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介交易 SEO診斷 淘寶客 雲主機 技術大廳
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各種各樣的網站層出不窮。 在這樣的環境下,使用者是如何在浩瀚的互聯網海洋中快速挑選網站的呢?網頁設計師又如何能讓自己的網站在使用者匆匆一瞥後就迅速吸引到他們進一步注意的呢?本文作者向使用者介紹了一種簡單的頁面配置方式——分割佈局, 這種佈局方式試圖讓使用者初覽頁面時感受到一種友好的流覽體驗。
下面進入翻譯正文:
作為網頁設計師,我們可以參考的設計範例和佈局原則有很多,比如說:柵格化、縱向一致性、F型佈局、Z型佈局、三分法則、黃金分割法等等。 注重這些原則將會給你的設計帶來視覺吸引力和功能性——現在讓我們來看一種簡單的方式,將頁面兩等分。
雖然在一開始聽起來有點傻,但是這種基本佈局確實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當我們通覽一個頁面時,我們的視線常常會沿著一個「之」字形移動。 而如果使用者的視線是沿著一條水平線移動時——就像在Z型佈局裡一樣,那麼他/她就會很專注(或者說嘗試著專注)。 但由於初來你網站90%的使用者都不會很仔細的去關注你的頁面,因此讓你的設計「流覽起來友好」肯定會獲得不錯回報哦!
(圖1)
眼動和「之」字形
從雅虎的眼動追蹤研究可以發現:
·人們通過掃視頁面的主要部分去判定這是個什麼網站以及他們是否想在這多呆一會。
·使用者僅僅在三秒內就會對頁面做出決定
·如果使用者決定留在頁面,他們會最關注螢幕頂部的內容。
網站的使用者總是很匆忙,他們有其它的事情要做,你不要指望他們會停下來去欣賞你網站的美學。 雖然良好的美學設計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這並不能完全激發訪問者去採取行動——去點擊「立即購買」或者「瞭解更多」按鈕。
我們不能去埋怨這些使用者。 永遠記住,當你想查詢什麼東西時?你會急著打開谷歌的第一個搜尋結果並且火速看完,或者更確切的說,是粗略的流覽整個頁面。 大多數時間,你甚至是毫不留意就將滑鼠滾動到了頁面底部。 經過這個階段後,如果你認為這個頁面值得你花時間,你就會又回到頁面頂端並且著實花精力去閱讀和關注。
那麼,使用者初始流覽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呢?就是在你最初掃視頁面時,捕捉到盡可能多的資訊。 如果我們以某種方式「制定」這種瀏覽模式,應該就能夠得到更多訪問者的關注。 通過觀察大量網站的熱圖,我得出了一個共通的趨勢。
(圖2)
在上圖中你會發現,你毫不費勁就能看到那些紅點。 奇怪的是,就經驗看來,相比于斜線而言,我們的視線能更輕易的跟隨水平線移動——因為我們都是沿著直線閱讀。 但請注意,我討論的是在初始流覽階段,並不是你關注網站每個細節時的階段。
每當你不是很專注時,你的視覺流向很自然的就會呈現為「之」字形。 除非有對比度更高或者更重要的元素「召喚」你,不然你的視線就將會遵循上圖的模式。 你還會發現,這種模式看起來和F型佈局非常相似,並且使用者會在紅色端點有短暫的停留。
你的大腦會在這些「暫停點」生成快照。 在之字形佈局裡,在這些「暫停點」佈置一些包含重要資訊的元素,使用者的大腦就會很自然的吸收更多的細節,並將這些作為獨立實體存在的「之」形端點聯結起來。
(圖3)
「設計不僅僅是它的外觀怎樣或者感覺如何,而是它是如何工作的。 ——史蒂夫·約伯斯」
舉例來說,你可以利用半分割佈局的這一特點去有效的佈置你作品集的預覽、你的產品或服務的重要特性,這樣很快就能引起網站訪問者的注意。 最終會激勵使用者在您的網站停留更久,並說服他們採取行動。 這樣的話,結果會是怎樣呢?將給您的網站帶來更高的轉換率,同時給訪問者帶來更好的使用者體驗。
將分割佈局應用到設計中
(圖4)
讓你的設計和佈局相容「之」字形非常簡單。 實際上,這和將你的頁面分為兩等份一樣簡單!兩等分的效果很好,因為「之」字形的端點或多或少能對齊到這兩等分的中心。 疊加使用,它們能很好的相互呼應。 將重要元素放置在你網頁中「之」字形的紅色端點處,這就是分割佈局或者說1/2佈局包含的基本理念。
最近,我致力於設計一個「即將來臨」的登陸頁面。 我嘗試了多種佈局,但是沒有一種效果讓我滿意。 我幾乎試了每一種——比如柵格化,黃金分割比,F型佈局等。 但是僅當我將頁面兩等分時,那一刻有一種強烈的「我找到了!」 的感覺。 解決的辦法竟如此簡單!它看起來優雅而整潔,並且提醒了我一個重要的事實:簡單不一定是壞事。 你看到微軟的新標誌了嗎?
(圖5)
「簡潔是終極的複雜.——萊昂納多·達·芬奇」
(圖6,HTTP://www.futfolle.com/)
你能看到兩等分如何體現出一種良好的視覺層次。 首先,頂部的「即將來臨」的紅色緞帶很引人注目。 其次,標誌也很鮮明。 現在,跟隨我之前提到的「之」字形,訪問者看到右半部分的圖片滑塊,最後,到達電子郵件提交表格。
現在讓我們來看一下,分割佈局在一個網頁設計師的作品集頁面中能起到多大作用?設計作品集頁面的目的是為了向潛在客戶快速展示你作品的主體部分。 隨著現在這個產業如此飽和,顧客的選擇有很多很多,為什麼他們要付錢給你呢?因此,一個很棒的第一印象將會在你的事業方向中起到決定性作用。 讓我們看看,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圖7)
上圖的佈局被劃分為兩等分,但是並不遵循我之前提到的「之」字形原則。
雖然它看起來是個不錯的佈局並且易於觀看,但是在看完前兩塊元素後就會讓人感到非常沉悶死板。 打破這樣的視覺流向並且增添視覺趣味性將會讓之有所改變。 不僅如此,當你試著去流覽上面這種佈局時,你的眼睛會最先看到第一張圖片,然後跳轉到第二塊的文本上。 然而你的訪問者並沒有打算在這個階段閱讀,因此,他們會跳轉到其它的點,或者徹底離開你的頁面!
但是如果你做了這樣一個簡單的調整呢?
(圖8)
變得更生動有趣了,對吧?簡單的互換每個專案裡文本和圖片的位置來增加視覺上的生動性,這樣,這種一致性就不會讓你的使用者感覺到無聊了。 同時,你還能在「之」字模型後放置一個行為召喚按鈕。
(圖9)
這個「聯繫我」按鈕將會有更大的機會被注意到,並且被你更多的使用者點擊(為什麼不進行一個A/B測試去再次驗證一下?)
(圖10)
「設計是一項計畫,它將所有元素以最好的方式組織起來去完成一個特定的目標。 ——查理斯·埃姆斯」
有效的分割佈局的例子
隨著Facebook新的時間軸的設計,分割式佈局受到了眾人的注目。 留意一下,你的視線多輕易就從一個帖子流向了另一個。
(圖11,HTTP://www.facebook.com)
Apple公司也採用了分割式佈局。 這裡是iPad mini的頁面,看看它是多麼輕易地將每個展示iPad mini不同特徵的圖片聯繫起來的。 感覺不錯吧!
(圖12,HTTP://www.apple.com/ipad-mini/overview/)
很多人認為,微軟為它最近的品牌重塑鋪設了很多新方式,下圖就是他們Surface的資訊頁,這個頁面也採用了分割式佈局。
(圖13,HTTP://www.microsoft.com/Surface/en-GB/surface-with-windows-rt/home)
Stacey是1/2型佈局的極簡寫照
(圖14,HTTP://www.staceyapp.com/)
我很喜歡Quora的主頁,分割式佈局能被示範的更簡單一些麼?
(圖15,HTTPs://www.quora.com/)
Consumerbarometer.com 利用動畫將「之」字形提升到了一個新的等級,並且對之進行了三角形變異。
(圖16,HTTP://www.consumerbarometer.com/#?app=home&viewMode=0)
總結:
那麼,我們學到了什麼呢?
·使用者僅在三秒內就能對你的頁面做出判定
·為了吸引訪問者的注意力並且降低頁面跳出率,我們應該試著讓我們的頁面配置「流覽起來友好」
·就在中心位置劃分你的佈局,並且將重要元素調整到「之」字形的端點上,以確保你的訪問者在流覽後記住更多的細節
本文僅僅是一個善意的提醒,我們在設計網頁時,不應忘記使用基本佈局和基本設計方法。 實際上,如果應用合適的話,這將會提高你的轉換率。
原文連結:
HTTP://webdesign.tutsplus.com/articles/design-theory/understanding-the-split-layout-in-web-design/
(微博UDC原創博文,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