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浪潮雲海金融大資料一體機在京發佈,這是浪潮攜手行業ISV南天資訊共同推出的面向金融行業的挖掘、分析平臺。 會上,浪潮集團高級副總裁王恩東做了致辭,大資料已經從概念階段走入到日常生活中,他說,「我們要告別空談,從技術概念步入到更加務實的應用階段,推動行業大資料真正用起來。 」
他介紹到,資料利用價值已經越來越高,對資料的利用有三個階段。 從傳統結構化資料的分析應用,到行業內部整合的多結構類型大資料處理,再到未來的跨部門、跨行業的資料整合分析,大資料有著不同的階段性應用特點。
第一階段,是對一個組織內部的某個應用資料。 客戶的系統和資料都比較分散,資料也十分單一,王恩東介紹到,「這些資料都是結構化的資料,或者類型相對比較一致的資料進行分析、挖掘,更多是統計。 」它們可以為使用者的業務決策和新業務的開展提供支援,但是深度和廣度都有限。
第二個階段,是對一個組織內部或者行業內部。 企業、政府等組織內部實現了資料的統一整合,各類系統都實現了互聯互通,建立了統一的大資料庫,系統中的資料體量大、類型複雜,從GB上升到TB甚至PB,有結構化資料、半結構化資料,也有非結構化資料。 他介紹到,「以公安系統為例,有各種歷史文檔,人口、車輛、法人等各類資料,大資料技術的複雜性以及應用的廣深程度都遠遠超過了第一個階段。 」
第三個階段,是對跨行業的、各種各樣的資料整合,甚至全社會的資料整合。 從而能夠在這種資料裡面找到更多對於社會治理、國計民生、產業發展,更多有價值的應用。
第三個階段相當於共產主義,這是一個願景,實現起來現實性不高。 他表示,「我們正處在第二個階段,相當於社會主義初期階段,可能在未來相當長時間我們會將處在這個階段。 」在第二個階段,大資料產業技術流派眾多、缺少統一標準,硬體、軟體等各層次存在技術相容性不高,整合性產品較少,使用者在部署、業務開發和運維等環節存在許多困難。 「我認為,結合行業的需求特點,進行技術和產品的整合和優化,需要更多創新型的技術和產品。 比如資料交換不再使用現在通用的技術,因為傳輸率低,浪費計算資源;半導體用來做記憶體計算,提升計算的性能。 」
經過十幾年的資訊化建設,中國各個行業已經具有完備的資訊化基礎,尤其是三金工程、十二金工程、資料大集中等建設週期過後,金融、稅務、工商、交通等行業已經積澱下來大量的資料資產,這些資料價值密度高,經過淺度處理便可產生巨大價值。 「我們也在跟一些行業的合作夥伴,比如南天資訊,他們在金融行業有非常豐富的經驗,對金融行業有非常深入的瞭解。 我們跟南天資訊在金融大資料一體機方面,因為看到了互聯網金融或者互聯網對於金融的影響,越來越大。 」他說,「今天我們發佈這樣一個產品,希望我們一體化的產品,能夠比較好的解決金融行業對於大資料的需求。 」
(作者:李祥敬責任編輯:李祥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