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存儲陣列廠商的客戶在雲上存儲資料的時候,存儲陣列廠商有一個問題。 他們已經向這些客戶銷售了產品,但是雲服務提供者通常是更精明的購買者,而且他們可能更傾向來自其他廠商的更便宜的和專門針對雲的產品。 那麼存儲陣列廠商該怎麼做?
他們的價值並不在於磁片磁碟機機架而在於存儲控制器裡面的軟體。 使用雲存儲的客戶可能不想要存儲陣列,但是他們可能會想要一個雲存儲閘道。 那個設備,或者運行在虛擬機器裡的軟體,可能看起來像一個訪問伺服器應用程式的SAN(存儲局域網)陣列或NAS(網路附加存儲)設備。 換句話說,它包含了來自存儲陣列控制器的許多代碼堆疊。
對於存儲陣列廠商來說,這代表一些可能性。 為什麼不把存儲陣列控制器和存儲陣列脫鉤並把控制器作為雲存儲閘道的基礎呢? 雲存儲服務的其他部分並不像火箭科學那樣高深奧妙。 其他技術不過是節約遠端存放資源上傳和下載的資料量並保護傳輸過程中的安全性。
這些技術包括塊層次的再重復資料刪除和資料壓縮。 大部分存儲陣列廠商已經有這些技術或者可以獲得這些技術。 比如說他們可以尋求Permabit的Albrieo再重復資料刪除技術,以及Exar的壓縮硬體。 加密硬體或軟體也已經有了。 然後我們要的是更加專門的技術,WAN(廣域網路)優化。
存儲陣列廠商可以尋求這些技術的授權或收購一家WAN優化公司(比如Silver Peak和Ipanema)。 存儲陣列廠商也可以開發自己的技術,儘管這需要時間。
那麼傳統廠商是不是已經太晚加入雲存儲陣營? 雄心勃勃的WAN優化公司Riverbed和幾家初始公司已經在開發雲存儲閘道。
Riverbed有Whitewater設備,該設備自從上市一開始便得到市場熱捧。 幾家初始公司,比如BridgeSTOR、Cirtas、STORsimple和Nasuni也都已經進入雲存儲閘道領域。
如果存儲陣列廠商未能快速推出雲存儲閘道,那麼他們很可能會出局。 下面我設想了一段IBM接待人員和一個客戶的對話:
暴風雨即將來臨
IBM接待人員:「我知道您考慮將更多的內部非結構化資料移轉到雲。 您是否有興趣採用一種更好更有效率的訪問雲中資料的方式? 」
客戶:「是的,我有興趣。 我們一直想提高我們的營運效率。 」
IBM接待人員:「我們的cSVC(雲SAN卷控制器)在訪問您的雲存儲的時候就像是在訪問您資料中心的存儲局域網(SAN)。 這意味著您現在的應用存儲訪問方式、策略、流程和安全考慮根本不需要任何改變。 實際上,如果資料得到加密,我們的這種方式還更加安全。 」
客戶:「我知道了。 我讓你看看我們在小型資料中心用的Riverbed的Whitewater設備。 cSVC能做什麼,Whitewater都能做,而且Whitewater能做更多。 」
黯然出來的這些存儲陣列廠商的接待人員(無論是IBM、EMC、NetApp或戴爾/Compellent)隨後認識到他們的公司加入太晚了,沒有抓住這個機遇。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