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大資料產業
大資料產業
農產品
大資料產業
農產品
提案
大資料產業
農產品
提案
上海市委
大資料產業
農產品
提案
上海市委
建議
據《青年報》報導,剛剛過去的幾個月中,農產品滯銷的現象在全國各地時有發生,愛心人士的吆喝雖然起到了一定的促銷作用,但「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在即將召開的上海「兩會」上,民建上海市委將遞交一份集體提案,建議建立「大資料產業」,首先從農產品著手,通過資料獲取、發佈、解讀等措施為農產品流通提供服務。
每天,我們身邊各種形態的資料,包括文字、圖片、音樂、視頻等等都呈爆炸式增長。 也許你把這些都隨手丟進了垃圾桶,但民建上海市委指出這其中其實蘊含著價值巨大的產能。 為避免這種雜亂無章、體量龐大卻應用無門的現象,民建上海市委建議,可優先選擇一批國內先進資訊技術企業、由政府牽線搭橋與國外知名企業開展合作,以上海為基地培養我國自己的大資料資訊技術人才。
提案建議,上海可先在農產品流通體系、食品安全監管、消費品銷量監測等領域試點建立大資料產業子系統,為之配套相關資料收集、儲存和分析運用服務。 拿農產品流通體系來說,大資料可為上海菜籃子提供經系統整合的相關氣候、農產品價格走勢、農產品進城道路交通資訊、終端消費需求等相關資料,輔之以菜場超市攤位監測評估資料體系等,側重權威人士的專業資料解讀, 在市府監督下經由統一平臺發佈。
而大資料產業價值的體現還要求本市再培育一批大資料分析運用的服務企業,搭建有效溝通橋樑、進一步挖掘市場需求。 民建上海市委建議借鑒淘寶經驗,如通過供應商品服務使用者數、好評率、商家銷售史等資料,既引導了消費者、也為相關商品的設計生產與服務模式提供了指引。 對於本市傳統制造業來說,大資料運用服務亦應同時關注逐步改變其自上而下的決策運營模式,直接由市場向一線服務人員傳遞資訊、從而引導企業轉型。
「上海建立大資料產業發展戰略,實質是運用政府威信説明搭建起市場和企業間的溝通橋樑。 」民建上海市委表示,這就要求取信各方、公開評級、市場運作、需要時還可在政府的督促下整改提升。 因此大資料服務還應包括資料品質分析平臺,由專業機構和公眾共同參與資料品質評分,對大資料分析運用服務企業進行市場化評級、同時建立不合格企業市場退出機制。
(責任編輯:蒙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