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擴展、節約成本
企業使用雲存儲備份後,可以依靠協力廠商雲供應商的無限擴展能力,而不需擔心投資問題。 事實上,邊使用邊付費的模式減少了備份的採購和實施帶來的煩惱。 這種方式使得我們能夠預測並管理容量增長和運營費用。
高效、可靠
雲供應商通常會提供最先進的技術,比如基於磁片的備份、壓縮、加密、重復資料刪除、伺服器虛擬化、存儲虛擬化、應用優化資料保護等等。 除了認證要求的安全性之外,多數供應商還能提供7x24的監控、管理和報表,這些能力可能一般的公司原本都無力負擔。
降低小資料量的恢復時間
從磁帶恢復時,管理員需要找到磁帶,將其載入,找到資料的位置再恢復資料。 而從雲中恢復資料要快得多;它不需要從磁帶存放點運送磁帶,處置及尋找的時間。 需要恢復的資料被找到後通過廣域網路(WAN)進行傳輸,節省時間並無需建設本地磁帶設備。
可用性
對無力負擔災害復原架構的公司,或者能負擔得起,但是意識到通過外包可以提高效率並降低成本的公司來說,雲備份可能會很有吸引力。 離站資料副本能通過任何的網際網路連接或設備來訪問,在發生區域性災難時增加了保險係數。
雲備份:不是沒有缺點!
備份資料和完全恢復
根據全部資料的容量大小不同,首次完全備份和完全恢復資料有可能會過於耗費時間,而且對生產系統的影響過大。
大小限制
根據現有的頻寬資源,每個公司都會有每天能傳到雲上的資料量的合理閥值。 這一限制會對備份策略產生影響。
終止服務
理解最佳的「推出策略」和審閱具體功能一樣重要。 需要考慮的指標包括,服務終止費用、提前退出費用、取消服務通知、資料取回方式,等等。
不存在的服務等級協定
服務的性能和對備份能夠順利完成的「保證」,這些往往不是服務提供者能控制的。 例如,是否有足夠頻寬、需要通過網路傳輸的資料量、被保護系統的可訪問性,這些都有可能造成無法遵守服務等級協定。
雲備份:你適合嗎?
作為存儲經理人,你應該正確評價企業面對的挑戰、自身能力以及擁有的資產,這些將有助於你判斷基於雲的備份策略是否優於繼續依賴于完全的戶內備份。 以下是需要考慮的幾個方面:
預算
對戶內備份和雲備份你不妨做個比較:對於磁帶備份策略,存在戶內硬體、軟體的維護費、媒介的採購費和儲藏費;而對於混合式的雲服務,你則要支出三年的運營費用。
12下一頁