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層大股東如此密集的減持,其帶給股價的實際壓力不容小視。 在這種情況下,個人投資者對個股要加倍小心。 」這是近期一家證券公司因東軟集團股票的異動而對外發出的警示。
東軟向雲計算轉型並不能為公司成本問題減壓,反而面臨難題。 眼下,管理層對手中股票的密集減持,也許預示著他們對於未來的不確定。
據公開的資訊顯示,從5月5日至5月30日,東軟集團在上交所大宗交易平臺頻頻現身,前後共有96筆交易的買賣方都來自于申銀萬國上海周浦營業部和申銀萬國深圳紅荔西路營業部。 其中,有60筆的買賣雙方均為申銀萬國上海周浦營業部,有33筆交易的買賣雙方均為申銀萬國深圳紅荔西路營業部,另外3筆為兩者交叉。
從7月11日起,東軟集團再度成為大宗交易平臺的常客。 在最近半個月內,公司股票遭遇19筆減持,減持數量超過1000萬股,股東套現約1.13億元。 買賣席位均為申萬證券上海周浦營業部和申萬證券深圳紅荔西路營業部。 其中,最大一筆減持是7月15日在申萬證券深圳紅荔西路營業部進行交易,成交股數為300萬股,成交價格為10.88元/股,較當日收盤價有約5%的折價。
有觀點認為,同營業部的對倒行為,不排除避稅洗股的嫌疑。 但真正瞭解東軟運營情況的人士指出,這種大規模的股票交易反映出東軟集團內部的一些人心動向。
就在近期,針對用工成本居高不下的問題,東軟集團董事長劉積仁提出了將集團主業從軟體外包向雲服務轉型的口號。 據稱,自今年3月日本大地震之後,東軟以日本企業為主要服務物件的外包業務受到嚴重影響。
高管頻繁減持
大宗交易買賣雙方均出自同一營業部的情況並不罕見。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上海證券業人士告訴《IT時代週刊》,這樣做不排除股東通過低位完成限售股轉讓以實現避稅的目的。 即在股價較低的時候,以左手倒右手的方式完成轉讓,一是可以繼續持有股票實現更多投資收益,二是未來在高位套現時,不用由於高差價而多繳納稅金。
雖然無法全部獲知上述行為是源自東軟集團的哪些大股東,但相關的公開資料顯示,東軟集團中有3名高管通過二級市場進行了減持。
本刊記者查詢後得知,東軟高級副總裁兼財務運行官張曉鷗、高級副總裁兼首席運營官陳錫民以及總裁王勇峰近期輪番減持公司股份,三人分四次合計減持近117萬股,套現約1320萬元。 而交易所披露的上市公司誠信記錄顯示,張曉鷗、陳錫民于6月14日與6月30日分別減持7.25萬股和8.52萬股;王勇峰分別于7月20日、7月21日減持28.59萬股和72.41萬股,減持價格分別為11.55元/ 股和11.2元/股,合計套現約1140萬元。
隨著定期報告視窗期的來臨,高管買賣股票的行為將受到一些限制。 根據證監會發佈的《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變動管理規則》等規定,上市公司董/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在定期報告公告前30日內以及業績預告、業績快報公告前10日內不得買賣本公司股票。 東軟集團預計于8月27日披露今年的上半年財報,在視窗期臨近之時,公司總裁等高管的減持就顯得倍加敏感。
分析人士指出,由於高管遠比普通投資者瞭解上市公司的生產經營情況,他們在敏感時期的買賣往往成為一般投資者判斷上市公司價值的風向標。 而東軟集團眾高管的頻繁賣出,或許預示著公司的上半年財報不被好看。 近期漢王公司9位高管在公佈今年第一季財報前集體拋售所持股票,就是因為他們提前知曉公司業績難看。 這也引發了業界對漢王公司誠信的高度質疑。
在近期發佈的券商研報中,日本地震對公司對日軟體外包,以及諾基亞業務模式轉變對該公司移動通訊業務帶來的負面影響,也的確令研究員有所擔憂。
(責任編輯:蒙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