領域的業務拓展。 第三,客戶優勢。 榮之聯的主要客戶都是大中型的企事業單位,它們擁有先進的IT理念,在IT建設方面擁有充足的資金。 這些客戶是雲計算的先行者。 與客戶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是榮之聯的取勝之道。

劉保華:現在,整個業界都在探討如何使雲落地。 雲落地首先要選好一個落腳點。 榮之聯當初為什麼會選擇將生物雲作為突破口?

王東輝: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中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生物產業未來的發展前景非常廣闊。 當前,全球生物產業的發展日新月異,新的科研成果和新的應用層出不窮。 這一切都毫不遜色于當年的互聯網行業。 榮之聯很幸運地在多年之前就開始為這個領域的領導性機構——華大基因提供IT服務。

華大基因研究院是一家站在國際前沿的基因組學研究中心。 華大基因把高通量測序技術與基於高性能計算的生物資訊分析技術做了完美的結合,並將這些技術廣泛應用於醫藥、健康、現代農業及新生物能源等高速發展的領域。 華大基因在生物技術方面的領先性和榮之聯在資訊技術方面的實力成就了今天雙方在生物雲方面的合作。

基因測序會產生大量的資料,資料甚至會多到很難通過互聯網進行移動,而且普通的客戶也沒有那麼多的存儲設施能將海量資料存放在本地。 這改變了以前資料要跟著應用走的舊模式。 現在,使用者必須採用應用跟著資料走的新模式。 榮之聯與華大基因一起做了許多底層技術的開發,包括海量資料的管理、處理流程的管理以及如何讓多種不同的生物處理軟體在平行計算環境中獲得更高的運行效率。

榮之聯與華大基因擁有同一個理想,即把發明創造轉換為客戶價值。 我們希望通過創新的服務模式推動產業的革命,在服務于社會的同時實現公司和個人的價值。

劉保華:我們看到許多提供高性能計算雲的案例,相關廠商只是為客戶提供強大的計算能力,但不提供相關的應用。 榮之聯除了為華大基因提供更高的計算性能以外,是否也提供相關的應用?

王東輝:生物雲計算是一個持續不斷的專案,其中既包括計算、存儲等IT基礎平臺的建設,也包括資料管理平臺、應用軟體平臺和流程管理平臺的建設。 生物資訊分析至少包括對蛋白質和核酸的分析。 這些分析的數學模型主要基於概率論,包括序列的比對、Markov鏈和隱馬模型、種系進化樹、RNA結構分析等演算法模型。 使用者需要對來自測序儀的序列資料進行大量計算,通過上述演算法找到有用的資訊。

在生物雲計算中,我們提供的應用包括一個稱為虛擬實驗室(vLab)的遠端應用訪問系統,一個生物應用軟體和流程整合的平臺,一個雲資料管理和高速傳輸模組以及一個高性能平行計算的自動化調度模組。

舉例來說,虛擬實驗室服務的客戶以各類科研機構為主,其目標是在不對現有的應用模式進行大改動的情況下,對外提供雲服務;生物應用軟體整合的目標是通過模組化和標準化,提高生產力,為產業化服務;雲資料管理是雙方研究的重點, 其目標是打造一個生命科學領域中的Google,並以國家基因資料庫為典型應用模式,服務于未來。

提升交付能力

劉保華:一個雲解決方案和服務供應商除了要具備很強的技術能力之處,還應該在商業模式上有所創新。 榮之聯如何看待雲商業模式的創新?

王東輝:榮之聯完全依靠市場化的運作模式,在雲計算業務方面也不例外。 榮之聯通過不斷拓展市場,挖掘客戶資源,既保證了業務的不斷擴大,也保持了正向的現金流。

最近,我們的一個客戶準備大規模部署雲存儲系統。 我們在感到興奮不已的同時,也花了很多時間和使用者交流,以便了解其真實的需求和運營的模式。

從目前情況看,使用者對私有雲的需求比較旺盛。 很多大型企業通過部署私有雲架構,對企業內部的IT資源和應用實現了進一步整合。

資料從分散走向集中,又從集中走向進一步的整合和優化,最終過渡到雲,這是必然的發展趨勢。

榮之聯在業務運作方面比較關注專案之間的關聯性,為客戶做的每個雲計算專案既是獨立的,也是互相關聯的。 例如,生物雲中的 vLab,它作為一個遠端應用交付系統,也可以應用到軍工、航太等對資料安全性要求較高的領域。 vLab可以説明客戶實現資料和應用在資料中心的集中與隔離。 再比如,高速網路傳輸系統更是一個萬金油般的應用。

與和流程相關的業務相比,榮之聯更關注與資料相關的業務,在選擇雲計算的運營模式方面也是如此。

劉保華:雲計算對於廠商的交付能力來說是一項嚴峻的考驗。 在提升服務交付能力方面,榮之聯有什麼好的辦法?

王東輝:交付能力對企業來說確實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為了進一步提升企業的交付能力,榮之聯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戰略。 第一,產品的解決方案化。 雖然榮之聯代理很多產品,但是我們更希望把一流的產品群組成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提供給客戶。 第二,解決方案的產品化,這是提高交付能力的關鍵。 我們對成熟的解決方案進行產品化開發,通過把解決方案簡化成一個產品來降低交付的難度,提高部署的效率。

榮之聯的使命是説明客戶從IT入手,實現業務的轉型和戰略的變革。 我們希望全程參與客戶的IT系統建設。 從方案的規劃設計、顧問諮詢到方案的具體實施和服務,榮之聯都能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和服務,從而讓客戶更容易接受我們。

對榮之聯來說,客戶也是合作夥伴。 我們希望找到更多像華大基因這樣能夠長期共同成長的客戶。

榮之聯不僅是雲解決方案的供應商,而且也是雲解決方案的應用者。

榮之聯在公司內部成功地構建了UEC私有雲,為各個部門提供IT服務。 榮之聯本身就是一個極具說服力的雲應用的典型案例。 在實施雲方案的過程中,榮之聯與客戶之間可以形成良好的互動,相互學習和借鑒在雲應用方面的成功經驗,共同提高。

緊貼使用者需求

劉保華:在雲計算市場上,沒有一個廠商能實現壟斷。 因此,許多廠商都熱衷於建立雲的生態系統或雲聯盟。 在雲計算方面,榮之聯採用的是什麼樣的合作夥伴策略?

王東輝:那些能夠提供雲計算產品的廠商都是榮之聯的長期合作夥伴。 從應用的角度講,榮之聯希望能夠找到更多像華大基因這樣既精通自身業務又具有先進技術理念的客戶,雙方共同合作,一起成長。

雲計算不僅是一種新型的IT資源建設和運營模式,而且是一種全新的商業運營和服務模式。 雲計算的產業鏈大致包括軟硬體研發製造商、雲解決方案供應商、雲運營商和雲消費者四類角色。 榮之聯把自己定位成雲解決方案及服務供應商。 在雲產業鏈中,榮之聯將與行業內的龍頭企業、行業協會等進行緊密合作,共同制定行業內的標準與規範,同時為行業內的客戶提供直接的服務。

在雲計算領域,榮之聯採取的是行業雲的發展模式,其目標是緊貼特定行業的需求,開發能夠全面滿足行業客戶需求的雲計算架構。 在做好研發工作的基礎上,我們會與行業內的龍頭企業以及行業協會合作,共同推廣雲計算解決方案的應用,從而樹立更多的行業應用典範,形成更多可快速複製的行業雲計算解決方案,為客戶構建企業私有雲提供説明。

劉保華:在雲計算時代,整合是大勢所趨。 有的廠商不僅將伺服器、存儲、網路等硬體設備整合在一起,而且將硬體與應用軟體也整合在一起。 您如何看待這種趨勢?

王東輝:軟硬體一體化確實是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Oracle推出的Exadata資料庫伺服器就是一個案例。 Exadata資料庫伺服器不僅降低了客戶部署新系統的難度,而且縮短了部署週期,並以處理能力而不是硬體設定計價,從而提高了廠商的利潤空間。

就像人們並不關心水和電是從哪裡來的一樣,在雲計算時代,客戶會更多地關心能否獲得足夠的計算能力和存儲能力,而減少對後臺到底有多少台伺服器和存放裝置的關注。 有技術和資金實力的使用者,更傾向于自己構建一個私有雲系統。

我認為,一體化的系統可以滿足小規模私有雲的需求。 榮之聯也有推出一體化系統的計畫。 現在,GPU的計算能力越來越強大,一旦我們在此技術的應用研究上取得突破,就可以將生物雲和動漫雲集成到一個一體化系統中。

同時,我也建議大家關注虛擬化私有雲vPC這種模式。 最近,我們看到了這方面的成功案例。 對資訊安全要求非常高的銀行使用者開始通過這種模式使用外包的雲計算服務。 這種模式實際上是在軟硬體一體化的模式中又增加了託管服務的內容。 作為解決方案和服務供應商的榮之聯會密切關注此發展趨勢。 這種模式必將驅使我們改變自己的業務模式。 這種模式如果被用於雲計算的運營,對榮之聯來說將是一個重大挑戰。

記者手記

做一個雲計算的實幹家

在經歷了電子商務企業的上市浪潮之後,許多人猜測,雲計算企業將掀起下一波上市熱潮。 就在國內許多雲計算廠商絞盡腦汁想搭上上市這趟快車之時,王東輝卻顯得異常冷靜。 在採訪中,王東輝反復強調榮之聯的定位:做雲解決方案和服務供應商,而不是雲服務的運營商。

榮之聯的盈利點有三個:產品、解決方案和服務。 這三類業務的獲利率由低到高。 王東輝很滿意公司現有的業務佈局,並特別強調了解決方案業務的重要性。 「我們設立了專案管理辦公室,有專門的人員負責專案管理,以保證專案管理的先進性。 這是榮之聯的優勢所在。 」王東輝表示,「好的企業一定是管理到位的企業。 資料中心和雲計算市場是個藍海市場,客戶群在不斷壯大,新的需求不斷湧現。 只要我們在專案管理上保持先進性,我相信未來20年,榮之聯都不用擔心沒有客戶。 」

在雲計算方面,如何將新技術導入到使用者的業務中是一個值得好好研究的問題。 問題的關鍵是仔細研究使用者的業務模式,找到使用者業務的核心點,説明使用者創造更大的價值。 榮之聯一直致力於研究IT新產品與使用者的業務需求,並且能夠將兩者相匹配。 這才是榮之聯的制勝法寶。

(責任編輯:admin)

相關文章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