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項新興技術,雲計算將掀起繼個人電腦和互聯網之後的第三次IT浪潮。 然而,當前,整個社會也將在以雲計算等為代表的新興技術的推動下發生深刻的變革。 同時,作為保險行業也必然要通過先進的技術推動自身的變革,在降低運營成本的同時,保證服務的品質和速度,從而提高客戶的滿意度。
我國保險資訊化發展歷程與現狀
隨著中國經濟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我國的保險機構從過去的一家獨大發展到今天的近百家,保險市場體系逐步完善,逐步建立起了覆蓋全國的資訊服務和支撐體系, 全行業對資訊化的認識水準不斷提高,資訊化發展的基礎環境進一步改善。 我國保險資訊化發展共分為兩大階段:
第一階段,從手工到自動化。 大型機和個人電腦時代重點關注的是資訊處理,旨在提升資訊處理速度。 這一階段保險資訊化的重點是完成從手工業務處理到電腦自動化處理的演變,注重的是業務處理效率的提升和操作成本的降低,通過開發各種系統逐漸實現了資訊化應用對保險價值鏈的全覆蓋。
第二階段,從自動化到集中化。 隨著個人電腦的普及,如何將每一台電腦上的海量資訊快速傳遞出去,以使得資訊能與其他電腦共用,成為亟待解決的課題,因此互聯網時代應運而生。 互聯網將分散的電腦連在一起,使得整個社會的資訊處理節點變得互通互聯,資訊能夠快速的傳遞和充分的共用。
現階段,雖然我國資訊化建設取得一定成績,但我國保險業資訊化建設還存在許多可以改進和完善的方面。
首先,資訊化的總體水準仍然不高。 資訊化在推動業務創新、提升管理品質、提高資金運轉效率、有效防範風險、創新銷售服務手段和降低經營成本等方面,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其次,資金和人力投入不足。 IT治理剛剛起步,大部分公司沒有建立較為完善的IT治理結構,一些公司的IT治理也只是"形似", 難以適應保險業日益明顯的綜合經營趨勢。
第三,科技創新的意識和能力薄弱。 當前,保險資訊化領域模仿、抄襲等同質化現象較為嚴重,一些公司自主開發、運維能力薄弱,創新意識和能力不足。
第四,大量資料資產閒置。 相對粗放的管理造成了業務流程不規範、資訊標準體系不統一,從而導致了資訊系統割裂、資料資產難以利用,這不僅制約了資訊化效能的發揮,也制約了保險業的科學發展。
雲計算推動保險資訊化新變革
雲計算並不是新技術,它更多的是一種理念,是通過對現有的資訊處理和資訊傳遞技術進行有機的組合,建立安全、便捷的資訊消費模式,推動資訊消費環節的變革,促進社會發展。
首先,使用雲技術可以降低保險公司經營成本。 由於使用雲技術無需對IT設施進行前期投資,而是根據公司的實際需求直接提供服務。 因此,保險公司不需要大量的IT設備,也不需要大量的人才去維護和修復IT設備。 既能充分釋放IT資源,又能降低能源消耗,實現低碳經營。 特別是對於囊中羞澀的中小保險公司,可以騰出大量資金,擴張業務範圍,增強自身競爭實力。
其次,使用雲技術可以提高保險公司經營效率。 通常一家保險公司伺服器的整體使用效率是不高的,有時使用效率只有10%-20%。 而使用雲服務,只有當客戶有需求時才會開啟,當不需要使用時則可關閉,從而真正提高IT設施的使用效率。 並且一個專業的雲服務中心相較各公司獨立的IT部門來說,冗余級別大大減少,可以改善業務流程,避免重複任務和低效。
無障礙使用環境是採用雲計算的另一個好處。 無論保險公司是大是小、其員工數量是多是少,任何員工都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獲取其所需的檔和資料,在家中或是現場,而不必拘泥于辦公室,只要任何一個能訪問互聯網的地方,員工都可得到所需的資訊。 這樣,員工也許只需一台手機或是掌上型電腦,便可輕鬆完成工作。
最後,雲技術的使用與資料儲存更安全。 或許有人會擔心雲技術的使用安全,因為雲服務承載了太多的資訊與機密,若一旦被不法分子所攻克,後果不堪設想。 然而實際上,哪家公司可以保證自身公司的資料安全性一定高於雲服務提供者? 要知道,雲服務商每年都會花費數百萬元資金用以保障資料的安全性,再加上一支專業的資訊管理團隊,可以將事故風險發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保險雲」將成為未來發展趨勢
雲計算已是大勢所趨,作為一種新的商業基礎設施,它所帶來的商業機會將體現在兩個方面:新的交付模式和大資料時代帶來的新洞察。 做為服務國民經濟發展的保險行業,能否抓住雲計算的這個技術浪潮,對行業的發展至關重要。 未來,「保險雲」將帶來的保險服務方式的改變:保險客戶可以在一個保險門店完成所有保險公司的投保、理賠、保全等保險服務。
首先,充分運用雲計算技術,積極創新促進業務發展。 未來保險行業更多的競爭將是產品和服務的差異化競爭,而差異化競爭必須有IT技術強有力的支援。 移動展業、移動理賠保全已普遍推廣,可以預見在幾年後,人們使用傳統電腦將會越來越少,更多的事情人們通過平板電腦、手機終端等利用服務雲的方式完成,保險業的IT部門必須從技術創新的跟隨者轉變為技術創新的先行者。
第二,保險公司IT部或協力廠商科技公司應順應雲發展趨勢。 保險公司資訊技術部或協力廠商IT科技公司應順應雲計算發展趨勢,在為公司各業務模組提供服務的同時,加大雲計算的探索實踐。 第一是利用已經開發上線的資訊系統模組,同時為其他中小型保險公司提供核心業務、財務系統等公用模組的租用服務,不但能縮短新保險公司籌建時間,也將成為科技公司的一個新的盈利點。
第三,抓住大資料時代特性,利用雲計算開展資料採礦。 目前社會已進入大資料時代,據預測,全球移動資料的流量在2010年到2015年之間將猛增26倍,至2015年僅移動資料量預計每月將超過6EB。 對於保險業來說,資料正在呈現指數級變大,大得甚至有些超乎想像。 壽險業資料增長是指數級增長,電話銷售模式的業務員通話記錄、網銷模式的購買記錄等等這些都產生大量的非結構化資料。
最後,「保險雲」落地的瓶頸及應對措施。 保險行業是資料流程最多的行業之一,天生具有利用雲計算技術的基礎和優勢。 初期可考慮通過在公有雲的設施基礎上搭建虛擬的私有雲服務,就像VPN在公用的互聯網設施上搭建虛擬的私有網路一樣的模式。 但實現保險業雲計算的關鍵困難還是雲服務落地的問題,如:客戶資料、經營資料、財務資料放在雲服務提供者是否安全等。
各大廠商紛紛佈局保險資訊化
隨著雲計算概念的進一步落地,各大IT廠商加快了佈局保險資訊化的步伐,紛紛推出了「雲保險」解決方案。
日前,IBM就宣佈與中國大地保險展開合作,通過部署企業內容管理解決方案(ECM),説明中國大地保險構建新的核保運營管理體系,提高核保系統的運行效率、準確性和成本效益,提升訂單、客戶、 員工等資訊管理的高效性及企業決策的有效性。 此外,該專案的成功實施不僅優化了中國大地保險關鍵業務流程,降低風險、削減成本並提高收入,更增強了中國大地保險業務能力,助力業務人員更快地回應不斷變化的業務挑戰,率先在車險和人身險服務領域實現內容生命週期的靈活化管理。
除了IBM等傳統以解決方案見長的廠商,作為全球PC領導者的惠普也已在去年宣佈對其人壽、健康及年金策略管理系統進行升級,説明保險供應商提高敏捷性、降低風險,同時加快新產品的交付速度。 惠普對其 RADIENCE Administration 和 INGENIUM 系統進行了升級,以説明企業提高實現「瞬捷」企業所必不可少的敏捷性。 在當今這個對獲得「瞬捷」服務充滿期望的時代,企業和政府需迅速、有效地回應瞬息萬變的業務及公眾需求。
此外,作為企業通信廠商的Avaya在今年年初也宣佈,利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採用了Avaya IP Office解決方案,增強員工協作能力,並節省約30%的通信費用。 包括Avaya 8300媒體伺服器在內的Avaya系統高效連接了利安人壽的總部和分支機搆,並可隨利安人壽的業務成長而擴展,從而滿足公司在江蘇省以及全國其他地區業務拓展的需要。
同時,作為國內管理軟體巨頭的用友也早已瞄準了保險資訊化這一領域。 其用友BQ商業分析可實現保險業的精細化管理,緊跟客戶不斷變化的入保需求和服務需求。 首先,將客戶分析,通過內部客戶管理系統、話務中心記錄資訊等途徑,將所有客戶資訊進行分門別類。 另外,用友BQ具有專業的報表透視、挖掘、鑽取等手段,對報表資料進行分析,並能立體的解讀各類分析模型、KPI管理模型。
(責任編輯: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