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在企業內部進行雲計算部署實踐的幾家企業,如谷歌、亞馬遜、微軟,在雲計算方面投入最大的前若干名公司,如HP、IBM等,都是總部設在美國的跨國企業,同時, 圍繞著這些巨頭也出現了很多中小企業提供雲計算產業上下游某個環節的產品服務,出現了眾多可行的雲計算商業模式。 回顧這5年來雲計算在 美國的發展,觀察分析參與其中各方--企業、政府、機構的表現舉措,對我國的雲計算產業發展將有非常積極的借鑒意義。
互聯網巨頭出於自身需要發展出了雲計算服務
在雲計算概念提出之前,有部分互聯網巨頭已在公司內部實質上地部署了雲計算系統。 由於谷歌率先提出的「雲計算」名詞能夠比較形象地概括這套系統對外服務的特點,於是就被各家廣泛認可,各自引用來包裝自己的產品服務。 可以說,「雲計算」是先有其實,後有其名,這也使得雲概念在一開始提出的時候,就有著堅實的實踐基礎。 亞馬遜、谷歌的雲計算服務發展過程充分說明瞭這一點。
亞馬遜的主營業務是B2C電子商務,使用者流量並不是均勻分佈在全球,在某些特定的時段(比如耶誕節),流量會急劇攀升,所以亞馬遜在IT資源的投資上會面臨一個尷尬的局面--花大價錢購置的伺服器、存儲、 頻寬只是為了應對突發的高峰流量,而在其他大部分時間裡,這些資源利用率可能都不到一半。
在這種情況下,亞馬遜設計了雲服務AWS(Amazon WebService),這項服務主要是想把平時閒置的IT資源利用起來,有那麼點「變廢為寶「的意思。 在隨後的時間裡,亞馬遜陸續推出了包括EC2(Elastic Compute Cloud,彈性計算雲,此後業界談及亞馬遜雲服務,大部分就是特指EC2),Simple DB等近20種雲服務,逐漸完善了AWS的服務種類。
由此可見,AWS對於亞馬遜來說,並不是一個嶄新的系統,而是基於原有IT系統改造包裝,使之適合於向公眾開放服務的升級版。 在向公眾推出AWS之初,亞馬遜就已經積累了大量的運營經驗,保證了雲服務的品質。 實際上,AWS最大的使用者就是亞馬遜自身。
再看谷歌。 在企業初創階段,谷歌獲得的投資有限,只能自己攢機,但是很差的機器不可能滿足伺服器的高性能和穩定性要求,於是只有在已有基礎上提高可靠性,利用很多「破爛」機器獲得更高的性能。 這就有了雲計算的雛形。 可以說,雲計算技術架構的建設升級完善貫穿了谷歌公司的整個發展歷程。
在2006年之前,谷歌就已經擁有了成熟完整的雲計算技術架構,不僅在硬體網路方面應用了自己設計的機架架構、伺服器刀片、資料中心、全球網路連接,也在軟體系統方面開發完善了作業系統、檔案系統GFS、 平行計算架構MapReduce、平行計算資料庫BigTable以及開發工具等雲計算系統關鍵部件。 提出「雲計算」是一個水到渠成的自然過程。 與其說「雲計算」是谷歌包裝出來的用於引導產業技術發展趨勢的概念,不如說是谷歌對自身發展經驗和技術積累的系統性總結。
產業分工精細,中小企業也有很多機會
雲計算雖然適於互聯網巨頭,但是今日美國的雲計算市場並不只是巨頭的舞臺,很多中小企業也活躍其中,並且表現出了很強的發展潛力。
• Joyent公司
主營業務和亞馬遜EC2類似,提供IaaS,據媒體報導,2009年Joyent就已經為約25%的Facebook的應用提供了平臺支援,其客戶之一LinkedIn單月的訪問量也已經突破10億, 另一個和Twitter類似的流行微博客服務提供者Identi.ca也選擇了Joyent,而Joyent當時的員工總數僅為22人,還包括管理和銷售人員。 還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是,2008年因為不滿Twitter架構設計的不穩定,且拒不接受Joyent的優化建議,Joyent說服Twitter離開了Joyent。
• Okta公司
Okta專注于雲中的身份識別管理,以企業軟體即服務(SaaS)為目標將不同的服務結合在一起,為使用者提供使用不同種類SaaS應用的單點登錄入口。 Okta的雲區域網路被認為是局域網的發展,結合與管理並保護使用者的雲應用。 在SaaS的應用領域,相對於完全的雲服務,較少的安全威脅對廠商來說是最有利的。 Okta創始人Tom McKinnon曾參與過Salesforce.com的工程開發,因此他具備足夠的技能經驗,以應對雲計算中的管理和識別。
• Skytap公司
Skytap為使用者提供基於雲的虛擬實驗室運行示例和開發環境。 其使用者也正在開發它的新用途,包括建立虛擬培訓教室。 已經有使用者通過Skytap建立了自己的部署應用。 Skytap還允許使用者在自己的資料中心中構建虛擬私有雲。 這一服務使得Skytap成為私有雲市場中一個舉足輕重的代表廠商。 Skytap的客戶已經超過了一百名。 它還表示,與去年相比,其收入已經增長了一倍,但未公佈具體數目。 早在2008年,Skytap就已經從Madrona Venture Group、Ignition Partners、Bezos Expeditions和Washington Research Foundation Capital獲得了13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
• Egnyte公司
Egnyte推出了基於雲的檔存儲服務,提供了存儲和備份資料,共用資訊的新方式。 自此,Egnyte加大了對本地雲混合方案的投入力度。 在他們的產品中,當沒有互聯網連接時,使用者能夠通過本地雲訪問被託管的檔和存儲資料。 當恢復互聯網連接時,Egnyte本地雲將與Egnyte雲檔案伺服器同步實現無縫存儲。 公司創始人稱他們最初提供Egntye概念是想解決他們在先前的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安全便捷的從他們熟悉的計算裝置訪問檔。
中小企業資源相對有限,不可能像大公司那樣服務于眾多客戶或者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集中資源專注在某個客戶或者某項業務上是他們的生存之道。 而發展成熟分工精細的市場,也為這種生存之道提供了很廣闊的空間。 天使投資、風險資本等目標區分明確的創投機構可以為不同時期的中小企業提供融資;信用體系完善監管有力降低了市場交易成本,也降低了大企業客戶購買中小企業的服務或者業務外包的風險;非核心業務外包也使得大企業可以更專注在核心業務上 ,不屑于與中小企業爭利,專業的公司做專業的事,各得其所。 因此,才有像Joyent這樣員工總數僅22人的小公司,卻為25%的Facebook應用提供了平臺支援。 Facebook、Twitter等互聯網新貴也樂於將非核心業務外包出去,而不選擇自己一手包辦。
(責任編輯:蒙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