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所討論的是一個足以讓首席資訊官成長的話題。 CEO通常會召集會議向大家宣佈:我們需要精簡、精細化的存放裝置,並努力地降低運營成本,提高效率。 並且,他還希望我們能夠提高處理大量資料的能力。 通常,領導發出的這些指令都帶有一絲嘲諷的意味。
但事實提醒我們,互聯網技術是被迫地服務于兩個領域:它從舊的靜態架構過渡成為更靈活的動態雲計算環境。 這個轉變激發了一些激進的創新思維,特別是在存儲架構方面。 長期以來,當涉及到虛擬化等新技術時,存儲架構的設計便不受重視。 但這些創新思維恰恰是CEO所希望的:簡化存儲架構,卻並不減少容量,而實際上是提高了處理越來越龐大、越來越複雜的存儲量的能力。
HP的最新突破是新生產線上的3PAR存儲伺服器及相關系統,旨在為中型和大型的操作提供單一、融合的架構。 該套裝軟體包括的新StoreServ 7000,能讓您以中檔的價格感受頂級的性能,如重復資料的刪除和先進的分析方法,它也提高了搜索功能和大資料建模的功能。 同時,HP專為雲架構的多使用者功能而設計了一組新的StoreOnce備份伺服器。 當它變得更接近于雲伺服器的功能時,這項技術將有助於企業整合其存儲空間。
但更重要的是,HP已經設計了能夠直接連接到刀片式伺服器的系統,且無需通過光纖SAN通道。 該系統採用新的虛擬連接的直連式光纖通道系統,使該公司所謂的"扁平的SAN"能夠訪問768個刀片式伺服器。 想要達到這樣的效果,不僅要做大量的網路基礎設施建設,並且上傳過程加快了2.5倍。
但是,SAN架構並不是一個新的概念。 就像Nutanix公司已經著手在準備他們的第三代和第四代平臺,並追求實現完全模組化的資料中心。 新Nutanix OS 3.0軟體和nx - 3000系列的硬體系統提供與動態集群擴展相似的功能,當計算重型負載時,KVM虛擬機器監控程式可支援配置在單集群上。 隨著PCIe和SATA的固態硬碟和硬碟磁碟機混合使用,再加上每個內核插槽都有不同的記憶體容量和適用範圍,該系統在設計方面的需求變得多樣起來,其中也包括大資料的需求。
資料的模組化可能會使存儲空間更加精簡,但它對於大資料量分析領域來說,是不是更好的選擇呢? Storage Switzerland 的首席分析師George Crump表示,速度和可擴充性並不是我們考慮的唯一因素。 資料保護和可靠性也是我們需要斟酌的。 如果有一個不使用SAN的系統,它所有的資料都存儲在VM主機上,當某個硬體出現故障時,資料和必要用的VM主機就要遷移到新的主機上,這樣資料可能會丟失,或者最好的情況是資料被損壞。 我們也有辦法可以儘量減少這種危險,如將資料備份到次要主機或共用存放裝置,雖然這些都需要至少有一個基本的網路架構,當然,這樣也增加了資料的成本和複雜性。
當涉及到存儲和大資料的需求時,似乎沒有那麼簡單的答案。 其實,目前最新的技術可以讓您少花錢多辦事,但究竟是如何設計存儲模組才能在日益複雜的資料環境中獲得最大的利益,成為CEO,CIO和其他參與企業基礎設施建設的人們思考的問題,要想企業向前發展,這是他們所面對的最大挑戰之一。
(責任編輯:施柏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