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公司都在探索如何挖掘大資料的價值,但有一類公司不得不擅長做這項工作,那就是:資料分析供應商。 這些公司的商業模式決定了其必須能夠有效、持續地提供客戶願意買單的資料產品和服務。
下面將分享一家偉大的資料分析供應商- ComScore,如何通過3個關鍵因素(一個便捷、可擴展的平臺,一支深悟資料分析的員工團隊,以及對客戶的深刻理解)來實現對大資料價值的挖掘。
1個便捷、可擴展的資料平臺
ComScore提供服務的基礎是14個PB的多種來源線上資料,這些資料即時地從全球範圍收集,這就是公司現在稱之為大資料的東西。
資料的來源有4個主要管道。 第一個來源是樣本庫資料,來自200萬個互聯網使用者,美國境內和境外使用者各有100萬人。 樣本庫成員允許 ComScore秘密地採集使用者行為和人口特徵。 人口調查資料是第二個來源,從獲准安放在大約90%的美國數位媒體機構百強公司裡面的感應器獲得資料。 第 三個數據來源是採用專屬調查的方式,從樣本庫成員獲得的認知資料。 第四個來源是從戰略合作夥伴獲得的資料。 比如,ComScore採用會員卡店內購買數 據,來説明客戶將線上廣告活動與線下商店購買行為緊密結合在一起。
在上世紀90年代後期,可管理ComScore資料工廠的主流商業技術解決方案還沒有出現。 ComScore就開發了一個高效、獲專利保護的技術平臺來存儲和管理大資料。
到2013年,技術團隊已經將平臺從一個專有的解決方案進化為一種面向服務的架構,支援在MapR的Hadoop和Pivotal Greenplum資料庫上運行的3個關鍵系統,每個系統都有獨立的工作任務和擴展需求。 ComScore需要不間斷地呆在平臺的頂端,在過去的12個月 裡,資料量大約增長了80%。
一支深悟資料分析的員工團隊
ComScore依賴它出眾的員工來掌握大資料的藝術和科學。 它已經成長為一支1200人的全球團隊,每個人都擁有不同水準的"資料科學家"能力。 為了跟上公司成長步伐而選擇和開發這些員工,公司領導實施了許多人才管理戰略。
其中一項戰略是:首先從大學的商學院和數學專業招聘分析人才,並給她(他)們提供更多的分析培訓。 ComScore有一個正在進行的公司內部範圍培訓專案-ComS core大學,大部分員工都參加。
另一項實踐是旨在培養一支領域廣泛、深悟資料分析的工作團隊,根據員工的不同技能水準在整個公司成立不同的小組,但與此同時,員工必須具備足以確保這些小組能順利溝通的基本技能。 而這些需要溝通的團隊通常都在同一個地方辦公。
公司領導層還利用矩陣式組織架構,將具備不同技能組合的人才結合在一起。 比如,ComScore同時運行了好幾個並列的團隊,每支團隊都有一個商業產品經理來理解產品的開發路線圖,以及分析師們來監控資料品質和分析方法論。 這種方式被認為對產品開發流程尤為重要。
對客戶的深刻理解獲得行動的洞察力
ComScore每天發佈大約15萬份線上報告。 其中的挑戰在於如何傳播優秀的報告,讓客戶不僅能獲取洞察力,而且還能將這種洞察力與 工作任務緊密結合。 當客戶將所獲得的洞察力付諸行動時,比如改變一次廣告活動的策略或定位一個新的細分客戶群,她們可以從ComScore的產品和服務中 取得價值。 但是作為一個資料分析供應商,ComScore對於客戶使用資料的方式缺乏控制力。
ComScore能夠控制的是它自己對客戶需求的理解。 該公司致力於在專業知識領域深度挖掘,並理解其客戶想要解決的難題。 具備了這些 知識之後,ComScore就使大資料變得"可消費",並且可以積極主動地説明客戶識別哪些是可付諸行動的洞察力。 不得不承認,資料可以在短時間內壓倒一 切,激勵客戶聚焦于解決一些關鍵問題,然後反復適用。
ComScore給它的客戶提供擁有圖形介面、整合視覺化和圖表呈現的軟體工具;通過嚮導和範本報告的大量使用來支援客戶的自助服務; 當需要即時決策時,通過控制台提供資料的即時訪問;以及創建知識門戶來支援知識的分享。 更進一步,公司還專門成立了一個組織單位,來為其產品和服務的可 消費性提供支援。
(圖為,ComScore的典型客戶)
一切都歸於資料
在大資料的空間領域,必須不斷地適應才能跟上其迅猛發展。
多年以前,ComScore還僅僅期望測量掛有客戶廣告的網頁的訪問者數量;今天,它則必須報告這個廣告是否被真正看過。 在早期,公司客戶對非美國資料還沒有多大興趣;全球化的發展催生了對ComScore覆蓋全球資料的市場需求。
此外,ComScore還需要對技術相關的變化保持跟進。 比如,客戶可能會需要分析類似來自視頻和智慧手機的資料流程這樣的突發性資料類型。 另一個重要的變化例子是,使用大量不同設備訪問線上內容的使用者數在持續增長。 這樣,公司客戶就需要能識別跨多個設備的獨立使用者。
ComScore的平臺、人才和深刻客戶理解賦予公司足夠的能量,來應對大資料產業環境的風雲變幻。 其便捷、可擴展的資料平臺使得 ComScore能夠適應資料量的迅速增長,並獲取新的資料類型。 交叉組合的團隊和技能,與擁有深厚分析技能的工作團隊相結合,使它能夠順暢地適應需求的 變化。 對客戶流量分析工具的良好培訓,允許公司能夠預期未來發展趨勢,並據此調整其產品和服務。 CISR(MIT資訊系統研究中心)相信,對借助大資料發 展自己感興趣的公司可以考慮採用ComScore的方法,以獲取良好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