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介紹的這些網站將會改變大家觀察世界的方式,以即時的、視覺化的方式對結論加以審視,也許能為我們帶來完全不同的觀察視角。
一、全球駭客活動
從駭客活動開始踏上視覺化資料工具體驗之旅。 這份迷人的地圖由安全供應商Norse打造,其本質是一套反映全球範圍內駭客攻擊頻率的快照。 它利用 Norse的「蜜罐」攻擊陷阱顯示出所有即時滲透攻擊活動。 (稍等一會兒,DDoS攻擊就會點亮你的螢幕!) 閃光的霓虹線段與炫麗的彩虹配色營造出了互聯網時代下的科技戰爭氛圍。
不過大家別被眼前的美景所迷惑,每一條線代表的都是一次攻擊活動,借此可以瞭解每一天、每一分鐘甚至每一秒世界上發生了多少次惡意滲透。 全球實際攻擊活動總量要遠遠高於這份地圖所能顯示的結果—怎麼樣,有沒有覺得很可怕?
官方網站:HTTP://map.ipviking.com/?_ga=1.106938115.1477390587.1388686673
二、即時推文
下面再來看點溫和的內容,Twettping.net提供的地圖顯示出目前全球範圍內即時發出的推文資訊,每一條個人推文都會在地圖上點亮一個僅僅閃光幾秒的光點,隨後又會有更多光點陸續亮起。 熱點地圖顯示出世界上哪些地區推文發送活動最為活躍。 螢幕下方的統計資料顯示的是這些長度為140位元組的文本來自何方、最後記錄下的@回復與摘要標籤。
Tweetping地圖看得久了有種強烈的催眠效果,通過觀察可以感受到社交媒體網路到底有多受歡迎。 就在我查看的這段時間裡,該網站每分鐘追蹤到的推文數量已經超過了3500條。
官方網站:HTTP://tweetping.net/
三、#HashFTW
那麼這些推文到底在聊些什麼內容? Trendsmap能夠顯示目前世界範圍內正在進行的討論話題,並以地圖形式向使用者展示。 摘要標籤的涵蓋範圍越廣,參與討論的人數就越多。 Trendsmap還擁有一些獨特的功能,例如三藩市有哪些Twitter使用者實際來自非洲—大家甚至可以在回家的路上瞭解全世界對於某條新聞的反應。
官方網站:HTTP://trendsmap.com/
四、Digital Shadow
並不是所有社交共用內容都安全無憂。 為了給《看門狗》這款遊戲造勢,育碧用Digital Shadow演示了在獲得Facebook帳戶存取權限之後、他們能從應用裡提取到多少個人資訊。
在允許Digital Shadow訪問我們的個人帳戶後,它會深入挖掘並顯示所有獲取到的資料:使用者最親近的好友、使用者職業、使用者當前位置、最常使用的詞彙以及發佈動態的時間、朋友們最常購買的商品、使用者的年齡與教育背景、 甚至包括個人的實際價值。 如果下一次有應用想要與大家的Facebook帳戶相關聯,請慎重考慮自己的決定。
官方網站:HTTPs://digitalshadow.com/
五、資料無處不在
又一個與《看門狗》緊密相關的網站—We Are Data,旨在顯示使用者能夠在公共環境中所能查找到的全部公開資料。 We Are Data能夠提供來自柏林、巴黎以及倫敦各個街區上細緻入微的具體資訊。 該網站可以顯示出當前所有使用者的具體位置與操作活動,其範圍涵蓋Twitter、 Foursquare、Instagram、Flicker、開放移動線路、交通指示燈、閉路電視與ATM機位置外加明顯的電磁區域。 更可怕的是,就連列車的即時位置也會隨著其行進而在軌道上不斷改變。
點擊某個Twitter圖示即可查看來自特定位置的個人使用者的姓名與特定推文內容,這實在讓人有些不寒而慄。 We Are Data的目的正是向我們演示獲取這些資料有多麼輕鬆。
官方網站:HTTP://wearedata.watchdogs.com/
六、無處不在的Google eye
讓我們繼續討論「在毫無知覺的情況下共用個人資訊」這一話題。 下面要聊的是谷歌地圖—這款夢幻般的公用程式已經輕鬆滲透到了Android以及iPhone設備當中。 不過即使大家不使用這款應用程式,谷歌也早已在我們口袋裡的手機中安插了眼線。
登錄自己的谷歌帳戶,大家就能查看谷歌所記錄的個人位置歷史記錄。 大家別忘了在視窗左側的「顯示」下拉式功能表中選擇「最近三十天」來查看更為詳盡的記錄內容。 是的,谷歌正在注視著使用者的每一步動態;如果大家還在配合使用日曆工具,那麼這份追蹤記錄還能追溯到幾個月之前。
幸運的是,大家可以直接刪除該頁面中的歷史記錄,而且能夠瞭解如何關閉谷歌的位置歷史記錄功能。 (請注意,這樣做會導致某些特定感知服務變得不可用,例如Google Now。 )
七、關注你的歷史記錄
說了這麼多可怕的狀況,咱們換個輕鬆愉快的角度。 雖然不屬於技術網站,但由Shan Huang開發的Iconic History Chrome擴展外掛程式能夠將瀏覽器歷史記錄以網站圖示方式顯示出視覺化匯總結果,從而讓大家快速瞭解自己把寶貴時間揮霍在哪些網站身上了。 將滑鼠懸停在對應圖示上還能顯示相關頁面的具體細節。
這會給生活帶來什麼改變嗎?恐怕不會。 但Iconic History仍然是一款有趣的工具—如果大家希望控制自己在工作時間避免訪問某些網站,它甚至還具備一定的實際價值。
官方網站:HTTPs://chrome.google.com/webstore/detail/iconic-history/hfacpfhgpmaifaanbmgbbjkfgelookom
八、我們到底認識多少人
現在我們已經瞭解到自己在網路上到底花掉了多少時間;下面再來看家花了多少時間跟網路好友進行溝通。 麻省理工學院的Immersion專案以使用者的 Gmail、雅虎以及微軟Exchange帳戶為基礎,整理出發送郵件數量最多的物件。 此外,它還能識別出連絡人之間又存在著怎樣的交互關係。 這一切都建立在往來消息的中繼資料基礎之上,美國國安局所謂的大規模資訊收集沒什麼大不了、指的就是這部分資料。
大家可以親自訪問該網站來查看自己的溝通匯總結果。 (別忘了點擊個別連絡人姓名來獲取更多細節資訊!) 不要害怕,如果大家不希望把中繼資料保存並作為分析素材,Immersion會在使用之後將其刪除掉。
官方網站:HTTPs://immersion.media.mit.edu/
九、追蹤輿論導向
Newsmap可以通過提取谷歌新聞中的資訊瞭解全世界使用者對於特定消息的意見,並以視覺化方式創建一套互動式圖表。 話題的熱門程度越高、該話題對應的框體也就越大;相反,關注度越低的新聞其框體也就越小。 不同的話題類型由不同顏色加以區分—商業、全球新聞乃至技術等等。 點擊某個話題可以直接打開谷歌新聞當中與之相關的結果。 Newsmap的出色之處在于能夠以即時方式瞭解全世界民眾對話題的關注情況,並將結果按照關注程度等比例顯示出來。
官方網站:HTTP://newsmap.jp/
十、生命的輪回
目前全球人口總數已經超過七十億之巨,人們正以迅猛的速度出生並死去。 這份令人矚目的地圖類比了這一關鍵時刻,即利用資料與光點以即時方式在地圖上反映出生與死亡(精確位置)事件。 世界地圖上不停閃動的紅色與綠色光點説明大家瞭解這個巨大的生命之輪到底具備怎樣驚人的規模—這是數位完全無法帶來的感動。 我們還可以利用它感受除了本國之外,其它國度又有多少生命到來、多少靈魂逝去。
官方網站:HTTPs://92f9e7be6484d407e55a143e88b6c707cbafb1de.googledrive.com/host/0B2GQktu-wcTicEI5VUZaYnM1e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