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帶來了IT即服務的重要理念,虛擬桌面、虛擬機器、雲存儲服務等已經在中國遍地開花。 而隨著中國建設智慧城市的步伐加快,雲計算技術將為智慧城市的建設提供相當有力的基礎設施支援。 但是,當前,智慧城市的建設不應僅停留在基礎設施角度考慮,更應該注重如何通過資訊的採集、傳輸、備份和價值發現來提供更為有效的資料分析環境。 在這樣的雲時代,大資料的價值不言而喻已經顯得非常重要了。 當前,大資料產業不僅得到了政府政策的支援,同時技術儲備逐漸豐富,基礎平臺搭建成熟,應用也不斷加快。 可以肯定的是,在雲計算時代,大資料將擔當相當重要的推動角色,不僅能有效利用和管理雲時代產生的大量資料,而且通過對於資料的組織管理、分析挖掘等能提供更為豐富的IT應用環境和行業增長空間,從而將大大促進中國走向「兩化」 的深度融合。 從當前的發展狀況看,大資料發展顯現了以下態勢。
政府高度關注,發佈相關支援政策
大資料是一個具有國家戰略意義的新興產業,正受到政府的高度關注。 《「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支援海量資料存儲、處理技術的研發與產業化;《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中,也將資訊處理技術列為四項關鍵技術創新工程之一,其中包括海量資料存儲、資料採礦、圖像視頻智慧分析, 另外三項關鍵技術創新工程,包括資訊感知技術、資訊傳輸技術、資訊安全技術,這些也是大資料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大資料產業發展密切相關。
產業鏈雛形初顯,創新成核心競爭力
2012年,大資料產業鏈雛形已經初顯,圍繞大資料的產生與集聚、組織與管理、分析與發現、應用與服務各層級正在加速構建。 從各層級的價值實現來看,離不開技術創新,不僅要挑戰傳統的資料存儲架構、網路傳輸能力、伺服器的計算能力,同時也引發資料庫、資料倉儲、資料採礦、商業智慧、人工智慧、內容/知識管理等領域的技術變革。 大資料產業屬技術密集型產業,競爭更多是技術實力與創新能力的比拼,離資料越近的產業環節,產業價值越大。 能掌控大資料即時集成、海量資訊處理和管理、雲存儲等技術的廠商將成為產業的主導者,主導未來大資料產業技術發展方向,促進商業模式創新。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