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雲計算不能「跟風攀比」「亂雲飛渡」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雲計算 資料中心 已經 可以

當前,中國掀起了雲計算快速發展的熱潮。 媒體的熱炒,資本的造勢,大量學術活動裹挾著的商務宣傳,拼命地為雲計算概念加溫。 加上Google、IBM、微軟等IT巨頭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進行雲計算的推廣和炒作。 更是把雲計算推上了峰巔。 雲規劃,雲綱要,雲專案、雲基地似乎已經成為各級政府新的發展規劃中一道最亮麗的風景線。

隨著各地雲計算熱情的空前高漲,一時間多地政府紛紛出臺優惠政策,快速佈局,跑馬圈地鋪攤子,上專案。 各個硬體和軟體廠商也覺得遇到了「做夢也想不到的撈錢機遇期」,紛紛試水涉足,搶著推出雲產品和雲服務。 中國大地可謂一派風起雲湧! 炒作和鼓噪的「迷雲」在繼續加溫,你要建立10個雲資料中心,我要建百萬台伺服器的雲計算基地。 你要建立亞洲雲資料中心,我要建立「世界雲資料處理中心」。 各地「逐級倍增」圈地蓋房的呼聲,熱鬧非常。 跟風攀比的數位和規劃,如雷貫耳。 以至於雲計算的市場規模已經從2010年的167億元,增長到2013年的1174億元。 年均複合增長率已經達到91.5%。 「十二五」期間,雲計算產業鏈規模已經可望達到7500億至1萬億元人民幣。

我們可以看一下工信部電信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李潔提供的一組資料:目前,我國各類資料中心總量約43萬個,可容納伺服器約500萬台。 其中經營性資料中心機房921個,面積約88萬平米,機櫃數約17.7萬個,可容納伺服器約200萬台。 不算以上的在建專案,僅就2011年我國已建資料中心總耗電量,就已經達到700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1.5%,相當於2011年天津市全年用電量。

生動的數位表明:避免重複投資,遏制資源浪費已經迫在眉睫,種種「跟風攀比」「逐級倍增」 動輒成千上萬台設備大搞雲資料中心的做法,種種「騰雲」「駕雲」的「雲山霧罩」熱潮,既缺乏頂層設計,又不進行關聯性思考,既不切實開發存量資源 ,又缺少對市場需求的充分考量。 「雲聯雲」已經變成了一句空話、一句笑談。 如果聽任這種「孤雲朵朵」「四處飄散」,將會面臨大量資料中心「雲資源池的乾旱現象」發生。 不僅會造成大量優質資訊化資源的沉澱和閒置,而且,會給歷經多年努力逐步有所進展的資訊交互共用局面,設置新的壁壘。

雲計算發展中的這些問題,如不及時洞察,妥善解決,將會造成嚴重後患。 正如有的學者指出的:眾雲彙聚之時,恐將成烏雲密佈之日。 有鑑於此,工信部苗圩部長已經明確地提出警示。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電子學會雲計算專家委員會主任李德毅也高聲疾呼。 要儘快改變這種「亂雲飛渡」的現象。 可惜的是,這些警示和規勸,並沒有引起太大的反響。 有鑑於此,有必要就當前雲計算發展中必須注重解決的五個問題做進一步的闡述。

1、發展雲計算要注重對存量閒置資源進行增值性開發。

雲計算將從根本上改變資訊獲取和知識的傳播方式,促進基礎設施運營和軟體等資訊產業的服務化轉型,催生跨行業融合應用的新型增值資訊服務新業態。 由於採用雲計算,可以將大量網路分別連接的計算資源進行統一管理和調度,構成一個計算資源池向使用者提供按需服務。 可以把分散資源集聚起來,提供資訊資源深度開發的可能;可以把零散資源彙集起來,提供整合應用的可能;資訊資源池中,大量高附加值資訊資源的集聚:不僅提供了資訊資源增值開發和智慧開發的可能;還提供了集群性計算能力深度開發、 增值開發的現實可能性。

正因此,工信部苗圩部長前不久明確指出:在國外,雲計算主要是整合現有伺服器資源,把閒置資源整合起來,建立一個虛擬的資料中心。 但是在國內很多地方,動輒就是百萬台新增伺服器,存在著很大的盲目性。

這就要求我們,要建立現有計算能力的資源存量清單,提供可用物理伺服器數量和負載存量,摸清虛擬機器或工作負載在整個可用伺服器群中的智慧分配資源量。 把閒置資源整合起來,進行深度開發,從存量資源中開發雲服務的增值價值。 另一項調查顯示:發展雲計算以後,70%被閒置計算能力可獲運用。 把這些閒置的計算能力集中起來,整合起來,就可以由使用者按需取用,從而大大減少這種計算能力的浪費。

在發展雲計算的過程中,對高性能雲計算資料中心的建設,需要慎重。 這不僅是由於高性能雲計算資料中心的建設費用很高,運營費用昂貴,更在於:這樣的專案上馬之前,一定要充分論證有沒有可供高性能雲計算資料中心集成的基礎資訊資源,可用的定向需求,或可長期應用的客戶資源。 沒有充裕的基礎資訊資源,形不成雲計算的資源池,或有池無水,就沒有進行高性能運算的基礎;沒有眾多的定向需求或長期需求的應用客戶資源,就不能支撐高昂的運營費用。 以上海高性能計算中心為例,其200萬億次曙光5000A的總體運行峰值功耗就達到了960千瓦。 每年需要支付的電費就要上千萬元。 以至於當前許多高性能電腦不得不關閉相關節點,以節約電費。 更應指出的是:這樣的專案上馬週期較長,而更新週期又很快。 這就更加加重了投資壓力。

對雲計算發展中存量資源進行增值開發,要注重採用虛擬化技術。 虛擬化的優勢在於它能將所有可用的計算和存儲資源以資源池的方式組成一個單一的整合公共平臺,進而提供虛擬服務功能。 其資源池就像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水和電一樣,成為公司資訊系統中的「公用設施」和便捷的「取用管道」。 這不僅利於資訊資源的增值開發,而且有利於閒置和沉澱資源的功能啟動。

2、發展雲計算一定要注重靜態雲和動態雲的結合

用存量集裝箱開發雲計算增值能量,建立靜態和動態結合的雲資料中心是世界雲計算技術發展中的一個新特點。 當前,一些雲資本的吹鼓手和硬體商人,出於他們的商業目的,掩蓋了國際雲計算發展中的這樣一個重要特點和趨勢。 鼓噪各地拼命地徵用土地,購買設備,大建雲資料中心。

事實上,經過幾年的發展實踐,世界雲計算資料中心的建設思路和格局,已經發生了重大戰略轉變。 建立動、靜結合的、模組化的、以漂浮雲為特徵的「集裝箱式資料中心」已經成為一種新潮。 這種新型動態資料中心,可以像搭積木一樣快捷、容易。 不僅一座資料中心可以像一朵雲一樣到處「漂移」,而且當一座資料中心不夠用了,可以像壘積木一樣再加上一座,這豈不解決了目前資料中心建設必須佔用過多土地資源的大難題嗎!

這種模組化資料中心,不僅資源佔用少,專案投入少,建設週期快,而且可分可合、可動可靜,適應戰備需求。 不至於成為戰爭中敵人攻擊的目標。 正是憑藉這些優勢,在全世界已經悄然走紅。 世界著名市場調研機構IDC研究人員已經明確指出:「龐大的、整體的資料中心已經過時了! 而模組化資料中心模式有望在未來5年內,成為建造資料中心的「幾乎預設的方法」。 他還更明確指出:這種集裝箱式資料中心適合建設災備中心,還可臨時性或緊急性地擴建IT設施,只要指定場地能提供電源和供水,即可立即投入運行。 集裝箱式資料中心在能效指標方面能達到很高的水準,PUE(能源利用效率)可以達到1.2,這是傳統資料中心難以企及的」。

這種模組化資料中心自2007年在世界首次起動。 包括IBM、惠普、戴爾、Oracle、SGI、等廠商無不涉足其中,微軟、谷歌等更對其偏愛有加。 微軟公司使用Rackable提供的集裝箱,在美國芝加哥城外建造了一座擁有150個集裝箱的大型資料中心,每個資料中心都配置了1000到2000台伺服器。 微軟還採用IT預裝配元件,在美國華盛頓州Quincy搭建了擁有超過2000台伺服器的資料中心,其模組化設計使整個搭建過程僅用了8個月。 而谷歌公司則在2008年就為他們的模組化資料中心申請了專利,以便對模組化資料中心創新技術進行專利保護。

但是,他們在中國雲計算高速發展中,帶給我們的那些「解決方案」中,顯然規避了這種前瞻性的創新思考。 這,難道不值得我們正在大建雲資料中心的各級政府官員和相關企業認真地思考和警醒嗎?!

(責任編輯:蒙遺善)

相關文章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