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的巨大產業、拼搶和中國的落後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2011年8月20日,隨著雲計算技術的發展,微軟決定利用雲計算技術來保護Windows 8,這意味著微軟採用了全新的反盜版機制。 2011年8月19日,CNET科技資訊網發表高飛評論認為:以惠普的市場地位和品牌形象,惠普如果堅持Web OS平臺則未來可能在平板市場佔據一席之地;但惠普CEO李艾科似乎把未來交給了雲計算,將公司新的焦點聚在商用市場上。

何謂雲計算? 狹義上,雲計算是指IT基礎設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是指通過網路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資源;廣義上,雲計算是指服務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是指通過網路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服務。 這種服務可以是IT和軟體、互聯網相關,也可是其他服務。 雲計算的核心是將基於網路連結的計算資源(包括網路、電腦、存儲等硬體基礎設施,也包括中介軟體、資料庫、應用等軟體設施)統一管理和調度,形成一個共用的可靈活拓展的資源池,向使用者提供「按需取用」的資訊技術服務。 提供資源的網路被稱為「雲」。 「雲」中的資源在消費者看來是可以無限擴展的,並且可以隨時獲取,按需使用,隨時擴展,按使用付費。

雲計算是繼大型機、PC、互聯網之後的資訊技術與服務領域的又一次重大變革,它開啟了資訊技術與服務的又一個新時代。

雲計算的產業分三層級:雲軟體、雲平臺、雲設備。

雲計算是網格計算、分散式運算、平行計算、效用計算、網路存儲、虛擬化、負載均衡等傳統電腦和網路技術發展融合的產物。 雲計算常與網格計算、效用計算、自主計算相混淆。 網格計算是分散式運算的一種,由一群鬆散耦合的電腦集合組成的一個超級虛擬電腦,常用來執行大型任務;效用計算是IT資源的一種打包和計費方式,比如按照計算、存儲分別計量費用,像傳統的電力等公共設施一樣 ;自主計算是指具有自我管理功能的電腦系統。 很多雲計算部署依賴于電腦集群(但與網格的組成、體系機構、目的、工作方式差別很大),雲計算也吸收了自主計算和效用計算的特點。

雲計算通過使計算分佈在大量的分散式運算機上,而非本地電腦或遠端伺服器中,企業資料中心的運行將與互聯網更相似。 這使得企業能夠將資源切換到需要的應用上,根據需求訪問電腦和存儲系統。 雲計算意味著計算能力可以作為一種商品進行流通,取用方便,費用低廉。 雲計算是通過互聯網進行傳輸的。

雲計算包括以下幾個層次的服務:基礎設施級服務(IaaS,消費者通過Internet可以從完善的電腦基礎設施獲得服務),平臺級服務(PaaS,將軟體研發的平臺作為一種服務)和軟體級服務(SaaS, 使用者無需購買軟體但通過Internet向供應商租用基於Web的軟體來管理企業經營活動)。 雲計算服務通常提供通用的通過瀏覽器訪問的線上商業應用,軟體和資料可存儲在資料中心。

雲計算作業系統,也稱雲計算中心作業系統、雲OS,是雲計算後臺資料中心的整體管理運營系統,是指構架于伺服器、存儲、網路等基礎硬體資源和單機作業系統、中介軟體、資料庫等基礎軟體管理的海量的基礎硬體、 軟資源之上的雲平臺綜合管理系統。 雲計算作業系統包含以下幾個模組:大規模基礎軟硬體管理、虛擬計算管理、分散式檔案系統、業務/資源調度管理、安全管理控制等幾大模組組成。 雲計算作業系統有三個作用:第一,治眾如治寡,能管理和驅動海量伺服器、存儲等基礎硬體,將一個資料中心的硬體資源邏輯上整合成一台伺服器;第二,為雲應用軟體提供統一、標準的介面;第三,管理海量的計算任務以及資源調配。

雲計算作業系統是實現雲計算的關鍵一步。 從前端看,雲計算使用者能夠通過網路按需獲取資源,並按使用量付費,接入即用;從後臺看,雲計算能夠實現對各類異構軟硬體基礎資源的相容,更能實現資源的動態流轉,如西電東送、西氣東輸等。

雲安全的構想是:消費者越多,每個消費者就越安全,因為如此龐大的使用者群,足以覆蓋互聯網的每個角落,只要某個網站被掛馬或某個新木馬病毒出現,就會立刻被截獲。

隨著物聯網業務量的增加,對資料存儲和計算量的需求將帶來對「雲計算」能力的要求:   第一,雲計算。 從計算中心到資料中心在物聯網的初級階段,PoP即可滿足需求;第二,在物聯網高級階段,可能出現MVNO/MMO營運商,需要虛擬化雲計算技術、SOA等技術結合實現物聯網的泛在服務:TaaS。

雲行銷,狹義上是指幫客戶銷售產品,快速建立全國行銷管道,獲取經濟利益;廣義上是指樹立企業品牌形象,獲取更大社會資源等。

雲計算與教育結合實現雲教育:第一,遠端課堂;第二,學生實訓電視臺;第三,電視轉播。

雲計算為移動醫療資訊共用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説明電信運營商在移動醫療產業裡實現更大的價值。 專家認為,未來區域醫療資訊平臺的整合是大勢所趨,基於雲計算的區域衛生資訊平臺將推進這種整合的腳步。

雲計算應用廣泛,但雲計算產業巨大。

Google「雲計算」源于Google工程師克里斯多夫·比希利亞所做的「Google 101」專案。 2006年8月9日,Google首席執行官埃裡克·施密特在一次搜尋引擎大會上首次提出「雲計算」概念。

2009年12月,中國雲計算技術與產業聯盟在北京成立,四十多家企業一起共同倡議成立中國雲計算技術與產業聯盟。

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資訊化部、科學技術部、新聞出版總署(版權局)、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江蘇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首屆中國雲計算技術與應用大會,是2011年第七屆中國(南京)國際軟體產品博覽會的主要分會, 將于2011年9月6至8日在中國南京國際博覽中心金陵會議中心舉行。 除了中國工程院倪光南院士將親臨大會演講外,眾多雲計算的領先企業已經決定參會,包括:淘寶、百度、網易、IBM、浪潮、法國凱捷、中興通訊 、雲創存儲等。 同時,眾多高校和科研機構也將參會,包括中國軟體評測中心、南京大學、解放軍理工大學、廣東電子工業研究院等。

雲計算是未來IT界的搖錢樹:2011年5月26日,中興通訊一位高層稱公司目標為2012年雲計算產品銷售收入翻番至逾40億美元;一個擁有超過82億美元的巨大雲會議市場呈現在我們面前 ;2010年雨花軟體園雲計算產值已經超過了10億元;全國手機最主要生產地之一的廣東省惠州市提出了「慧雲」計畫,提出要形成雲計算100億元產業規模,帶動產業鏈形成350億元產值 ;廣東省深圳市雲計算產學研聯盟在2011年8月3日正式成立,預計未來3-5年內,聯盟將帶動雲計算產業相關產值超過1000億元,發展面向公共部門、互聯網、中小企業、行業的雲計算解決方案和服務 ;2010年8月上海公佈雲計算發展戰略,3年內雲計算將為上海新增1000億元的服務業收入,推動百家軟體和資訊服務業企業轉型,培育10家年收入超億元的龍頭企業和10個雲計算示範平臺, 上海的目標很明確:打造亞太地區的雲計算中心;雲計算已被列為北京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突破口,北京市市經信委發佈了《北京「祥雲工程」行動計畫》,提出在 2015 年使「雲計算」的三類典型服務——基礎設施服務、平臺服務及軟體服務形成 500 億元產業規模,由此帶動雲計算產業鏈形成 2000 億元產值;2010年10月22日,工信部和國家發改委聯合發佈的通知明確,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無錫等五個城市先行開展雲計算服務創新發展試點示範工作。 業內人士表示,在工信部和國家發改委的聯合推動下,雲計算在中國的市場規模有望在3年內突破1萬億人民幣,產業鏈上下游的多家上市公司將迎來發展機遇。

世界各國都在雲計算產業中打造核心競爭力和競爭優勢。

2011年8月15日,谷歌宣佈將以125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移動。 這意味著,蘋果、谷歌、微軟三家巨頭廝殺雲計算。 在各家硬體規格差別不大的情況下,手機整體平臺的競爭尤其是以雲計算為中心下一代手機平臺的構建,將關係到蘋果、谷歌、微軟三家巨頭未來的成敗。

谷歌一直是全世界雲計算產業的主要推動者——這為Android系統和雲計算的結合留下了充足的想像空間;2011年蘋果在WWDC大會上推出了備受矚目的iCloud雲計算平臺,將蘋果現有的終端利用雲計算平臺整合起來, 並具有便利的線上自動同步功能;微軟在雲計算上有著深厚的積累,不過微軟在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上的動作緩慢卻讓微軟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

在雲計算中,終端的重要性已經越來越重要了——不管是蘋果還是谷歌,都準備將雲計算服務內置到自己的終端中同步解決。 上海中科計算技術研究所所長孔華威認為,這場智慧手機大戰對中國廠商的最終啟發是,缺乏自己的雲計算平臺,很可能只能淪為為巨頭們打工的工具。 形成強烈反差的是,蘋果、谷歌、微軟幾大巨頭通過平臺生態系統的建設正在牟取更大的戰略利益。

在雲計算產業中,特別在手機領域的雲計算平臺建設中,中國已經落後于美國。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