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蘇甯首次對外公佈醞釀1年之久的「S-TV計畫」,稱該計畫將改變以往工廠主導,被動售賣的經營模式,轉而走使用者主導、技術驅動、反向定制和精准行銷的供應鏈變革之路。
北大縱橫合夥人陶文盛對此評價稱,最大的改變在於產品由原來廠家自身意願出發到由消費者需求出發,如若這樣的做法能夠持續下去,那麼整個市場也將會發生相應的變化。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傳統產業中引進大資料行銷,更懂使用者將成為彩電適銷對路的關鍵,蘇甯的「S-TV計畫」可能帶來家電供應鏈的新變革。
個人化需求的品牌化定制
關於蘇甯宣稱的「使用者主導、技術驅動、反向定制和精准行銷」這種說法,蘇甯雲商集團總裁金明解釋,蘇甯正通過大資料採礦不同使用者群體對產品的個性需求,持續性跟蹤最新技術潮流和消費趨勢,直接主導滿足個人化市場需求的產品功能配置設計 ,反向向品牌廠商進行產品的個人化定制、規模化生產和集中性採購,打造使用者快速建立認知度的明星單品,不再讓使用者找產品,而是通過產品來匹配使用者。
根據金明的說法,供應鏈變革思維體現在蘇甯的採購經營模式上。 即蘇甯運用大資料採礦線上線下使用者的個人化需求,對相似需求的使用者族群進行分類,依託互聯網的廣域扁平化優勢,將使用者碎片化需求轉化為規模化需求,合零為整,然後通過規模化定制和柔性化生產的方式, 為各類使用者提供最契合自身需求的高性價比電視產品。
根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瞭解,定制家電早已不算是新鮮詞。 此前,TCL、創維等家電企業都選擇在網上建立互聯網專屬品牌,美的去年還專門針對「雙十一」的銷售打造了電飯煲、電磁爐和豆漿機等13款產品的定制生產線,實現大規模的柔性生產。
蘇甯黑電事業部總經理常江指出,目前的定制服務還主要是廠家列出可選功能表讓消費者進行選擇,只是管道定制並非使用者定制,是企業為避免價格衝突而採取的一種措施。
而就常江的說法,「S-TV計畫」則是一種基於大資料的精准化地挖掘使用者個人化需求的品牌化定制,根據消費者的需求進行功能上的獨特配置,比如針對遊戲使用者的電視定制、針對世界盃球迷的電視定制等。
零售商主動介入產銷
家電行業觀察家梁振鵬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樣的經營模式在現階段而言有利於提升蘇甯的淨利潤,並可使蘇甯自身的庫存降至最低,而此前的傳統包銷定制則使得零售商並不能非常準確把握消費者的需求。 」
在梁振鵬看來,定制家電具有使用者精准、價格合理、品類豐富等特點,不僅能夠滿足部分特殊消費群體的需求,而且可以優化上游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快速周轉。 原先同質化產品的競爭格局將有可能被打破,零售企業將更加主動地研究和參與產銷供應鏈的運作。
一直以來,傳統電視實現銷售後除了品質問題帶來售後維修,基本上不再和消費者發生業務聯繫。 而「S-TV計畫」則是賣出電視之後,與消費者進行深入的互動,為他們提供的後續內容服務才剛剛開始,蘇甯之前佈局的視頻、遊戲、本地生活、休閒娛樂等服務將通過「S-TV」精准地提供給不同需求的使用者,形成後期的長期交互和使用者粘性 ,單純通過硬體售賣獲取價值的行銷模式也將隨之改變。
陶文盛稱,不排除其他的零售商會有跟隨的可能性,畢竟未來的大趨勢也是定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